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L;DR:
还在为AI产品找不到市场、用户不买账而“头秃”?别“瞎搞”了!QCon上海请来了Robinhood前增长魔法师赵璇博士,手把手教你用用户研究这把“尚方宝剑”,直捣PMF黄龙,告别“假需求”,C位出道!
最近,AI圈子可真是“卷”到飞起,创业者们前赴后继,都想在这波科技浪潮中“乘风破浪”。但光有技术“肌肉”可不行,产品-市场匹配(PMF)这道“送命题”,才是决定生死的关键。多少AI初创公司,技术炫到没朋友,结果却在PMF这道坎上“扑街”,含恨离场。这PMF到底是个啥?又该怎么找?别急,QCon上海站,一位硅谷的“老兵”要来给大家“指点迷津”了!
PMF:创业者的“生死劫”,AI赛道更“卷”?
首先,咱们得搞清楚PMF到底是何方神圣。简单来说,它就像是产品和市场来了一场“双向奔赴”的浪漫相遇:你的产品完美解决了市场痛点,用户用得“真香”,还愿意为它“氪金”!是不是听起来有点玄乎?其实不然。
在传统互联网时代,PMF是个“二元对立”的概念,要么有,要么没有。但赵璇博士在QCon上海的演讲中会强调,PMF其实是一个连续的概念,从“萌芽期”(Nascent)到“发展中”(Developing),再到“强劲”(Strong)乃至“极致”(Extreme)。它不是“有或无”的开关,更像是一条不断进化的“技能树”!
对AI创业者来说,PMF这块“硬骨头”可不止是硬,简直是“加了钢筋水泥”!Google搜索结果显示,现在大家都在讨论AI时代的专属概念,比如“AI Market Fit”(AMF)1——在模型推理成本还高高在上时,它更像是AI原生产品早期的PMF。还有“TC-PMF”2,它把技术(Technology)、成本(Cost)和产品市场契合度(Product-Market Fit)三者结合,要求企业聚焦那些“如果没有AI就无法成立”的应用,简直是“把AI技术榨干到极致”的打法!
赵璇博士将PMF比作**“对接航天器”**,需要同步解决客户、产品和销售这“三维挑战”。这可不是随便写几行代码、搞个Demo就能“躺赢”的!
硅谷“扫地僧”的武功秘籍:三板斧与两大“坑”
这次QCon上海请到的这位“高人”——Array Research Advisor赵璇博士,简直是“履历闪闪发光”的存在!她曾是Robinhood的早期员工,从Series A阶段就开始组建并领导用户研究团队,亲历并推动了公司500倍的“狂飙式”增长。你想想,期权交易、现金管理这些Robinhood的“摇钱树”产品,从0到1的研究工作都是她一手操办的!后来,她又在Airbnb和Instagram分别领导商业化研究,优化了灵活支付和创作者变现等核心营收产品。这简直就是一位“增长魔法师”!
她的“武功秘籍”——“研究先行:通往 PMF 的最短路径”,就是她多年硅谷实战经验的“结晶”。
她总结了早期PMF的三大基石,创业者们,这可是划重点、要考的!
- 验证你在解决重要问题:别光顾着炫技,先问问用户,你“费劲巴拉”搞出来的AI,到底解决了TA的啥“心头大患”?
- 定义高价值客户:谁才是你的“真爱粉”?是那些抱怨最多的,还是愿意掏钱的?搞清楚谁是你最想服务的,才能集中火力。
- 竞争定位:你的产品在市场里是独一份,还是“千篇一律”?差异化才是王道,否则分分钟被“内卷”到“吃土”。
光有基石还不够,还得避开“坑”!赵璇博士还揭示了早期研究的两个致命陷阱:
-
解决方案优于问题:
“从解决方案开始会产生盲点。深入研究用户问题最重要。” 别一拍脑门就觉得“这个AI技术好酷,咱们拿它搞个产品!”结果发现用户根本不care,或者你的解决方案治标不治本。先找到用户的“病”,再对症下药,这才是王道。
-
反馈谬误:
“意见 ≠ 洞察;重点关注用户行为和付费行为驱动的信号。” 用户嘴上说的,和身体力行做的,可能完全是两回事!他们“口嫌体正直”,嘴上说喜欢免费的,身体却很诚实地为高价值服务付费。所以,别光听用户“画大饼”,要看他们真实的行动和“钱包”的投票!这简直是给AI创业者们打了一剂“清醒针”!
实战演练:当AI遇到PMF,独角兽是这样炼成的
光说不练假把式,赵璇博士还会通过两个硅谷初创公司的真实案例,给大家“沉浸式体验”研究如何驱动PMF。
想象一下一个A轮估值已达10亿美元的AI初创公司,如何在短短6-8周内,通过“轻量级市场调研 + 访谈 + 产品遥测”的组合拳,降低发布前风险,并迅速达成共识:“转不转型?!”他们验证了AI技术虽炫酷,但用户需求在哪?高价值客户是谁?产品差异化又在哪里?这套组合拳,就像是给创业者提供了一套“侦察兵”装备,让你在不确定性中也能“洞察秋毫”。
另一个经典案例就是她亲手参与的Robinhood。这家公司在B轮融资后不久估值便突破1亿美元,最终成功上市。他们通过访谈、问卷、Alpha原型测试和多阶段产品部署,不仅识别了核心细分市场,还直接定义了其期权交易产品的差异化,并构建了长达三年的产品路线图。这不就是**“用研究的力量,孵化出独角兽”**的教科书式操作吗?
对于现在正“摸着石头过河”的AI创业者来说,这些案例简直就是“避坑指南”和“增长秘籍”的结合体。如何从复杂的市场反馈中识别真需求?如何在资源有限的早期高效利用研究?如何筛选有价值的洞察,避免被“噪音”误导?以及,如何在激烈的AI市场中,找到自己的“C位”差异化?赵璇博士的分享,就是奔着解决这些“痛点”去的!
QCon上海,不止PMF:AI时代的“武林大会”
当然,QCon上海站可不止有PMF这一道“硬菜”。从10月23日到10月25日,这次大会简直就是一场AI时代的“武林大会”!Agentic AI、具身智能、多模态融合技术、端侧大模型、AI搜索深水区……你能想到和想不到的AI热门话题,都将在这里被“扒个底朝天”。来自腾讯、阿里、字节跳动、华为等大厂的专家,以及清华、北邮等顶尖高校的讲师,将带来100+可落地的实践案例,帮你“重构技术认知与能力边界”3。
所以,如果你也想在AI浪潮中找到属于自己的“风口”,不再“盲盒式”摸索,那赵璇博士的这场关于PMF的分享,以及整个QCon上海大会,绝对是你不容错过的“涨知识”盛宴!毕竟,研究先行,才能找到通往成功的“最短路径”!
引用
-
AI产品增长:谈PMF之前,先做到AI Market Fit | 榕汇实战分享·阿里云·(2024/08/06)·检索日期2024/07/25 ↩︎
-
TC-PMF:AI 时代“技术 x 成本 x 产品市场契合度”成为新的评估标准·知乎·(无具体日期,文章发表于2024年)·检索日期2024/07/25 ↩︎
-
研究先行:通往 PMF 的最短路径|QCon 上海·QCon全球软件开发大会·(2025/10/23)·检索日期2024/07/2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