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L;DR:
AI大军来袭,美国50万科技岗位“被优化”,甚至连GDP增长都开始“不靠人类靠AI”了。硅基生命疯狂扩张,数据中心盖得比办公楼还多,CS毕业生投千份简历只拿到星巴克offer,这届打工人真的太难了!
最近,一张图在朋友圈和各大社交平台“炸”开了锅,瞬间引发了全民大讨论:奇点真的来了?1
这张图,它静静地躺在那儿,却把所有人都吓出一身冷汗——数据显示,美国在AI基础设施上的投资,居然已经快要赶上“供养”人类打工人的支出了。想想看,曾经办公室里人头攒动,现在,咱们的“硅基老铁”正在悄悄取代那份喧嚣。是不是有点**“反客为主”**的意思了?
更让人心跳加速的是,去年一年,美国就已经有约50万个工作岗位悄无声息地“人间蒸发”。与此同时,一个更劲爆的消息传来:上个季度,美国的人工智能资本支出,竟然首次超过了消费支出,一跃成为GDP增长的“核心驱动力”!2 以前我们总说“消费是拉动经济的三驾马车之首”,现在看来,AI这位“新贵”正在弯道超车,实力演绎什么叫**“我不是来跟你商量的,我是来替代你的”**。
这不就是传说中的“第五次工业革命”吗?白领们的职业生涯,似乎已经来到了一个历史性的**“拐点”**。
硅基胜利!数据中心比你工位还吃香?
当你还在为格子间里那点微薄的租金发愁时,美国的数据中心们却在悄然“搞大动作”。官方数据显示,今年6月,美国数据中心的建设投资再创历史新高,年化投资首次突破400亿美元!这数字,比去年同期涨了28%,而自从三年前ChatGPT横空出世,更是飙升了190%!
更扎心的是,如果你把数据中心建设的支出曲线和办公楼建设的资金曲线放在一起,你会发现一个惊悚的趋势:前者正在以肉眼可见的速度逼近后者,甚至超越它,可能就是明天的事!1
有网友对此直接“开麦”吐槽:
“数据中心起重机的功率,已经超过了办公室起重机!” “硅基已经在平方英尺的竞赛中胜出!” “现在,地区委员会更关心冷却池,而不是停车位的比例。”
这简直是把“人类打工仔,正在为AI让位”这句残酷现实,用最诙谐的方式讲了出来。以后,咱的工位上,还会有人类吗?隔壁工位坐着的是个“数字员工”?想想都觉得有点赛博朋克。
一位云计算初创公司的前员工现身说法:“几年前建数据中心还停留在纸面讨论,现在我建筑业的朋友说,他们手头的单子全是建数据中心,而不是给人类造办公室了!”这活生生的例子,让人不得不信,“时代真的变了,而且变得猝不及防”。
50万科技岗“一夜蒸发”?这锅AI得背!
到底有多少岗位被AI“优化”掉了?虽然官方承认的数字只有2万到3万人1,但YouTuber David Shapiro经过一番“侦探式”的统计,给出了一个更让人“破防”的结论:截止到2025年7月,大概有30万到50万个工作岗位,都因为AI的原因“失联”了。
他这个统计方法,可是有“理论依据”的。几十年前,MIT经济学家David Autor就是靠这招找出制造业“消失的数百万岗位”的。思路很简单:看一个行业的总员工数和经济产出,再算算生产效率提升了多少。
结果发现,2025年第二季度,美国实际GDP增长了3%,但每周总工时却下降了0.3%!这个**“生产力奇迹”**背后,很可能就是AI在悄悄填补了原本需要人类劳动的“空缺”。
引用华尔街日报的一句话,简直是“凡尔赛本赛”:
“CEO们正在缩减员工队伍,而且对此自豪得不得了。”1
说白了,有些岗位直接被AI取代了;还有一些,则是老员工离职退休后,公司直接用AI补上了,根本不招新人了。所以,这口“裁员大锅”,AI是真得背!
GDP“换挡加速”:美国经济,AI说了算?
