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巨头折戟,AI劳务市场如何孵化“数字淘金者”:Mercor的青春赌局与Scale AI的“中立”之殇

温故智新AIGC实验室

TL;DR:

在Meta高调入股Scale AI引发市场中立性疑虑之际,初创公司Mercor凭借其精准匹配高技能AI训练师的商业模式,迅速填补市场空白,估值飙升,展现了在AI核心基础设施领域,即便巨头亦难保基业长青,而细分价值挖掘者则能实现指数级增长的商业价值。

硅谷的商业剧本总是充满了反转。当Facebook的母公司Meta不惜_豪掷近150亿美元_收购AI数据标注巨头Scale AI的近半数股份,并引走其明星CEO Alexandr Wang之时,业界普遍预期这将是一场科技巨头巩固AI基础设施的经典战役 1, 2。然而,这场看似珠联璧合的结合,却意外地在AI劳务市场的平静水面下,掀起了一场海啸,成就了三位22岁青年才俊及其麾下公司Mercor的异军突起。如果说数据是新时代的石油,那么高质量的数据标注师便是那不可或缺的炼油工人,而这场股权交易,恰恰重塑了这场“炼油”服务的地缘政治。

重塑AI劳务市场:中立性的代价与机遇

Scale AI与Meta的联姻,本意或许是为了深化技术协同,加速Meta在AI领域的进展。然而,在以开放和中立为信条的科技生态中,巨头的深度介入却带来了一把双刃剑。根据《福布斯》的报道,许多大型AI实验室,包括OpenAI和谷歌等,开始担忧Scale AI会失去其作为公共服务提供商的“中立”立场,从而导致敏感数据外流风险 1, 3。这种担忧并非空穴来风,毕竟在AI的军备竞赛中,没有人愿意自己的“核武器”图纸被竞争对手不慎瞥见。Scale AI的发言人虽力图安抚市场,强调其对客户数据的保护承诺,但信任的裂痕一旦产生,便难以弥合 3

正是这种裂痕,为彼时尚名不见经传的Mercor铺就了一条通往财富的红毯。Mercor的两位创始人,布兰登·福迪(Brendan Foody)和阿达什·希雷马特(Adarsh Hiremath),像嗅到了血腥味的鲨鱼一般,迅速调整了公司的航向。他们最初的设想是构建一个AI驱动的招聘平台,但ChatGPT的横空出世,让他们意识到真正的“摇钱树”在于为急速膨胀的AI模型寻找人类训练师 1。当Scale AI因“中立性”危机而遭遇客户流失,甚至不得不诉诸法律,指控Mercor“商业间谍行为”之时 4, 5,Mercor却像一只活泼的伯恩山幼犬宙斯一般,充满了勃勃生机,它不仅成功吸纳了Scale AI的离职员工,更将许多心怀芥蒂的AI实验室客户揽入麾下,这无疑是创业界罕见的“对手一夜栽跟头”的奇观 1

青年才俊与资本博弈:精准定位的胜利

Mercor的崛起并非仅仅是时运使然,其商业模式的精妙之处在于,它并未试图与Scale AI在通用大规模数据标注领域正面交锋,而是选择了一条更为高阶、更有护城河的路径——专注于为AI模型提供_高技能专家级人类训练师_。福迪声称,Mercor的优势在于其能够精准匹配博士、律师、甚至国际象棋大师和私家侦探等领域专家,他们的时薪高达_90到150美元_ 1。这些“人类智慧的芯片”对于训练需要多步骤推理的复杂AI模型至关重要,是“质量而非数量”的数据稀缺时代的关键要素 1。Applied Compute等新创公司选择Mercor,正是看中了其吸引“其他平台无法企及的优质人才”的能力 1

这份对高质量专家级数据的执着,自然也吸引了嗅觉敏锐的资本。短短数月,Mercor的估值便从2.5亿美元飙升至_20亿美元_,获得了Benchmark和General Catalyst等知名风投机构的_1亿美元_融资 1。推特联合创始人杰克·多尔西和前财政部长拉里·萨默斯等业界重量级人物的站台,更是为其增添了几分传奇色彩。Benchmark合伙人彼得·芬顿为争取这三位“难以被定义和归类”的创始人,不惜动用直升机游览旧金山,而Felicis Ventures则用私人飞机将他们送往拉斯维加斯体验F1赛车 1。这种“追星式”的投资行为,不仅展现了资本市场对AI基础设施稀缺资源的狂热追逐,也印证了在AI时代,谁能解决“模型如何变得更聪明”这一核心痛点,谁就能成为新的资本宠儿。

然而,在这场由二十多岁“蒂尔奖学金”获得者主导的盛宴中,并非没有隐忧。尽管Mercor的年化收入已达_1亿美元_,并声称上半年盈利_600万美元_,每月增长近_60%_ 1,但数据标注行业依然竞争激烈。Surge AI据报道估值已达_250亿美元_,营收甚至超越Scale AI 4。此外,随着大模型自我标注能力的不断提升,以及客户对成本的压缩需求,传统的人工标注业务,即便高端如Mercor,也可能面临长期增长的挑战 4。AI招聘工具存在的潜在偏见问题,也是Mercor需要持续面对的伦理拷问 1

Mercor聘请了优步前首席产品官桑迪普·贾恩(Sundeep Jain)担任总裁,这位54岁的“老将”的加入,正如当年谷歌请来埃里克·施密特指导年轻的创始人一般,预示着Mercor正从充满活力的初创狂热期迈向更为成熟的系统化扩张阶段 1。在一个充满魔爪能量饮料和唐·培里侬香槟、同时散落着彼得·蒂尔《从0到1》的办公室里 1,Mercor的青年才俊们正试图证明,在AI浪潮的淘金热中,最赚钱的往往不是挖金子的人,而是卖铲子给淘金者的人——尤其是当他们能够提供更优质、更稀缺的“铲子”时。Scale AI的遭遇,为Mercor留下了巨大的市场空白,而它能否在未来持续创新并保持其在高端AI训练服务市场的独特优势,将是其能否从“青春赌局”走向“百年基业”的关键。

引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