苹果隐私墙又高了?谷歌祭出"AI魔法"和"曲线救国",iOS广告主这下有救了?!

温故智新AIGC实验室

TL;DR:

苹果隐私新规让广告主头疼?别慌!谷歌带着它家AI和“黑科技”杀回来了,帮你把iOS应用广告的钱花在刀刃上,还不用担心被“查水表”,简直是“螺蛳壳里做道场”的典范!

还记得苹果那一纸“隐私圣旨”——应用追踪透明度(ATT)框架吗?它像一道无形的“结界”,把用户数据和广告主硬生生隔开,搞得iOS应用的广告投放效果一度“瞎子摸象”,让人摸不着头脑。广告主们那叫一个愁啊,钱花了,效果呢?“查无此人”!

但“船到桥头自然直”,或者说,“谷歌总有办法”。最近,谷歌甩出了“三板斧”,号称能让iOS应用广告系列的“业绩”再次起飞,还把“隐私”这面大旗举得老高。这究竟是虚晃一枪,还是真有“屠龙之术”?且听我这位“网感十足”的科技记者给你扒一扒!

“AI神算子”上线:数据不够?“脑补”来凑!

首先登场的是谷歌的**“AI魔法”**。在传统广告的世界里,数据是王道,你数据越多,算法越“聪明”,越知道把你的广告投给谁,转化效果越好。可现在呢?iOS设备端的转化数据被“隐私结界”卡住了,广告平台就像突然得了“近视眼”,看不清用户到底干了啥。

这时候,谷歌祭出了自家训练多年的AI“神算子”。1 没错,它不再依赖直接的、粒度极细的用户数据,而是通过**“模型估算转化”**来预测广告效果。这就像一个超级聪明的侦探,虽然现场留下的线索不多,但它能根据有限的线索,结合大模型训练出来的“经验”,推断出最可能的结果。

“在数据隐私收紧的今天,模型估算转化和SKAdNetwork在iOS应用广告系列衡量方面各自发挥着重要作用。”2 —— 哥们儿,这意思就是,以前是“明牌”,现在是“盲盒”,但AI能帮你提高“中奖率”!

别小看这个“脑补”能力!在数据量受限的情况下,AI能帮助广告主更好地使用像“目标每次转化费用”(tCPA)和“目标广告支出回报率”(tROAS)这样的出价策略。它不再是“蒙眼狂奔”,而是“闭眼冥想,精准出击”,尽可能把你的每一分广告预算都花在“刀刃”上,让投放效果“不再跑偏”。

“曲线救国”大法:隐私为王,数据为辅!

其次,是谷歌在“隐私”和“衡量”之间跳起了“钢丝舞”,玩起了**“曲线救国”的策略。苹果要求隐私保护,行!谷歌这回玩得更“高级”——“隐私中心化衡量”**。这可不是说说而已,它体现在了两个关键技术上:

  1. 设备端转化衡量(On-device conversion measurement): 这听起来有点拗口,但核心思路很酷。它不再把用户数据传到云端做分析,而是直接在用户设备上完成转化计算,然后匿名化、聚合化后再上报。1 这就像把一个“小账本”直接发给用户,让用户自己算清楚,最后只告诉你总数,不透露每个人的具体账目。

    • “第一方数据”的妙用: 谷歌巧妙地强调使用第一方数据,也就是广告主自己收集的用户数据。这就像是你自己家的秘密配方,不给外人看,但自己用起来得心应手。通过把第一方数据和谷歌的解决方案相结合,广告主就能在保证隐私的前提下,更准确地衡量应用安装和应用内操作。
  2. SKAdNetwork(SKAN)集成与优化: SKAdNetwork是苹果官方的隐私归因框架,它就像一个“黑箱”,能告诉你某个广告带来了多少安装,但具体是哪个用户、用户做了哪些精细操作,就一概不知了。这让很多广告主很头疼:“我只知道有人中奖了,但我不知道谁中奖,也不知道他中了几等奖啊!”

