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L;DR:
在AI编程工具普及率达90%的背景下,Replit以30亿美元估值完成新一轮融资,其CEO Amjad Masad预言传统SaaS、App和代码平台正因无法适应AI Agent驱动的自动化流程而“失速”。未来软件工程将转向以AI Agent为核心的“智能系统”,实现从构思到部署的闭环交付,重塑商业模式与组织架构。
2025年9月10日,AI编程领域新锐Replit完成2.5亿美元融资,估值飙升至30亿美元,成为资本市场关注的焦点12。紧随其后,谷歌DevOps研究部门(DORA)发布了一项震动业界的调查:全球高达90%的软件工程师已在日常工作中广泛使用AI编程工具,而这一比例在大厂内部更是接近100%34。这不仅仅是效率的提升,Replit CEO Amjad Masad对此的判断更为深刻且具有颠覆性:失速的,不只是人,而是旧的工作方式。
这一判断直指现有开发生态的三个根本性缺陷:SaaS平台的过度分割、App交互的断裂性、以及代码平台重编写轻部署的局限。这些问题源于传统工作流是围绕人类习惯设计的,而AI Agent的运作模式则完全不同——它们无需点击按钮或切换页面,需要的是一个能够支持其自主执行、闭环交付的全新环境。这标志着一场深远的变革,正从根本上重塑软件的创作、交付与应用方式。
变革之风:AI Agent重塑软件工程范式
AI编程工具的迅猛普及,正在驱动软件工程从传统的“写代码 → 测试 → 部署 → 维护”线性流程,向更智能、更集成的_全栈自动化_模式转变。Replit正是这场变革的先行者,其核心在于构建一个能够支持代码被直接运行、部署、生成API并被其他智能代理调用的平台。这不仅仅是提高编写效率,更是将编程的重心从_“如何写得更快”转向“如何更快地让结果落地”_5。
Replit的创新之处在于其“全栈能力”:
- 自动部署:代码完成后即可上线,无需繁琐的配置。
- 可调用性:生成的程序不再是静态产物,而是可被其他AI Agent调度执行的动态实体。
- 执行反馈:每一段逻辑的运行都能实时获得结果,实现循环优化。
这套能力并非专为精英程序员打造,更是为未来的_AI用户_铺路。Amjad Masad指出,未来的系统不再需要人类组合工具来完成流程,而是成为一个能够被直接交代任务的智能系统,自主完成编写、执行和反馈。这不仅仅是平台升级,更是工具围绕用户需求的颠覆性反转。
SaaS平台:碎片化藩篱的瓦解与流程自动化再定义
传统SaaS产品以其专业化和模块化服务了开发者十余年,但其固有的碎片化特性,在AI Agent时代开始显现出瓶颈。文档、分析、协作、部署,各自独立的SaaS工具将工作流程人为切割,迫使用户在不同应用间频繁切换,徒增认知负荷与摩擦成本。
AI Agent的崛起,正在打破这种_工具割裂_的模式。一个智能体可以无缝地在一个流程中完成从数据提取到代码生成、从部署上线到API调用的所有环节,而无需切换上下文。Replit的架构正是基于这一洞察,允许一段代码被直接运行、部署、生成API,并供其他智能代理调用,实现端到端的自动化流程闭环。这种转变意味着SaaS的价值核心将从_提供独立功能_转向_实现流程自动化_,未能整合或被智能代理无缝调用的SaaS平台,其市场价值将面临严峻考验。
App范式:从被动交互到主动服务Agent的演进
过去十年,App是连接用户与服务的核心载体。然而,Amjad Masad观察到一个显著趋势:在AI时代,很多App甚至在上线前,用户操作习惯就已经发生改变。用户越来越倾向于直接与AI进行对话,通过自然语言表达意图,而非在App中点击、填表、确认。
这种转变的核心在于Agent的主动性。传统App是被动的,它等待用户打开、操作;而AI Agent则是主动的,它能自主识别意图、执行任务,并在需要时主动向用户反馈。Replit的用户案例表明,真正的价值不在于精美的UI界面,而在于_后台强大的自动化处理流程_。例如,一个AI Agent可以自动扫描工作目录、识别重要文档、按项目归档,并在需要时主动推送给相关同事,整个过程无需人工干预。App是让你来操作,而Agent是帮你把事做完。这种从_“工具等待指令”到“智能体自主行动”_的范式转变,将从根本上重新定义人机交互的未来。
代码平台:从“能写”到“能用”的交付闭环
Amjad Masad的创业经历让他深刻认识到:“会写代码不等于能做出产品。” 许多传统代码平台虽能提升代码编写效率,但部署、上线、被使用这些关键步骤依然充满挑战。他形象地比喻为“修了半截路,走到中间就断头了。”
