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 Agent:重塑电商格局的智能体革命与巨头战略竞速

温故智新AIGC实验室

TL;DR:

电商竞争的焦点已从流量转移至AI Agent的“理解力”,各大科技巨头正积极部署差异化的智能体战略,旨在通过个性化服务、降本增效和创新支付体验,彻底重塑消费模式和产业生态。这场由AI Agent驱动的变革不仅催生万亿级市场,更将深刻影响社会结构与人类消费的本质。

电商新范式:从流量到Agent理解力的深刻变革

在经历了数十年由流量驱动的野蛮生长后,电商行业正迎来一场由人工智能 Agent 深度重塑的范式转移。曾几何时,谁掌握了庞大的用户基数和流量入口,谁就掌握了市场主导权。然而,随着流量红利见顶,行业的“暗战”已悄然从单纯的规模和流量竞争,转向了对**“Agent理解力”**的极致追求。这场变革的核心,在于如何利用智能体技术,让平台“更懂你”,从而将需求、决策、支付、履约的全链路压缩为一次流畅自然的对话。淘宝、美团、支付宝等国民级应用纷纷将AI助手嵌入其核心产品,这并非简单的功能迭代,而是预示着一场深刻的商业哲学与技术实践的融合。

AI Agent核心技术逻辑与创新引擎

AI Agent 的崛起,源于其能够通过感知用户需求、自主规划路径并调用工具服务以达成目标的核心逻辑。它超越了传统推荐系统的被动反馈,向具备主动智能、多轮交互能力的“数字分身”迈进。

  • 感知与理解:Agent 的第一步是精准捕捉用户的隐性及显性需求,这依赖于强大的自然语言处理(NLP)和多模态理解能力。淘宝的“AI助手”1正是通过多轮对话,在海量商品中为用户精准锁定心仪好物,甚至生成包含文字、商品和视频的详细答案报告。
  • 规划与决策:Agent 不仅理解需求,更能智能规划达成需求的最佳路径。例如,美团的“小美”1能根据用户历史订单和偏好,提供个性化的本地生活服务推荐,并规划从点餐到支付的完整流程。
  • 工具调用与执行:这是 Agent 核心能力的体现,即能够无缝集成并调用外部服务或内部功能。支付宝的“AI付”1在瑞幸咖啡的“Lucky AI”中实现语音下单和自动结账,便是一个典型案例,将支付流程简化到极致。

在全球范围内,科技巨头对 Agent 技术的投入也印证了其战略意义。Google 推出的 ADK1开源框架,极大地降低了开发者构建功能性 Agent 的门槛。OpenAI 则通过 Responses API、内置工具和开源 Agents SDK 等开发工具,赋予其对话生成与工具调用(如网页搜索、文件搜索)的融合能力。这些创新,正推动 Agent 从单点智能向复杂多Agent系统演进,为未来的自主决策和任务协作奠定技术基础。值得一提的是,美团自研的“龙猫”基础模型,采用混合专家模型架构和“零计算”专家机制,能够在仅激活少量参数的情况下实现高性能推理和 Agent 工具调用能力,这在成本敏感的本地生活服务领域,展现了算力效率与性能平衡的前沿技术方向1

巨头布阵:差异化战略与生态护城河

面对流量红利的消退和新的竞争格局,国内大厂正基于自身业务基因,展开一场AI Agent的差异化排兵布阵,以构筑各自的“护城河”:

  • 阿里巴巴(淘宝、支付宝):以电商为核心,旨在通过AI Agent提升用户体验和运营效率。淘宝的“AI助手”致力于实现超个性化导购智能低价查找,增强用户粘性;支付宝则聚焦支付环节的智能化革新,通过“AI付”等服务,旨在实现未来5年内新交互支付占比超过50%的目标1。阿里体系内的多个应用,如高德地图升级为AI原生应用,钉钉打造Agent驱动的工作信息流,均体现了其通过AI+云业务,在底层技术、模型应用和即时零售等多个维度实现全栈AI化升级与协同增长的战略1
  • 美团:作为本地生活服务的领导者,美团的AI战略着重于降本增效服务智能化。高达211亿元的研发投入(其中超100亿元投入AI),催生了“问小袋”、“米鲁”等垂直智能助手,并将AI渗透到运营的每一个环节。特别是其“龙猫”大模型,通过独特的“零计算”专家机制,在保证高性能的同时显著节省成本与算力,这对于利润微薄的本地生活服务行业而言,是构建长期竞争力的关键1
  • 腾讯:腾讯的AI战略则倾向于底层技术突破与内部应用赋能,而非盲目追求全能AI。其自研的混元大模型支持万亿参数规模,并通过FP8精度推理每年降低30%的算力成本1。腾讯内部已落地700款智能应用,平均每1.2个工作日便有一款新AI工具投入使用,表明其以AI作为新业务基因,打造“智能化与全球化”效率引擎,赋能其庞大生态体系的决心。