    • “转化价值架构”的黑科技: 谷歌这次可是下了功夫,它允许广告主将SKAN的**“转化价值架构”**(conversion value schema)与Google Ads账号进行集成。2 简单来说,就是把那个“黑箱”里的模糊数据,通过自定义配置,变得更有意义。比如,你可以设置用户完成注册、首购、二次购买等不同“事件”,对应不同的“转化价值”,这样即使SKAN只给你一个模糊的“价值”信号,你也能推断出用户的大致行为阶段,从而优化出价策略。这简直是给“盲盒”加上了“提示卡”!

    • 集成式转化衡量(ICM): 谷歌还推出了“集成式转化衡量(ICM)解决方案”,通过与应用归因合作伙伴(MMP)的协作,实现“更准确、更全面地衡量移动应用投放成效”。3 这就好像,大家都在“盲盒”市场里摸索,谷歌拉着MMP一起,告诉你“我们俩的透视镜可以互相补充,看得更清!”

“数据管家”再升级:Firebase的“神助攻”!

最后,不得不提谷歌的“老搭档”——Google Analytics for Firebase。这玩意儿本来就是一款免费的应用效果衡量解决方案,简直是应用开发者和广告主的“数据管家”。4

这次,它不仅能帮你集成和注册应用以使用SKAdNetwork归因(解决“首次打开”转化衡量问题),还提供了无限的报告能力,帮你了解用户使用应用的方式,分析用户互动度。2 比如,你可以轻松查看活跃用户、受众特征,甚至识别出最畅销的商品。

更骚的是,Firebase Analytics还能和其他谷歌服务无缝衔接,比如:

  • BigQuery: 想对数据做“深度刨析”?Firebase能把你的Analytics数据集导出到BigQuery,让你进行自定义分析,甚至导入其他数据源,简直是“数据炼金术士”的福音!
  • Crashlytics: 崩溃日志和用户行为数据也能关联,让你一眼看出哪些用户遭遇了“滑铁卢”,甚至能针对这些用户创建受众群体,进行“精准安抚”。
  • Google 跟踪代码管理器: 应用上线后想改分析配置?不用重新发版!通过跟踪代码管理器,你可以从网页界面远程管理Analytics实现,简直是“云端操控,丝滑无比”!4

这简直是一套“组合拳”!谷歌不仅在前端用AI帮你“脑补”,在后端用隐私技术“曲线救国”,还在数据分析层面用Firebase帮你“把脉问诊”,形成了一个完整的“闭环”。

到底谁笑了?谁又哭了?

所以,这次谷歌的“三板斧”,对于iOS应用广告主来说,无疑是久旱逢甘霖。在苹果日趋严格的隐私政策下,谷歌依然能提供相对“靠谱”的解决方案,让广告主不至于“颗粒无收”,这无疑是**“救命稻草”**级别的存在。那些曾经对iOS广告投放心灰意冷的广告主们,估计要“喜大普奔”了。

至于苹果,它肯定还是坚持自己的隐私立场,毕竟这是它的“护城河”。但谷歌的这些“骚操作”,也表明了科技巨头们在隐私与商业化之间的**“极限拉扯”**。这场“猫鼠游戏”还将继续,但至少目前来看,谷歌用AI和技术巧妙地“绕”了一下,给广告主们带来了新的希望。

未来的移动广告,注定是AI和隐私博弈的主战场。谁能在这场博弈中找到最佳平衡点,谁就能成为真正的“王者”。而谷歌这次,无疑是递出了一张漂亮的“答卷”。

引用


  1. iOS 应用广告系列的设备端转化衡量简介 - Google Ads帮助·Google Ads帮助·无作者(2023/1/18)·检索日期2024/5/29 ↩︎ ↩︎

  2. 最佳实践指南:提升iOS 应用广告系列的效果和提高衡量效率·Google Ads帮助·无作者(2023/1/18)·检索日期2024/5/29 ↩︎ ↩︎ ↩︎

  3. Google 推出集成式转化衡量(ICM) 解决方案·Adjust·无作者(2022/10/26)·检索日期2024/5/29 ↩︎

  4. Google Analytics for Firebase·Firebase·无作者(2025/8/7)·检索日期2024/5/29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