Replit致力于构建一个完整的“写 → 运行 → 用”闭环。这意味着:代码写完即能运行,运行后即能上线,上线后即能被他人调用,并能从中获得反馈。这种闭环能力极大地降低了创意落地的门槛,让“更多人,不是更专业的人,有能力把一个想法变成能用的东西。”5 通过AI辅助部署,用户无需理解复杂的服务器配置或部署流程,就能将一个简单的创意迅速转化为可供分享和使用的产品。编程的重点不再是技术门槛本身,而是_打通从创意到价值交付的完整链条_。
组织与工作:从“招人”到“指挥AI”的范式革命
Amjad Masad曾抛出惊世骇俗的观点:“全职工作,是社会系统发展中的Bug。”5 这并非否定人类的价值,而是预示着未来组织将不再依赖“堆人”来运转,而是依靠_一套能被反复使用的智能流程_。AI Agent正从辅助工具转变为工作流程的核心驱动力。
在Replit内部,AI已不再是工程师的辅助角色,而是核心工作环节。例如,销售团队通过AI脚本自动分析客户通话记录,提取问题、总结要点,甚至生成建议并自动推送给产品团队。这跳过了多个中间环节,实现了_一个人加一组AI代理完成整件事_的模式。这种“AI工厂”的构想意味着公司架构的彻底改变:工作安排更灵活,具体执行主要依靠AI,而人类则主要负责_设定目标、提出需求、验证结果_。这不是简单的管理改进,而是对_公司运转逻辑_的重构,预示着未来企业将以“AI编排师”而非“人力资源经理”为中心。
前瞻洞察:重写人类文明交付能力的未来图景
Replit的愿景超越了传统SaaS、App或IDE的边界,它正在构建的,是面向未来的AI工作助手——一个能调度任务、自我触发、反复调用的智能系统。这是一个“工厂”,而不是简单的工具,它让人们直接做出可用的东西,而非仅仅停留在代码层面。
这种变革对人类文明进程的影响是深远的:
- 创作门槛的极致降低:Amjad Masad认为,AI将极大地增强人类创造力,使软件开发变得更加轻松易行,甚至非技术用户也能在短时间内将想法变为现实364。这将开启一个“人人都是创造者”的时代,类似于印刷术普及对知识传播的影响。
- 商业模式的颠覆:传统SaaS的订阅模式和App的流量模式将受到冲击,取而代之的可能是基于任务执行、Agent服务或价值交付的新型商业模式,甚至可能使软件创建成本趋近于零1。企业将从提供“工具”转变为提供“智能服务”或“智能生产力”。
- 工作与社会的重塑:AI Agent不仅会替代部分重复性工作,更会催生对“AI协调员”、“Agent编排师”等新角色的需求。社会将面临如何平衡AI自动化带来的生产力提升与潜在的就业结构性挑战,以及如何重新定义人类在工作中的价值与意义等伦理与治理问题。
Replit和Amjad Masad的实践,为我们描绘了一个激动人心的未来:软件的起点不再是编码,而是意图;开发者的定义将扩展到任何能调度智能体完成任务的人。这是一个_从指令式编程到意图式执行_,从_工具驱动到智能体驱动_的范式巨变,它将重写我们理解和实践“交付”的方式,深刻影响科技产业的商业版图与人类文明的演进方向。SaaS、App、代码平台并非消失,而是必须深刻转型,融入这场由AI Agent主导的交付革命。
引用
-
Replit CEO演讲:软件开发的未来与AI代理革命 - CSDN博客·NetGoldenSpider·未知(未知)·检索日期2025/9/25 ↩︎ ↩︎
-
Replit hits $3B valuation on $150M annualized revenue·TechCrunch·Kyle Wiggers (2025/9/10)·检索日期2025/9/25 ↩︎
-
Cursor 杀手来了!吹爆AI 编程工具「Replit Agent」 - AIbase·AIbase(未知)·检索日期2025/9/25 ↩︎ ↩︎
-
AI代理革命:從程式設計門檻到零編碼時代的轉變·tenten.co·未知(未知)·检索日期2025/9/25 ↩︎ ↩︎
-
The AI Coding Agent Revolution, The Future of Software ... - YouTube·The MAD Podcast with Matt Turck·Matt Turck (2025/2/6)·检索日期2025/9/25 ↩︎ ↩︎ ↩︎
-
Replit的激进愿景:当软件开发遇上“智能体化”,工程师何去何从?·内参AI·未知(未知)·检索日期2025/9/2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