这些巨头的战略选择,不仅仅是技术能力的展示,更是对自身核心业务价值的深度重构。它们正将AI Agent视为下一轮竞争的“入场券”,通过技术创新打造更深的用户理解、更高效的服务提供和更低的运营成本。

市场爆发与未来盈利模式展望

AI Agent 市场正迎来爆发式增长,预示着巨大的商业机遇。据预测,全球 AI Agent 市场规模将从2023年的37亿美元增长至2025年的73.8亿美元,并有望在2032年突破1000亿美元大关1。在中国市场,这一趋势更为显著,预计到2028年,中国AI Agent市场规模将达到8520亿元人民币,年均复合增长率高达72.7%2

Agent 产品的盈利模式也日益多元化:

  • 付费订阅服务:提供高级功能或无广告体验。
  • 企业客户服务费:为企业提供定制化Agent解决方案,实现降本增效。
  • 广告与合作分成:Agent 成为新的流量分发入口,与广告商、品牌商进行合作。

尤其在支付领域,蚂蚁集团数字支付事业群首席技术官朱林预测,未来五年内,更自然的新交互支付占比可能超过50%,智能设备支付将增长10倍,AI支付市场规模可达万亿级1。这不仅意味着现有支付流程的智能化,更将催生如“AI打赏”、“AI订阅付费”和“看一下支付”等全新的商业交互与变现模式

深度思辨:智能代理对社会与消费行为的重塑

AI Agent 的崛起不仅是技术和商业的革新,更将对社会结构、工作方式乃至人类消费的本质带来深远影响。

  • 消费行为的超个性化与潜在的“茧房效应”:Agent 旨在极致理解用户并提供个性化推荐,这无疑提升了购物效率和满意度。然而,这种“懂你”的机制也可能导致信息茧房,让用户被局限于算法预设的偏好中,降低了发现新事物和探索未知领域的可能性。我们如何平衡个性化便利与多元化体验?
  • 工作模式的重构与伦理挑战:Agent 在客服、营销、数据分析等流程明确的场景中展现出显著的降本增效价值1,这意味着大量重复性工作可能被取代。这将引发对未来工作岗位、技能转型和劳动力市场再分配的深刻思考。同时,Agent 的决策逻辑、数据隐私保护、以及算法偏见等伦理问题,都将是社会需要长期面对和解决的挑战。
  • 人机关系的演变:当 Agent 成为我们日常生活的“智能秘书”甚至“购物伴侣”时,人与技术的关系将进一步深化。这种日益自主和“拟人化”的智能体,可能会模糊人机界限,甚至影响人类的决策主导权。我们是否准备好与一个“真正懂你”的数字生命体共存?Wired 的哲学思辨正是在此,探讨技术变革如何不仅改变我们所做之事,更改变我们之为人的本质。

智能体的未来:通往超个性化与社会协同之路

展望未来3-5年,AI Agent 的发展将呈现以下几个关键趋势:

  1. 多模态与通用性增强:Agent 将不仅限于文本交互,而是能够深度理解图像、语音、视频等多模态信息,并具备更强大的通用任务处理能力,从垂直领域的特定Agent走向多功能、跨场景的通用Agent
  2. 更强的自主学习与适应能力:未来的 Agent 将具备更强的自我学习和情境适应能力,能够从每一次交互中持续优化其理解和决策模型,提供更自然、更预测性的服务。淘宝提出的“增加更多个性化参数、进入社交关系链、实现预测性推荐”便是此方向的体现1
  3. 开放生态与互操作性:随着Google ADK等开源框架的推广,Agent 生态将更加开放,不同平台和应用之间的 Agent 将实现更高级别的互操作性,形成一个协同工作的智能体网络,而非孤立的单个应用。这将催生更多创新性的服务和商业模式。
  4. 强化安全与伦理治理:随着Agent能力的增强及其对社会影响的加深,数据安全、隐私保护、算法透明度和责任归属等问题将变得更为突出。建立健全的AI伦理规范和法律框架,将是技术持续健康发展的必然要求。

最终,AI Agent 不仅仅是电商领域的一场“暗战”,更是人类文明迈向超个性化、高效率、强协同智能社会的一次宏大实验。它将不仅仅停留在“懂你”,更将推动整个产业生态向着更加智能、普惠和可持续的方向发展。

引用


  1. 顾森柒. AI Agent 暗战,大厂电商如何排兵布阵?·36氪·顾森柒(2025/9/23)·检索日期2025/9/23 ↩︎ ↩︎ ↩︎ ↩︎ ↩︎ ↩︎ ↩︎ ↩︎ ↩︎ ↩︎ ↩︎ ↩︎ ↩︎

  2. 2024年中国AI Agent行业研究:创新驱动,智能技术革新·东方财富证券(2024/9/9)·检索日期2025/9/2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