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L;DR:
AI硬件不再是“画大饼”,而是真的要“搞事情”了!从会思考的学习机到能帮你“看”世界的AI眼镜,大模型正在云端和终端两手抓,让你的设备瞬间“智商在线”,实用性MAX!
“物理空间的算力边界到底在哪里?” 这问题,在2025年简直是流量密码,答案直指当下最炙手可热的AI硬件!你以为AI只是手机里那个偶尔聊天的智能助手?Nonono! 它们正在冲破屏幕,C位出道到你的日常生活,从学习机到智能手机,再到酷炫的AI眼镜,都在被大模型爆改!
今年,AI硬件简直成了厂商押注、资本涌入的核心战场。尽管创新形态层出不穷,但“主力选手”已经相对集中在三个强势的细分领域:学习机、智能手机、AI眼镜。它们不再满足于“功能叠加”,而是要来一场“体验重构”的深层AI化变革。说白了,就是要把你手头的设备,从“工具人”变成“懂你的智能体”!
AI硬件“爆改”:这届选手不一般!
我们常说“所有产品都值得用AI重做一遍”,这话可不是空穴来风。AI“重做”的价值,在于能把很多传统方案搞不定的“模糊需求地带”,通过大模型能力精准捕捉,然后给出一个“最优解”。
就拿AI教育硬件来说,它可不是简单的“电子教辅”plus一个AI功能。传统学习机只能单向灌输,搞得孩子和家长都**“内卷”到头秃**。而AI学习机则能像你的专属AI家教,通过智能交互,主动了解你的需求,动态规划学习路径,甚至能帮你构建个性化的知识图谱。希沃学习机就是个例子,它和阿里云合作,利用AI对话降低互动门槛,还能通过AI智能体实现个性化教学,这简直是给学生们**“开小灶”的最高境界**!1 像好未来、作业帮这些教育头部厂商,也都纷纷**“抱大腿”**阿里云,一起推进教育场景的智能化升级。
不只教育,智能家居也在**“大变身”。美的坚持家电家居一体化战略,让原本“各自为战”的智能家电实现无缝协同。中控屏摇身一变成为家庭的“智能大脑”,接入大模型后,能实现有情感、会交互的一体化服务,这哪是家电啊,简直是“管家AI上线”**!涂鸦智能也认为,AI和IoT的深度融合,正让行业从“万物互联”迈向“万物智能”。硬件不再是被动响应的“小跟班”,而是能主动感知环境、自主决策的“小机灵鬼”。
所以,AI硬件要想真正**“封神”,光靠自己“单打独斗”可不行。它必须融入更广泛的技术与服务生态,变成一个可交互、可进化、可联动的系统组成部分。毕竟,单一硬件能力再强,也总有场景局限和数据隔阂。AI生态链要做的,就是把这些散落的“珍珠”串起来,变成一条“智能项链”**,让设备们协同运作、共享智能。
“超级AI云”:阿里云的“神助攻”与“野心”!
说到AI硬件的**“硬核实力”,大家第一反应可能就是“算力”。但光有算力还不够,“算力背后”**的“超级AI云”才是真正的“隐形大佬”!
智能手机作为AI To C的**“第一入口”,在大模型落地物理空间中拥有最庞大的应用生态。如何更好地AI化,已经成了手机厂商的下一个“战场”。你猜怎么着?在全球排名前十的手机厂商里,包括传音、OPPO、vivo、荣耀等在内的9家,都和通义大模型“深度绑定”了,这可不是巧合,而是“英雄所见略同”**!12
比如荣耀推出的阿尔法战略,就是要用AI重塑传统智能手机,把它打造成一个具备自我进化能力、更懂用户的“智能体手机”。除了硬件和生态,荣耀甚至推动操作系统向智能化演进,让MagicOS成为一个“超级入口”,通过YOYO智能体,手机能**“读懂你心”,按需调用和协同智能体。这哪里是手机,简直是“贴身AI助理”**!1
手机厂商们之所以“一边倒地”选择阿里云和通义大模型,是因为它们需要的不仅仅是单一的技术,而是从技术架构到消费端体验的**“算力进化全家桶”。阿里云提供的是从底层AI算力、通义大模型到上层开发工具的全栈AI云服务。1 想象一下,一个“模型+基础设施”的协同优势,就像给AI硬件装上了“最强大脑”和“无敌躯干”,让智能助理更懂你,交互更流畅,服务更可靠。特别是通义Qwen3-Max在编程和工具调用方面的亮眼表现,结合端侧优化,让复杂的AI也能在手机上“健步如飞”**。
这背后,阿里云可不是**“等闲之辈”。吴泳铭在云栖大会上明确了阿里云的战略路径:第一,通义千问坚定开源开放,要打造“AI时代的Android”;第二,构建“下一代计算机”——超级AI云,为全球提供智能算力网络。1 放眼全球,同时拥有自研头部大模型和强大云端计算资源的,阿里云是其中唯一的中国公司。这格局,直接就“拉满了”**!
