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L;DR:
成立才三年的AI界“小透明”Perplexity,竟然大胆开价345亿美元,想把谷歌的“流量王牌”Chrome浏览器给盘下来!这波操作,简直是“蛇吞象”+“趁火打劫”,明摆着给身陷反垄断泥潭的谷歌“火上浇油”,顺便把自己炒成科技圈“顶流”!
惊!AI新贵「倒反天罡」,谷歌Chrome要易主?
最近科技圈的大瓜,绝对是AI应用界爆出的这一枚“深水炸弹”!当大家还在为各种AI大模型迭代速度惊叹的时候,一家成立才三年的AI初创公司Perplexity,突然向科技巨头谷歌抛出了一个天价橄榄枝——计划以345亿美元全现金的形式,收购谷歌的“流量入口”Chrome浏览器业务!1
这个数字有多夸张?Perplexity在今年7月最新一轮融资后的估值才180亿美元。这意味着,它这波出价几乎是自己身价的两倍!这哪是收购,简直是上演一出科技史上最大胆的“蛇吞象”,还是在谷歌深陷美国司法部反垄断诉讼的“至暗时刻”火上浇油!要知道,连OpenAI之前都只是“吃瓜”表示对Chrome“感兴趣”,Perplexity这操作,直接就是**“王炸”**了。
谁是Perplexity?这匹「黑马」有点“野”
要理解这次收购提案有多“野”,咱们得先扒一扒Perplexity的“底细”。
这家公司由前谷歌AI研究员Aravind Srinivas在2022年创立,主打一个AI驱动的“答案引擎”。它可不是简单的搜索引擎,用过就知道,你问个问题,它不仅能给你简洁明了的答案,还会贴心地附上所有信息来源链接,让你“有据可查”,瞬间提升了答案的“可信度”,这在信息爆炸的时代简直是一股清流。
Perplexity的估值增长速度,那真是坐上了**“火箭”**。2024年初,这货估值还只有5亿美元。到了2025年5月,直接飙升到140亿美元。短短两个月后的7月,最新一轮融资又把估值推高到180亿美元。
“这才叫AI速度!别人的估值是坐火箭,它直接是**‘坐光速飞船’**了!”
更厉害的是,这背后站着一众硅谷“大佬”:亚马逊创始人贝索斯、英伟达、Databricks,还有图灵奖得主LeCun,都是它家的投资人。虽然公司目前年度经常性收入(ARR)略低于1亿美元,但180亿美元的估值意味着市场给了它高达180倍的市销率,这在科技圈里,绝对是**“高估值俱乐部”的VIP成员**了。
Perplexity最近还悄悄推出了自己的AI浏览器Comet,这不就摆明了**“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人家早就盯上浏览器这块肥肉了!而在此之前,这家公司还拒绝过Meta的收购意向,甚至今年1月,还“不鸣则已,一鸣惊人”**地提出过与TikTok美国业务合并的方案!这每一步,都写着大大的“野心”二字,摆明了不甘于做个小角色。
345亿的「阳谋」:精准拿捏谷歌“七寸”
Perplexity选择这个时间点“趁火打劫”,那真是**“人间清醒”**。
当前,美国司法部针对谷歌的反垄断诉讼已经进入“白热化”阶段。去年法官已经拍板了:谷歌在搜索市场存在非法垄断。现在就差最后一步——“补救措施”裁决,也就是判决书下来,看谷歌到底要怎么“割肉”才能消除垄断。
而“强制剥离Chrome”正是司法部祭出的**“杀手锏”之一**!司法部的逻辑简单粗暴又直接:
“Chrome作为全球超过60%市场份额的浏览器,掌控着超过30亿用户的互联网入口。谷歌通过Chrome可以将用户默认导向自家搜索引擎,形成了难以撼动的垄断优势。如果Chrome被剥离,将永久阻断谷歌对这一关键入口的控制。”2
看明白了吗?Perplexity的345亿美元收购提议,简直是**“瞌睡送枕头”,恰好给法官提供了一个“现成的解决方案”!它在给谷歌CEO皮查伊的信里,更是“情真意切”地强调:我们的方案能满足反垄断措施中“最高的公众利益标准”,把Chrome交给一个有能力的“独立运营方”**。
为了让这个“大饼”画得更有说服力,Perplexity还做出了“真香”承诺:
- 收购后继续维护Chromium开源项目(这是Chrome和众多其他浏览器的技术根基,给足面子);3
- 未来两年内将向Chrome和Chromium项目投资超过30亿美元(这钱花得,简直是**“壕无人性”**);3
- Chrome将继续默认使用谷歌搜索引擎,但用户有权自由更换(这既尊重了谷歌,又强调了用户选择权,“一石二鸟”)。
至于Chrome到底值多少钱,市场评估那叫一个**“众说纷纭”。有分析师说它价值在200亿到500亿美元之间,也有投行分析师直接喊出至少1000亿美元的天价。Perplexity的345亿美元报价,刚好落在了一个“不尴不尬又有点微妙”的中间位置,可以说“精准拿捏”**。1
大象的「傲娇」:这局AI新贵会赢吗?
消息一出,整个科技圈那真是**“炸了锅”**!
谷歌方面对此的态度,简直是**“傲娇得很”——完全没有出售Chrome的意愿!皮查伊在法庭作证时,那叫一个义正辞严:强迫公司出售资产将损害业务发展,打击创新意愿,还可能带来安全风险。谷歌自己提出的补救方案要温和得多,比如修改与苹果等公司的独家默认搜索协议,“自罚三杯”**就好,哪能真“割肉”?1
多数分析师觉得这笔交易成功的可能性很低。毕竟法官最终下令强制出售Chrome的概率偏小,更可能选择限制谷歌商业合同等替代方案。但是!也有一个“但是”:法官本人曾在庭审中意味深长地询问,剥离Chrome是否会是比其他方案**“更简洁、更优雅”**的选择。这句话,就留下了无限的想象空间!1
Perplexity虽然表示已经获得多家大型风险投资基金的**“全额资金支持”,但就是不透露具体是哪些机构。345亿美元这笔天文数字,外界对其融资能力仍“存疑待考”**。毕竟,画饼谁都会,真金白银才是硬道理。
无论最终结果如何,Perplexity这一招都堪称**“神来之笔”**!
- 如果法院真的下令剥离Chrome:Perplexity已经占得先机,成为最积极的潜在买家,“近水楼台先得月”。
- 即便交易不成:这次大胆出手也极大提升了公司知名度,向全世界展示了其在AI时代**“挑战巨头”的决心和“舍我其谁”的野心**。这波**“免费流量”**,简直赚翻了!1
这起收购提议的最终走向,将取决于法官大人的“圣裁”。但可以肯定的是,这已经成为AI时代科技行业格局剧烈变动的标志性事件。一家成立仅三年、估值180亿美元的AI新贵,敢于向市值近2万亿美元的科技巨头发起挑战,简直是无限放大了AI应用的“想象力天花板”!这出大戏,咱们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