小扎10亿天价挖角竟被「全员拉黑」?!苹果AI团队惨遭“大出血”,这瓜可太顶了!

温故智新AIGC实验室

TL;DR:

马克·扎克伯格这次真的“脸都绿了”!砸出10亿美元天价想从OpenAI系初创公司挖人,结果呢?12个目标一个都没得手,妥妥的“史诗级打脸”。与此同时,Meta这只“AI黑洞”却把苹果AI团队吸了个底朝天,上演了一场惊心动魄的人才大挪移!

要说这科技圈,没有什么是钱解决不了的,如果有,那就是钱还没到位?这话放在以前,小扎的“钞能力”那可是横扫一切的。但最近这瓜,吃得人那是相当上头,直接刷新了认知—— 10亿美金,你没听错,是美金!挖一个人,居然都挖不动了?!1

这事儿还得从OpenAI前CTO米拉·穆拉蒂(Mira Murati)的初创公司说起。这家名叫Thinking Machines Lab(TML)的新星,成立才一年,还没正式发布产品,估值就飙到了惊人的120亿美元,活脱脱的“独角兽中的战斗机”。小扎同学看上了它家的人才,一出手就是王炸:听说有位核心员工,直接拿到了超过10亿美元的多年期offer,其他人也都是2亿到5亿美金的“天价”套餐!

这钱,对于我们普通打工人来说,简直是“梦里啥都有”的数字,但TML这边的12位被挖角的大佬,竟然“无一例外”地选择了拒绝。是的,你没看错,一个都没签!Meta的公关总监安迪·斯通(Andy Stone)赶紧出来“灭火”,说报道细节有误,金额虽大但没那么夸张,还暗示是“有人背后操纵舆论”——这操作,妥妥的“此地无银三百两”啊。

甚至连Meta内部的HR都出来爆料了:看到那串10位数的薪酬方案,当场就傻眼了,还以为系统出错,反复确认才敢相信!1 可见这“钞能力”放出来,连自己人都震惊了,却在TML面前狠狠地“滑铁卢”了一把。

为什么“钞能力”这次失灵了?

小扎的招募方式,一向是“简单粗暴又直接”。初期悄悄WhatsApp私信,一旦勾搭上,面试进程火箭般推进,直接跟小扎本人、CTO博斯沃思(Andrew Bosworth)等高管长谈。那种“我们持续关注您在推动技术进步、让AI普惠大众方面的工作”的套话,配上直白的“天价”,这诱惑力,谁能顶得住?

然而,TML的这些大佬们,显然不是“六便士”能买通的。为啥呢?原因有三:

  • 理想与“快餐”之争:一位接受过Meta面试的研究员一语道破天机:“钱在哪都能赚,但为Reels、Facebook制造那些被视为‘AI快餐内容’的东西,实在没什么吸引力。”1 相比之下,OpenAI和Anthropic的愿景,是构建“惠及全人类”的AGI(通用人工智能)。这就像是,你是想去开个街边小吃店,还是想去搞“星辰大海”的科研项目?高下立判。
  • 新领导的“光环”不足?:据说,Meta超级智能实验室(MSL)的新任“首席AI官”亚历山大·王(Alexandr Wang)领导风格和经验都引发了不少议论。消息人士透露,并非所有人都愿意为他工作。这年头,不光看钱,还得看跟谁干,看项目有没有前景啊!
  • 人家自己也不差钱啊!:最关键的,是Thinking Machines Lab自己也不是吃素的。刚完成了200亿美元的种子轮融资,估值高达120亿美元,简直是“含着金汤匙出生”的初创公司。俗话说得好,小孩子才做选择,成年人两者都要! 在TML,既有钱,又有崇高使命,还不用被“快餐内容”折磨,何乐而不为?

这波操作,也让Meta的面试成了AI人才衡量自身市场价值的“试金石”。去Meta逛一圈,拿到天价offer,然后回自家公司要个更高的薪水,或者干脆继续留在有“星辰大海”理想的初创公司,这波操作,简直是“空手套白狼”的高级玩法。

苹果AI团队,正在“大出血”?

