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红书AI搜索“问一问”:从“逛”到“聊”,一场LLM掀起的“社区革命”!

温故智新AIGC实验室

TL;DR:

小红书的AI搜索正在上演一场大变身!不再是简单的“搜内容”,而是要用大模型(LLM)和RAG技术,让你直接“问AI要答案”。这不仅能让你的“避雷指南”更精准,也预示着小红书正在努力从一个“种草社区”进化成一个能提供“智能定制服务”的AI生活管家,尽管前路“坑”也不少!

最近,科技圈的目光又一次聚焦在了那个“遇事不决小红书”的App上。当大家还在忙着研究AI Agent、多模态这些“高大上”的概念时,小红书已经悄悄把这些“黑科技”搬进了自家的搜索框,玩起了“从搜内容到问AI”的华丽变身。而这场“变形记”的幕后推手之一——小红书AI搜索负责人高龑,将在QCon上海大会上亲口揭秘,这波操作到底有多“秀”!

告别“大海捞针”!小红书AI搜索要“问”出个未来?

想象一下,你以前在小红书搜“周末去哪儿玩”,出来的可能是一堆笔记,美图、攻略、踩坑点,琳琅满目,眼花缭乱。这就好比进了图书馆,书是不少,但你得自己一本本翻。而现在呢?小红书想让你直接“问”它,比如“上海周末有哪些适合带娃的室内活动?”然后,AI就能像个“金牌导游”一样,直接给你总结出:哪个公园有特色、哪个商场有儿童乐园、甚至是哪家餐厅对亲子友好,还会告诉你交通怎么走、有没有优惠活动……这,就是从“搜内容”到“问AI”的本质升级。

高龑大佬直言,大模型(LLM)的出现,简直就是给搜索界开了个“外挂”。它不仅催生了RAG、Deep Research、Agentic AI这类“AI原生”的搜索新范式,彻底改变了我们“找东西”的习惯,更把传统搜索里那些“老掉牙”的机器学习系统(比如查询理解、召回、排序)都给“盘活”了。这哪是升级?这简直是“返老还童”啊!

当然,这些“骚操作”可不是随便说说。高龑这次在QCon大会上,不仅会分享小红书AI搜索产品“问一问”的技术实践,还会细致讲解大模型是如何在工业级搜索系统里“打工”,从理解你的“天马行空”问题(QP),到精准捞出相关内容(召回),再到排序呈现在你眼前,每一个环节都力求做到“滴水不漏”。

硬核技术大揭秘:LLM和RAG到底在“搞什么名堂”?

说到AI搜索,不得不提LLM和RAG这对“黄金搭档”。LLM,全称大型语言模型,你可以把它理解成一个“百科全书+超级大脑”的结合体。它不仅知识渊博,还能像人一样理解你的“言外之意”,甚至帮你推理、总结。以前的搜索,你输关键词,它就给你匹配关键词。现在,你问一个概念,它能理解背后的“意思”,然后给你“举一反三”。

而RAG(检索增强生成)1,这个听起来有点拗口的技术,简直就是LLM的“最佳拍档”。简单来说,它就像给LLM请了一个“私人图书管理员”。当LLM遇到不懂的问题时,这个“图书管理员”(检索器)会迅速从海量的知识库(比如小红书的万亿条笔记)里找出最相关的“资料”,然后再把这些“资料”喂给LLM,让它生成更准确、更丰富的答案。

“在RAG(检索增强生成)这个概念正式诞生之前,它的“原型”或“老前辈”早就存在了,它就是开放域问答(Open-Domain QA)系统。”1

—— 这话一出,瞬间感觉RAG也有点“历史底蕴”了,不是突然冒出来的“愣头青”。

Google搜索资料里提到,Transformer架构的出现,让计算机能够“通读整段话,理解每个词在当前语境下的确切含义”1,这直接催生了“密集检索”(Dense Retrieval),也就是不再匹配关键词,而是匹配“意思”。小红书的AI搜索,就是要把这种“语义搜索”的能力发挥到极致。想想看,你搜“适合油性皮肤的美白产品”,AI不再是简单罗列产品,而是理解“油性皮肤”和“美白”背后的深层需求,甚至能分析评论区里那些“排队太久”、“服务变差”的碎碎念,是不是瞬间感觉AI懂你?2

