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L;DR:
段然,这位90后连续创业者,以其独特的同理心和技术洞察力,从服务B端巨头转向C端,打造出颠覆性的AI恋爱眼镜,旨在解决用户的核心痛点——无论是情感需求还是经济价值,并坚信场景将是AI眼镜市场的真正引爆点。
当AI的浪潮席卷各行各业,我们习惯了它在生产力、效率乃至艺术创作领域的惊人表现。然而,对于那些被贴上“直男程序员”标签、在代码世界里游刃有余却在现实社交中屡屡碰壁的人来说,AI能否成为他们情感路上的“外挂”?拂曦科技CEO段然,一位90后资深XR与AI行业连续创业者,不仅提出肯定的答案,更将这一设想化为现实,用一副AI眼镜,试图改变数以千万计单身男性的社交困境。他的产品首次亮相便被抢购一空,这背后,不仅是对技术前景的精准预判,更是一位程序员深藏心底的、对真实痛点的深刻共情。
历程的每一次转向:从B端深耕到C端破局
段然的创业轨迹,如同他所投身的科技领域,充满了动态与迭代。他并非一帆风顺地直抵AI眼镜赛道,而是经历了几次深思熟虑的战略转向。最初,他将人工智能的触角伸向文旅行业,彼时市场环境的红利让团队尝到了技术赋能传统行业带来的甜头,产品收入可观。然而,一场突如其来的疫情,让文旅产业骤然冰封,市场的剧烈不确定性如同一记警钟,让他开始反思行业的韧性与潜力。
“当时市场环境较好,产品收入可观。但后来因疫情冲击,文旅行业整体受挫。”段然回忆道,语气平静,却能感受到彼时转型的决绝。
他随即转向了云计算与智慧城市领域,并在此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甚至获得了科技部直属平台在该领域的第一名。这种在不同技术应用领域快速切换并取得成功的经历,不仅锤炼了他的团队,也深化了他对技术如何解决实际问题的理解。
然而,野心远不止于此。在一次次对行业趋势的洞察中,他捕捉到了扩展现实(XR)——尤其是虚拟现实(VR)与增强现实(AR)眼镜的巨大潜力。这一次,他果断带领团队涉足其中,面向企业端(B端)客户提供服务。拂曦科技迅速崭露头角,不仅完成了一轮融资,更与麦肯锡、字节、歌尔等知名大客户建立了合作,打造了一系列地标性项目。
其中,他提及一个为世界500强保险公司在香港金融科技展会提供的案例,令人印象深刻。他们借助AI眼镜,将一位著名球星代言人“植入”到虚拟内容中,让摩根大通、高盛等金融机构高管戴上眼镜后,在球星的引导下沉浸式体验健康险产品。这种超越传统推介、极具可视化和参与感的创新方式,让用户更愿意购买。1这不仅证明了AI眼镜在B端市场的巨大价值,也预示了其在消费者互动方面 untapped 的潜力。
“在国内,B端市场竞争激烈,且发展空间有限。趁着年轻,我们希望能做一些更具前景的事情。”从B端市场的深耕转向消费端(C端)市场,是段然和拂曦科技的又一次重要抉择。他们选择AI眼镜作为核心赛道,旨在打造属于自己的消费品牌。这不仅是业务模式的转变,更是对市场爆发点的精准锚定。
押注AI眼镜:风口与挑战并存的决策艺术
段然的创业哲学,简单而深刻:“好产品要么能帮用户赚钱,要么能解决实际痛点。”1正是基于这一朴素的理念,他将目光锁定在AI眼镜这一赛道。他坦言,选择这条赛道并非偶然,而是对“风口”的清醒认知和对自身团队优势的精准评估。
