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电子闺蜜”集体翻车?美FTC出手,七大科技巨头被“查岗”!

温故智新AIGC实验室

TL;DR:

美国联邦贸易委员会(FTC)这次真“下场”了,一口气点名七家科技巨头,要它们交待自家AI“电子闺蜜”和青少年们到底聊了啥,是不是有“潜在风险”。看来,AI搞“陪伴”这事儿,光有真心还不够,还得经得起监管的灵魂拷问

最近科技圈又炸锅了,不是因为哪个大模型又破纪录,也不是哪家公司又拿了天价融资,而是——AI“电子闺蜜”们可能要集体“翻车”了!这回出手的,是被称为“联邦大妈”的美国联邦贸易委员会(FTC)。他们大手一挥,直接向包括OpenAI、Meta、Snap、xAI在内的七家科技巨头发出了“调查令”,要它们赶紧“自证清白”:你家AI聊天机器人,对咱家孩子和青少年,到底有没有“毒”?

联邦大妈出手:AI“电子闺蜜”要被查岗了?

想象一下,你家的孩子或年轻朋友,每天放学回家,不再是找你倾诉,而是抱着手机跟一个“看不见”的AI“朋友”聊得火热。这听起来有点赛博朋克,但如今已是现实。这些**“陪伴型AI”**,凭借模仿人类情感、意图的能力,迅速成为了不少用户的“知己”。但问题来了,当这些“电子闺蜜”们开始深度介入人类的情感世界,尤其是面对心智尚未成熟的未成年人时,它们的“友谊”会不会变质?

FTC的这份“查岗清单”可不简单,直接点名了科技圈的顶流选手:Alphabet(谷歌他妈)、OpenAI(ChatGPT的亲爹)、Meta(小扎的宇宙工厂)、Meta旗下的Instagram(青少年聚集地)、Snap(阅后即焚那家)、xAI(马斯克的“星辰大海”)以及Character Technologies Inc.(Character.AI的幕后推手)1。可以说,凡是在AI“陪伴”领域有点名堂的,这次都得乖乖配合调查。

FTC主席安德鲁·弗格森(Andrew Ferguson)在声明中直言不讳:“保护儿童的网络安全,是我们的首要任务。”2 这话说得够硬核了,等于告诉所有AI玩家:搞技术可以,但别把“娃”给带歪了!

灵魂拷问:AI"朋友"到底和孩子聊了些啥?

那么,FTC到底想查什么呢?他们可不是简单地问一句“你有没有好好陪我家孩子玩儿啊?”这份调查令,可是一份实实在在的“灵魂拷问”清单,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个方面:

  • 变现逻辑:你们怎么通过用户互动赚钱的?是不是把孩子的隐私拿去“卖”了?
  • 角色开发与审核:这些AI“朋友”是怎么被创造出来,又经过了哪些“思想审查”才能上线?
  • 个人信息使用与共享:用户(尤其是未成年用户)的个人信息,你们是怎么收集、使用和共享的?有没有滥用?
  • 规则监控与执行:自家服务条款和使用规范,你们是怎么监控并执行的?万一AI“朋友”说了不该说的话,你们怎么处理?
  • 负面影响缓解:一旦AI对未成年人产生负面影响,你们有什么“补救措施”?1

这不就是把科技巨头们在“电子闺蜜”业务上的“底裤”都扒拉出来晒晒吗

自从ChatGPT在2022年底横空出世,各种聊天机器人如雨后春笋般冒出来,其中“陪伴”功能更是被全球最富有的企业家们推向风口浪尖。比如,马斯克的xAI推出的“AI伴侣”Ani,设定就是一位金发碧眼的辫子女性,上线不到30天,Grok应用月活就突破2000万1。这数据,足以证明情感交互场景的用户粘性有多高。

然而,情感交互的边界,本就是一门玄学。之前Meta就在监管压力下调整了AI聊天机器人的相关政策,OpenAI也被迫推出一项新政,允许家长在系统检测到“严重痛苦”时链接账户并接收警报1这说明,即便AI巨头们早有预感,在“人性化”与“安全性”之间,也一直在走钢丝。

有专家更是忧心忡忡地指出,一旦AI技术开始“自己训练自己”,伦理与安全问题可能会进一步加剧,甚至导致不可预测的结果1想想都有点细思极恐,AI要是自己成了“熊孩子”,那谁来管?

OpenAI在回应中表示:“我们的首要任务是让ChatGPT对所有人都有用且安全,尤其在涉及年轻用户时,安全性至关重要。我们理解FTC存在一些问题和担忧,我们承诺将积极配合并直接回应。”1 (点评:这话听起来挺官方,但行动上得拿出点“干货”才行,不然“真心”就变“套路”了。)

科技巨头们的"朋友圈"保卫战:下一步怎么走?

这次FTC的调查,无疑给正处于“野蛮生长”阶段的AI行业敲响了警钟。AI创新固然重要,但保护未成年人的身心健康,是任何技术都不能触碰的“红线”

这不仅仅是几家公司的事情,更是整个AI产业未来发展的风向标。当监管的达摩克利斯之剑高悬,科技巨头们将如何平衡技术进步与社会责任?是选择“亡羊补牢”,还是主动拥抱更严格的伦理规范?

未来,我们可能会看到:

  • 更透明的AI算法:AI“黑箱”问题,可能要被要求“开箱验货”了。
  • 更严格的用户年龄验证:AI“电子闺蜜”可能要有更严苛的“门槛”了。
  • 更完善的家长控制功能:给家长们更多“遥控器”,让他们能更好地管理孩子与AI的互动。
  • 行业自律标准的建立:在监管的鞭策下,AI企业也许会更快地形成一套自己的“行为准则”。

这场由FTC发起的“AI朋友圈”保卫战,无疑将加速AI伦理和治理的进程。毕竟,我们希望AI是“朋友”,而不是潜在的“危险人物”。“电子闺蜜”能不能成为真正的“益友”,就看科技巨头们这波操作了。

引用


  1. AI陪伴成隐忧?美FTC宣布调查聊天机器人对未成年人风险·市场资讯·财联社(2025/9/12)·检索日期2025/9/12 ↩︎ ↩︎ ↩︎ ↩︎ ↩︎ ↩︎

  2. FTC调查科技巨头AI聊天机器人对儿童的危害·大纪元(2025/9/11)·检索日期2025/9/1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