这边小扎挖人被拒,那边厢,苹果AI团队却在悄然“大出血”!仅仅一个月,苹果痛失了4位AI大将,其中不乏华人核心研究员。最近爆出的多模态AI核心华人研究员Bowen Zhang,上周五就悄悄入职Meta的超级智能实验室了。2

这可不是个案。在此之前,苹果基础模型(AFM)负责人庞若明也已出走,还有Tom Gunter和Mark Lee,都被小扎“打包带走”了。要知道,苹果的AFM团队也就几十号人,核心成员接连出走,这波人才流失的节奏,简直是要“散伙”的前奏啊!2

内部士气低迷,一些高层甚至开始考虑放弃自研模型,转向更多地使用第三方模型。这种“里外夹击”的窘境,让苹果的AI之路走得异常艰难。

Llama 4“作弊丑闻”,小扎的“屠刀”已然落下

小扎这次“不惜代价”的疯狂挖人,绝非偶然。这背后,是Meta在AI领域遭遇的巨大挫折,甚至是“作弊丑闻”!

想当年,Meta的Llama系列开源模型,那是风头无两,被寄予厚望成为开源AI的扛把子。可最近发布的Llama 4,却先因性能提升受阻而延迟,后又被指控操纵“基准测试数据”,直接把Meta推上了风口浪尖。1

这就像是,好不容易搞了个大模型,结果被网友们扒出来,训练数据里竟然混入了测试数据,这不是“抄作业”吗?!一时间,“人脑非常容易被操控”的嘲讽声此起彼伏,小扎的脸面,算是彻底挂不住了。

Llama 4的“溃败”,也暴露了Meta在AI战略上的摇摆。为了追赶OpenAI,他们匆忙转向更复杂的MoE架构,结果却让开发者觉得“更难定制和集成”。这种“从模仿到迷失”的窘境,让小扎对公司内部的“生成式AI团队”及其领导层彻底失去了信心。于是乎,他不得不挥舞起“钞能力”的屠刀,豪掷数十亿美元重组AI部门,甚至考虑对AI战略进行更彻底的洗牌。

这场始于6月的AI“闪电战”,Meta直接向Scale AI豪掷143亿美元,把其CEO亚历山大·王(Alexandr Wang)和部分团队成员招致麾下,成立了“Meta超级智能实验室”(MSL)。此外,ChatGPT核心人物赵昇佳也被任命为新实验室的“首席科学家”。这波操作,堪称“地表最强AI雇佣兵团”集结号。

烧钱是肯定的,尽管Meta官方预计2025年总支出为1130亿-1180亿美元,但分析师们已经警告,这项投资“可能导致最终支出超出预测区间的下限”。3 简而言之:所有招聘都有代价! 更何况,Meta第二季度收入增速预计将放缓至15%,是2023年初以来的最低增速。

但小扎坚信,如果能借此重获动能,创造出足以碾压对手的AI技术,那么这些投入都是值得的。只是,如何将这场烧钱的招聘冲刺,真正转化为一个成功的实验室,巨大的压力已经降临在MSL的肩上。毕竟,钱都花了,人也挖了(虽然TML的没挖到),接下来就看“真金白银”能不能砸出个“超级智能”的未来了!

引用


  1. 10亿天价挖角惨遭12人连环拒,小扎钞能力失灵,OpenAI系初创0人卖身·新智元·桃子 好困(2025/7/31)·检索日期2025/7/31 ↩︎ ↩︎ ↩︎ ↩︎

  2. Apple Loses AI Models Engineer Bowen Zhang to Meta Superintelligence Team·Bloomberg·Mark Gurman(2025/7/29)·检索日期2025/7/31 ↩︎ ↩︎

  3. Meta to report Q2 earnings Wednesday as AI investments weigh on profitability·CNBC·Jonathan Vanian(2025/7/29)·检索日期2025/7/3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