更厉害的是,小红书还玩起了“Agent+Workflow”架构3。这可不是简单的问答,而是一个能够“边想边干”的智能体。它能精准捕捉用户需求,融合多模态能力(比如你上传一张狗狗把家里搞得一团糟的照片,它能识别出是边牧,然后给你出谋划策如何避免宠物乱咬东西),打造新一代AI搜索的“心脏”。

“问一问”和“点点”:小红书的AI搜索“宫心计”?

小红书在AI搜索这条路上,也经历过一番“摸着石头过河”的探索。从“达芬奇Agent”到“搜搜薯”,再到“点点”,最后是现在我们看到的“问一问”,产品形态一直在迭代,背后藏着小红书对“AI搜索如何与用户习惯结合”的反复思考。

“点点”作为独立的AI搜索产品,虽然也有“实时整合UGC信源、连评论都能抓到”的“神操作”,甚至能让你“哪里不会点哪里”地延展搜索2,但下载量一度“遇冷”,可见独立App的“求生之路”并不好走4

而“问一问”4,则更像是吸取了经验教训后的“集大成者”。它直接内嵌在小红书App的搜索入口,更聚焦于“客观问题的事实答案”和“复杂决策的社区经验总结”。这无疑是想发挥小红书最大的王牌——海量的优质UGC(用户生成内容)。毕竟,“Perplexity们都眼馋的能力”,就是小红书沉淀下来的,那些从美妆穿搭到旅游攻略、从美食探店到家居改造的,真实、场景化、体验式的内容。小红书日均搜索量已近6亿次,这块“大蛋糕”谁看了不眼馋?2

但硬币的另一面是,AI搜索和社区属性之间,也正在上演一场“相爱相杀”。当AI直接给出格式化、总结性的答案时,那些习惯了真实用户反馈的“小红薯”们,会不会觉得“少了点人情味”?AI的快速回答,会不会让用户“懒得”去沉浸式浏览笔记,从而影响社区最重要的互动和内容价值?2 这可真是个“灵魂拷问”!

高龑在QCon上提出的痛点也相当“扎心”:AI技术选型、回答效果、算力开销与响应时间,这简直是“不可能三角”啊![^rss_snippet] 想要“又快又好又便宜”,这在现实世界里,往往是个“奢望”。

未来展望:AI搜索,是“社区外挂”还是“流量C位”?

小红书AI搜索的未来,无疑充满想象。它不仅要解决技术上的“不可能三角”,更要在大模型带来的效率提升与社区特有的“真实感”、“人情味”之间找到微妙的平衡。是让AI搜索成为社区的“超级工具人”,还是让AI搜索成为小红书下一个“流量C位”,甚至重构整个内容消费的体验,这都是摆在小红书面前的“大考”。

无论如何,小红书的这次“LLM进化之路”,都给我们展示了内容社区在AI时代如何破茧成蝶的无限可能。说不定哪天,你的小红书就不只是一个“种草机”,而是一个能跟你“谈笑风生”、帮你解决各种生活难题的“智能闺蜜”了呢!


引用


  1. 2万字解读:RAG(检索增强生成)起源、演进与思考研究报告·人人都是产品经理·胡泊Hubo(2025/9/30)·检索日期2024/6/20 ↩︎ ↩︎ ↩︎

  2. 小红书新做的这个AI搜索,有Perplexity们都眼馋的能力·品玩·黄小艺(2025/1/10)·检索日期2024/6/20 ↩︎ ↩︎ ↩︎ ↩︎

  3. 得物、淘工厂、小红书基于大模型的搜索实战方案揭秘·知乎·DataFunTalk(2025/10/24)·检索日期2024/6/20 ↩︎

  4. ZPedia|「点点」遇冷,小红书AI搜索「问一问」悄悄上线,AI种草进入答案即产品时代·知乎·Z Finance(2025/6/16)·检索日期2024/6/2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