更惊人的还在后头。就在美国第二季度GDP数据新鲜出炉后,大家发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现象——今年到目前为止,人工智能资本支出对美国GDP增长的贡献,已经远远超过了消费者支出!3
这简直是**“颠覆传统认知”**!要知道,一直以来,美国消费者的贡献占了经济总量的70%,是毋庸置疑的“经济发动机”。可现在呢?信息处理设备和软件这两个只占GDP 6%的部门,竟然平均发挥了更大的作用。
就像一位经济学家说的,科技公司现在不是在“招兵买马”,而是在“为人工智能提供动力的硬件”上大肆挥霍,特别是英伟达的那些“金疙瘩”芯片,这直接助长了资本投资的繁荣。4 这波AI资本狂潮,简直就是在“吞噬”整个美国经济,把咱们的“碳基打工人”挤到了墙角。
毕业生“就业黑洞”:CS专业不再是“香饽饽”?
当以上种种“科技大潮”席卷而来时,最先感受到寒意的,就是这批刚踏出校园的美国应届毕业生们。
7月新增岗位创下疫情以来的新低,应届毕业生失业率飙升至5.3%,对比之下,整体劳动力失业率才4%左右。这届毕业生,真是**“太南了”**,集体掉进了“就业黑洞”!5
- 简历石沉大海:投了1000份简历,只收到2次面试,这简直是“海投”变“白投”。
- 专业不再吃香:以前的“王牌专业”计算机科学(CS)和工程学,现在也备受冷落。多少CS高材生,毕业后不得不去干时薪零售,甚至低薪得自己都想不到的工作。
纽约联邦储备银行的数据证实了他们的艰难:5.3%的应届生失业率,是2015年以来最惨淡的毕业季。
Adam Mitchell,乔治亚州立大学计算机科学专业的高材生,简历堪称“完美”:三年实习经验,甚至还在State Farm做过Web开发。十几岁起,他觉得自己就**“稳了,高薪不是梦”**。结果呢?现实给了他当头一棒。毕业七个月,投出100多份简历,只拿到两次面试,最后颗粒无收。唯一收到的offer,竟然是星巴克凌晨四点的轮班工作。甚至连Costco的时薪工和State Farm的客服岗都把他拒了!5 现在,他积蓄花光,还背着大额学生贷款,看不到头。
Anthony Young,本来指望技术学院的学位能在核电站找到份工作,结果一年多过去,文凭成了“废纸一张”。想在外面找?附近的肉类加工厂、米其林轮胎都在裁员。无奈之下,他决定重返校园,考电工证。即使这意味着要远离家人,每天通勤两小时,他觉得**“没别的出路”**。更别提,他妻子年薪9万刀,按理说在小镇应该很宽裕,但房租从600涨到1000,每周菜钱翻倍,加上学生贷款和各种费用,一家人过得紧巴巴。
还有Sabrina Highfield,25岁,曾经的项目经理兼分析师,年薪超7万美元,为了“更上一层楼”,在2024年毅然决然重返校园读硕士。结果,今年春天从德克萨斯大学奥斯汀分校毕业后,被现实狠狠“打脸”:申请1000多个职位,只获得两次面试。最终,她回了老家,和祖母同住,干起了和专业毫不相干的食品援助管理工作,年薪仅3.5万美元。她甚至怀疑,这工作还是因为招聘经理认识她祖母才拿到的。
这届毕业生,是真的**“卷无可卷,躺也躺不平”**。 Anthropic CEO Dario Amodei曾预言:“五年内50%的入门级白领岗位将被AI淘汰”。1 看来,这预言正在以一种我们意想不到的速度,一步步变成现实。
未来,到底还有多少“打工人”的饭碗能保住?这真是一个值得“灵魂拷问”的问题。
引用
-
ChatGPT血洗美国50万科技岗位,25年美国GDP增长,不靠人类靠AI?·新智元·新智元 (2025/8/4)·检索日期2025/8/4 ↩︎ ↩︎ ↩︎ ↩︎ ↩︎
-
ChatGPT血洗美国50万科技岗位!25年美国GDP增长,不靠人类靠AI?·新浪财经· (2025/8/4)·检索日期2025/8/4 ↩︎
-
The AI spending boom is eating the US economy·Sherwood.news· (2025/8/4)·检索日期2025/8/4 ↩︎
-
美国知名经济学家:就业市场疲软别怪AI,是经济不行了·网易· (2025/7/29)·检索日期2025/8/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