“坦诚地说,大家都希望赶上风口,借助趋势的力量来获得更多资源和机会。”他直言不讳。在分析了具身智能、大模型基座等多个热门领域后,他看到了AI眼镜作为“下一代可穿戴移动计算平台”的巨大想象空间。从传统PC到手机,再到眼镜终端,这一演进路径在Meta改名、Robin眼镜爆发以及小米等大厂纷纷入局的背景下,显得愈发清晰。市场调研机构Wellsenn XR预测,2025年全球AI眼镜销量将达550万台,而Meta一家就贡献400万台,小米目标年出货50万台。2华为AI硬件调研报告内部数据显示,到2030年,AI眼镜销量将达到9600万台,甚至过亿,2027年将是一个关键节点,有望达到千万量级。1
然而,这条赛道并非坦途。段然认为,最大的挑战在于“硬件与软件的结合,复杂度会呈倍数增长。”从音频模组的选择(麦克风、喇叭、芯片)到产品外观设计(隐蔽性还是时尚感),再到用户交互方式的确定,每一个环节都没有成熟的行业标准可循。与手机市场不同,眼镜市场尚处于早期,方向模糊,缺乏像Ray-Ban Meta那样销量突破200万台的现象级产品作为明确指引。2小米AI眼镜高达40%的退货率,也从侧面印证了用户体验和市场接受度仍需打磨。2
尽管挑战重重,国内成熟的供应链为拂曦科技提供了独特的优势。深圳及其周边的展会和工厂资源,极大地便利了硬件的开发和生产。在技术攻坚方面,拂曦科技的重点在于如何对大模型进行微调训练,构建推理引擎,实现快速流式推理,确保用户能迅速获得答案。为了解决人类阅读速度远超听力速度的问题,他们采用了混合专家模型(MOE),结合GPT-5、Claude、MiniMax等多种模型,力求提供更佳的用户体验。
在市场教育方面,段然选择了更为“讨巧”的方式。他们通过视频拍摄和流量平台进行宣传,用场景演绎来打开用户认知。“例如,我们的一款恋爱眼镜可以作为用户的实时个人助手,在约会场景中提供实时提醒。通过视频展示这种场景中的‘作弊’能力,我们可以更好地进行市场教育。”这种策略既能引发话题,又能直观展示产品价值。
“脱单神器”的诞生:一场源于痛点的技术共情
拂曦科技的第一款消费级产品,其核心亮点便是其在社交领域的创新应用——尤其是针对恋爱场景的“脱单神器”。段然在描述这款产品时,眼神中闪烁着程序员特有的,既务实又带点幽默的光芒。
“我是一名大龄单身男程序员,这本身就是一个有趣的卖点——单身但尚未秃头的男程序员,而且实验室里有18位罗汉。”他自嘲道,话语间流露出对自身及同类群体困境的深刻理解。他观察到,许多独生子背景的男生更倾向于沉浸在游戏或同性社交中,缺乏主动了解情感知识的途径。当他们遭遇情感挫折时,往往选择兄弟间的“烧烤与哭泣”,而非寻求系统性的解决方案。
“那我们如何帮助男生更好地在感情关系中快速推进,赢得心仪女生的青睐呢?这需要技巧。”段然的解决方案,是将情感咨询或“海王”经验,通过AI眼镜转化为一个实时的“外挂”,让用户在短短十分钟内获得相当于一个月情感课程的能力。
这款被命名为“EYELONE”(孤单的眼睛)的产品,其背后的“情感大模型”并非简单地预设固定答案。段然解释道,他们通过公开授权的数据集进行强化学习,让模型理解在特定场景下,哪些答案是合适的。“当女生说‘不知道吃什么’时,你不要直接给她一个答案,而是结合她之前的照片或经历……给她提供几种选择。”这种结合上下文和用户画像的语义理解能力,让AI提供的建议更加贴心和个性化。例如,当女生抱怨食物不好吃但那是她带去的地方时,AI会建议说“其实还挺好吃的”,避免尴尬。
尽管情感大模型因其复杂的主观性而充满挑战,段然表示:“虽然目前还有一些误差,但我们已经比普通男性用户的回答好30%到50%了。”这种务实的迭代精神,正是科技人解决实际问题的关键。原型机在华为HDC开发者大会上的首次亮相,便受到了与会者的热烈欢迎,甚至有海外客户抢购一空,这无疑是对产品理念和市场前景的强力印证。
百镜大战中的拂曦之道:场景为王与未来展望
