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财神爷下凡!中小企业躺赢获客,这营销Agent月入增长150%是认真的吗?

温故智新AIGC实验室

TL;DR:

中小企业获客太难?来,这位叫Lexi的AI Agent直接帮你把活儿都干了,你只管收钱!它不听劝、不走寻常路,短短仨月就让全球94个国家的商家营收暴涨150%,简直是AI界“卷王”附体,这波操作直接封神!

最近科技圈又爆出个“爽文”剧情:一家叫Sandwich Lab的创业公司,带着自家AI Agent产品Lexi,硬是让全球中小企业主们体验了一把啥叫**“甩手掌柜式”赚钱**!这Lexi上线才仨月,付费用户遍布94个国家,月环比营收增长直接飙到150%以上,这数据,简直是“开了挂”!

甩手掌柜的春天:AI Agent咋就让老板们躺赢了?

话说这创业嘛,九死一生。Sandwich Lab的创始人兼CEO郭振宇,2024年中刚从阿里“毕业”,一头扎进Agent赛道,那是没少被人“劝退”。毕竟当时大模型能力还在“小学生”阶段,Agent也才刚学会爬。投资人纷纷表示:“哥们,要不先搞个Copilot(副驾驶,人类主导)意思意思?” 1

结果郭振宇一拍大腿:“不!哥要玩就玩AutoAgent(全自动,AI主导)!” 妥妥的“人间清醒”范儿。他觉得,无论是之前的自动驾驶,还是现在的AI Agent,本质都是让系统全自动完成任务,而不是给人类当个“小跟班”。这思路,够“硬核”!

那么Lexi到底怎么让老板们“躺赢”的呢?简单粗暴来说,它就是个给全球中小企业主在Meta(就是Facebook、Instagram那个Meta)生态里**“0到1”搞广告投放**的AI“财神爷”。举个例子:你是个面包店老板,想让附近5公里的人都来买你的新鲜出炉。你只需要告诉Lexi:“这个月我预算2000美金,想让周围5公里的人来店里消费。” 1

然后呢?“之后的所有事,包括分析、做图、写文案、投放、优化,都由Lexi自动完成。面包师傅只需要看,有多少新客人推开了店门,收益多少。”郭振宇霸气表示。Lexi的宗旨是“持续交付”,也就是压根不需要人类介入。它的产品设计理念,甚至可以说是有点“霸道”:用户不需要知道Lexi到底投了啥,界面上连个能介入的按钮都没有!

“用户只需要知道Lexi能帮他们赚钱,不需要知道怎么赚钱的,也不需要知道什么叫Agent。” 1

这简直就是把“Revenue Generating Machine”(营收生成机器)的理念玩儿到了极致。反正你老板要的不就是赚钱嘛?过程不重要,结果才王道!

迷之操作?AI为啥偏爱"不成熟"的Meta?

要说Lexi的“骚操作”,选择Meta作为主战场,绝对算一个。要知道,在广告投放这块,Google和TikTok那可是流量界的“两大扛把子”,商业化基础和变现能力都妥妥的。按理说,AI要秀肌肉,不得往这种“卷”到飞起的地方冲? 1

但郭振宇却有他独特的“歪理邪说”:“Facebook与Google之间的差异,甚至比Facebook与芒果台之间的差异更大。” 1

这背后可不是瞎扯,而是他对平台商业属性的深刻洞察:

  • Google: 用户主动搜索,意图明确。“你问我答”型。广告优化更多是关键词的“精雕细琢”。
  • TikTok: 流媒体出身,主动推荐内容。“我猜你喜欢”型。比拼的是短视频“创意”,这玩意儿AI短期内还真不好“整活儿”。
  • Meta: 商业化系统相对没那么成熟,更需要“人”(或者AI)来决定投放策略。

看到了没?Meta的这个“弱点”,在Lexi眼里,反倒成了它大显身手的**“甜蜜点”!正是因为Meta的投放更需要策略和持续优化,AI Agent这种“量化交易”式的多策略并行、黑盒化博弈才能发挥出最大价值。而传统的人工代理服务,动辄每月6000美金到2万美金,高得离谱。Lexi每月最低200美金的定价,对那些从来没投过广告的中小企业主来说,简直是“从无到有”的降维打击**!

这波操作,不光是便宜,更是把专业门槛直接“踩”在了脚下,让普通商家也能轻松玩转数字营销。

不止卖广告:AI Agent的终极奥义是"再分配"?

你以为Sandwich Lab就打算在广告投放这棵树上吊死?那你就太“小看”郭振宇了。他坦言,广告投放只是Lexi验证系统能力的一个“起点”。他心中真正的“诗和远方”,是构建一套可以迁移到无数行业和场景的**“自动化生产力系统”**。只要一个领域有提升效率的可能,这套系统就能介入,重塑流程。这脑洞,真是大开!

而郭振宇的创业初心,也显得“非常个人化”且有点“理想主义”色彩。他频繁提及一个词:“再分配”

“阿里‘让天下没有难做的生意’理念对我影响很深,创立Lexi,也是希望通过技术进步带来的生产力,再分配给那些没有能力接触到的人,让社会变得更好一点。” 1

Lexi的客户分布,也印证了这种“再分配”的魔力。短短3个月,客户就遍布全球94个国家。更有意思的是,Sandwich Lab自己都开始**听Lexi的“意见”**来决定市场方向。当Lexi发现某个区域的客户付费意愿(ARPU)更高时,团队就针对性地优化产品。现在,公司超过60%的新用户,居然都是Lexi自己拉来的! 1

比如,Lexi发现北美地区的健身房、美容院这些本地服务业客户,付费意愿比电商客户高40%。为啥?因为这些店主更依赖精准的本地流量,而Lexi在Meta生态里的精准投放能力,刚好就是他们的“救命稻草”。

最让人动容的,是那些“意想不到”的客户:阿联酋的团建手鼓工作室,澳大利亚服务残障人士的公司,非洲的脏辫假发片公司,甚至在巴勒斯坦战火中,一位卖义乌小商品的商家,每天开着车把产品送到边境,Lexi帮助他保住了收入来源。“在Lexi把业务拓展到这些市场之前,我都不会知道有这样的客户画像存在。”郭振宇感慨道。

这不就是AI技术“普惠”的最好写照吗?它不光是赚大钱的工具,更是让那些传统上“够不着”科技红利的边缘商家,也能在数字时代找到生存和发展的机会。

当然,也有人会问:“你真的相信Lexi给出的市场营销策略吗?”郭振宇没有直接说信不信,他更倾向于“试图去理解,为什么AI会给出这样的策略。” 1 毕竟,大模型再牛,也可能因为依赖语言而非数字来认识世界,产生“幻觉”。但Lexi巧妙的地方在于,它不搞“一次性猜测”,而是设计了**“持续反馈”的场景**,用最朴素也最核心的标准——是否拿到收益——来衡量AI的策略是否有效。

这种用结果说话的方式,让Lexi在AI的“不确定性”中,开辟了一条“确定性”的道路。或许,这就是AI Agent的未来,也是科技真正实现“再分配”的希望吧。

引用


  1. 用AI帮中小企业傻瓜式获客,这个营销Agent收入每月增长150%·36氪·邓咏仪(2025/8/15)·检索日期2025/8/15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