AI眼镜:从“未来科幻”到“眼前现实”?
如果说手机是AI的**“老大哥”,那么AI眼镜就是今年最“闪亮登场”的“新物种”!它不只是一个酷炫的玩物,而是要重新定义“下一代人机交互的入口”。一场“百镜大战”正在悄然打响,雷鸟创新、Halliday等品牌纷纷“杀入战场”,试图通过差异化产品“卡位”**市场。1
雷鸟创新今年推出了彩色AR眼镜雷鸟X3 Pro,还在AI拍摄眼镜上**“大显身手”。它们和阿里云通义大模型合作,打造了行业首个面向智能眼镜的定制版多模态模型,不仅响应速度和识别准确率“蹭蹭往上涨”,还在此基础上开发了多个AI应用。3 而阿里巴巴的“亲儿子”——夸克AI眼镜,更是融合了阿里和支付宝生态,集合了通义千问大模型和夸克AI能力,支持高德近眼导航、支付宝“看一下”支付、淘宝比价、飞猪商旅提醒等丰富场景。45 “看一下”即支付? 这简直是“眼神支付”黑科技**,未来的剁手党们,估计要捂不住钱包了!
当然,AI眼镜从“新奇”走向“实用”,还有不少挑战,比如重量、续航、功耗、系统重构等等。1 但雷鸟引入阿里云能力后,视觉理解和问答准确率高达98%,意图理解到信息返回仅需1.3秒,这用户体验直接起飞!1
AI眼镜能否从“玩具”升级为**“不可或缺的日常工具”,关键在于能否在导航、即时翻译、智能提醒等高频刚需场景验证价值。想象一下,未来出门,眼镜就是你的随身导航员,碰到不认识的语言,它“秒翻”给你听,看到心仪的商品,它“秒比价”。这才是AI的“真香时刻”**!
这场AI硬件的创新浪潮不止于手机、眼镜和学习机这三个**“跑得最快”的赛道。从生成式AI吉他到AI纪要产品,从AI陪伴玩具到AI宠物智能,各种“AI物种”正在爆发,勾勒出未来智能终端的“多样化图景”**。1
这些新物种能这么快地**“生根发芽”,离不开背后的“加速器”。阿里云推出的通义多模态交互开发套件,整合了语音、文本、视觉等大模型能力,硬生生把产品开发周期平均缩短了50%!1 这效率,简直是给开发者们“送外挂”!目前,已经有超过10万家智能终端客户接入通义大模型,雷鸟创新、出门问问等都成了“受益者”**。1
所以,未来的智能硬件,将不再是一个个独立的“孤岛”,而会融入一个能够自我进化、跨端协作的**“超级生命体”。正如那句话说的,“最好的技术隐于共生,最好的体验只会悄悄浮出水面。”**1
引用
-
AI硬件的“实用”临界点,到来了吗?·36氪·(2025/9/29)·检索日期2025/9/29 ↩︎ ↩︎ ↩︎ ↩︎ ↩︎ ↩︎ ↩︎ ↩︎ ↩︎ ↩︎ ↩︎ ↩︎
-
广深AI硬件纷纷接入阿里通义千问·亿邦动力·(2025/9/29)·检索日期2025/9/29 ↩︎
-
AI+消费电子时代,阿里云云市场有了新玩法·电商派·(2025/1/5)·检索日期2025/9/29 ↩︎
-
“看一下”即支付!阿里巴巴公布首款AI眼镜研发进展·证券时报·陈雨康(2025/7/26)·检索日期2025/9/29 ↩︎
-
第一次做硬件, 阿里先稳一手·可穿戴设备·(2025/8)·检索日期2025/9/2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