正如Google搜索结果所示,AI眼镜市场正迎来“百团大战”的趋势,从Meta的Ray-Ban Meta眼镜主打AI与时尚的结合、拍摄Vlog功能,到Rokid主攻AR显示、AI翻译,再到小米高调入局,各家都在定义自己的市场方向,竞争焦点集中在AI会议、AI显示、AI翻译、健康运动和拍摄等场景。2
段然对此有着清晰的认知:“我认为突破点一定在场景方面。技术再进步,生态再完善,如果没有使用场景,一切都是空谈。”他强调“场景定义算法”或“场景定义技术”的重要性,认为早期AI四小龙主要面向B端定制化,而OpenAI通过大模型开创了生态,关键在于找到结合技术与场景的突破点。
对于未来三年可能出现的“爆款AI眼镜侧AI应用”,段然预测,除了他目前深耕的社交恋爱领域,教育领域也极具潜力,特别是针对15岁以下的孩子,AI眼镜可以作为一种家长放心的设备,帮助孩子培养AI使用能力。医疗健康领域同样有潜力,比如AI能否成为随身的家庭健康医生。其核心竞争力,在于AI眼镜与手机相比的独特优势:在手机不方便出现的场景中,AI眼镜更具便携性和隐蔽性。“比如在社交对话中,使用手机拍摄或录像是不合理的,但眼镜则非常合适。”他一语道破AI眼镜的“隐形”价值。
谈及当前行业人才的供需关系,段然指出,虽然AI眼镜相关岗位看似较少,但“会的人更少”。他观察到,目前行业仍处于非常初级的阶段,真正掌握核心技术的厂商屈指可数。随着AI模型能力的提升和出货量的增加,未来对嵌入式硬件开发、云边端计算架构、软件后端系统架构以及大模型训练等岗位的需求将急剧上升,人才短缺的困境将进一步凸显,如同当前AI、深度学习等领域的毕业生的年薪已达三四十万甚至七八十万。
在技术层面,AI眼镜的光学显示模组需要实现“增强现实叠加+物理环境深度理解”。段然解释说,这种深度理解主要依赖于空间锚点(如深度相机或单目SLAM技术感知物理环境深度)和物体语义理解(依赖算法优化和传感器融合),而非特定硬件模组。在芯片选型上,目前尚无专为AI眼镜设计的芯片,大多是传统计算芯片或通信芯片的组合。端侧算力有限,大量计算通常通过手机或云端进行,以解决散热和功耗问题。至于多模态能力,拂曦科技的实践显示,蓝牙通信延迟已降至50毫秒内,主要延迟在于AI模型的推理,通过流式输出,一秒内的回复在日常交流中“相对无感”,可以接受。
尾声:穿透未来的AI之眼
回望在AI眼镜领域的深耕经历,段然保持着一种冷静而务实的态度。当被问及有哪些技术突破或产品落地瞬间让他觉得“一切投入都值得”时,他并没有立刻给出具象的例子,而是给出了一个充满期待的回答:
“当我们的产品卖到500万台的时候,我再来回答这个问题。目前还没有一款AI眼镜的销量达到500万台。”
这是一种对未来充满信心的谦逊,也是对市场法则的深刻理解。他再次强调了那句掷地有声的创业哲学:“关键在于解决用户的真正痛点:要么帮用户赚钱,要么提供情绪价值。简单来说,就是经济利益和情感需求。这是用户最底层的需求逻辑。如果你能帮助用户解决这些问题,他们就愿意买单。”
从疫情冲击下的文旅AI,到智慧城市领域的佼佼者,再到AI眼镜赛道的拓荒者,段然的每一次转身,都踩在了技术变革的脉搏之上。他不仅是一位技术嗅觉敏锐的工程师,更是一位深谙人性与市场规律的创业家。在“百镜大战”的硝烟中,拂曦科技的AI恋爱眼镜,或许只是其“AI之眼”洞察社会需求、解决实际痛点的一个缩影。段然和他的团队,正试图用科技的力量,为那些“孤单的眼睛”打开一个全新的世界,那里不仅有AI带来的便利,更有因科技而联结的温暖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