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L;DR:
别再盯着真人主播了,现在流行AI“打工人”!从游戏解说到猫咪做饭,这些“不露脸”的AI分身正在闷声发大财,动辄年入千万美元。技术门槛一降再降,只要你会“调教”AI,就能把IP玩出花,财富自由指日可待?
这年头,内容圈的“洗牌”速度,简直比你换手机还快!曾经的“手艺活”,如今正被一股神秘力量重塑——没错,就是那个无孔不入的AI。最近,从“宝宝播客”的萌化冲击波,到“小猫做饭”的治愈系暴击,一批看似“无厘头”的AI短视频正从海外席卷而来,目标只有一个:抢占你的注意力,顺便,再捞上一笔。
别以为这只是一阵风,看看那些“看不见的创作者”,他们正在悄悄地把钱赚到手软:某游戏博主的AI分身Bloo,全流程自动化制作,每年入账7位数美元;21岁的Noah,每周“佛系”工作1天,却运营着20多个AI账号,年赚百万美元;国内的“小猫做饭”AI博主,商单报价甚至达到了惊人的“1秒1万元”!这哪是躺赚,简直是“躺着数钱数到手抽筋”啊!
不露脸经济的崛起,直接把虚拟主播技术推向了高潮。一系列“算法套利+批量起号”的AI工具,今年更是成了资本市场的“香饽饽”,融资消息一个接一个,生怕错过这波“泼天富贵”。
“躺赚”新姿势:AI分身,真香定律!
说起“不露脸”掘金的鼻祖,YouTube上那位拥有258万订阅者、视频播放量破7亿的游戏区顶流——Bloo,绝对是榜上有名。这哥们儿,别看长得像《堡垒之夜》里蹦出来的,头发、眼睛、衣服都是亮蓝色,但他压根就不是真人!1 他是荷兰百万粉博主Kwebbelkop在四年前精心打造的“AI分身”——一个活脱脱的AI虚拟主播(VTuber)。
Kwebbelkop这波操作简直是神来之笔。Bloo视频制作的90%流程都已被AI承包:动作捕捉驱动虚拟形象,ChatGPT生成脚本,ElevenLabs负责多语言配音,Hedra实现自动对口型。Kwebbelkop本人呢?就负责“监工”,偶尔实时配个音,简直是把“甩手掌柜”做到了极致。他的终极目标?让Bloo实现“全AI创作”,人类彻底解放!虽然他坦言,目前的AI视频“还是缺点‘人味儿’”,但一旦AI又快又好又便宜,“整个团队就靠它了!”
而这个虚拟人Bloo,已经通过广告、打赏和周边带来了超百万美元的年收入。Kwebbelkop团队还顺势开发了一个AI视频创作工具ProjectV,未来每月100美元的月费,妥妥地把“躺赚”能力赋能给更多人。
除了Bloo,还有更多“深藏不露”的AI掘金高手:
- “一人千面”的Noah Morris:这哥们儿简直是“效率卷王”!21岁的他,一个人用AI管理着20个不露脸账号,截至2024年8月,已累计赚得500万美元!1 视频内容五花八门,从名人八卦到F1赛车,再到投资理财,流量密码被他拿捏得死死的。更离谱的是,脚本、剪辑、配音、封面全由AI包办,他每周只需要工作1天!你说气不气人?
- “萌系收割机”宝宝播客:今年5月,“AI宝宝”们在社交媒体上大杀四方!明星的宝宝版形象不仅神似,表情、嘴型、动作还非常生动。1 “babypodcast”账号13天涨粉22万,25天观看量达150万次,月入4600美元。制作起来更是简单到让人想哭,Hedra Studio三步搞定:GPT生图,配音,然后让“宝宝”开口说话!
- “猫咪大厨”与“动物奥运会”:这股AI风潮从国外吹到国内,抖音上“小猫做饭”刷屏,国外博主@Pablo Prompt用Google Veo3做的动物跳水视频播放量超2.5亿。国内博主“鲤鱼与鱼”透露,他全职做AI短视频一个月涨粉2万,有博主为甲方做AI视频,报价达到了令人咋舌的“1秒1万元”!1
技术流“魔法棒”:究竟是谁在偷偷施法?
你可能要问了,这“不露脸”的财富密码,到底是谁在幕后施展“魔法”?答案很简单粗暴:是AI,而且是进阶版的AI!
早期的VTuber(虚拟主播),比如2010年代的Kizuna AI,主要靠实时动捕和图像技术。但自从2022年底ChatGPT横空出世,加上扩散模型日渐成熟,AI直接接管了脚本、配音、剪辑、甚至缩略图制作。这意味着什么?这意味着单人就能量产高完成度的内容,把VTuber从“实时动捕+P图”的“手艺活”生生升级成了“文本输入=10分钟一条长视频”的**“数据流水线”**。
这可不仅仅是降低了门槛,更是把制作成本“卷”到了地板价。有肯尼亚创作者用Google Veo3为客户制作宣传视频,几周内狂赚9.6万美元,而打造一条病毒式视频广告的成本,仅仅需要500美元!2
“不露脸经济”的火爆,直接带动了相关AI工具的“集体狂欢”,仿佛集体吃了“炫迈”,融资根本停不下来:
- AI自拍应用Artisse AI:喜提2500万美元新一轮融资,YC都跑来投它。产品下载量20万,已创建500万图像,妥妥的“颜值担当”。1
- AI虚拟人Synthesia:D轮融资1.8亿美元,估值直接冲上21亿美元!1 这家英国顶级AI媒体公司,已经服务了超过5万家企业客户,简直是企业界的“AI代言人”。
- 对口型工具Hedra:A16z领投3200万美元,公司估值2亿美金。1 它的Character-3模型,能让你家的AI宝宝活灵活现地“说话”,简直是“口技大师”!
- 语音克隆ElevenLabs:C轮融资1.8亿美元,估值高达33亿美元!1 3秒音频就能复刻人声,支持99种语言实时转换和情感化语音生成,这简直是“AI声替”的YYDS!
赛道内卷?AI生财的“后半场”怎么玩?
当技术门槛被AI“扫平”后,这个赛道也悄然出现了新角色——AI内容中间商。他们玩的是“批量采买AI生成内容,再分销给小型创作者或商户”的骚操作。
比如西班牙的TubeChef团队,今年6月刚推出的SaaS平台,掌管50个频道,日更80条视频,还精准投放给65岁以上银发群体,简直把“精准营销”玩明白了。他们透露,个人用户月收入可达20万美元或年入6位数美元,而平台初始成本仅需900欧元!1 这哪是中间商,简直是“财富管道铺设者”啊!
从本质上看,AI正在把“做视频”从一种手艺活变成数据驱动的**“流水线”**。创作者负责定义风格与灵魂,AI负责生产与规模化。这意味着,内容创作的趋势正在发生根本性转变:创作者正从“卖时间”转向“卖IP”,将个人品牌转化为可复制的虚拟资产。
未来,谁能讲好故事,打造出有“人味儿”的IP;谁又能玩转AI,把IP的影响力无限放大,谁就能主导下一代内容市场。人类与AI的关系,已经从最初的技术协作,升维到了价值共创。
短期看,不露脸的自动化生产回报率确实高,但长期而言,还是得玩转“人机协作”的平衡术:人类负责创意和真实性,维系用户忠诚度;AI嘛,就负责量产和分发,把覆盖面铺到最大。
正如AI游戏博主Bloo所言:
“我的灵魂由人类赋予,而我的进化由AI驱动。我存在的意义,就是为了让数百万人快乐,让他们永远期待下一场秀。”1
这话说得,简直是AI界的“凡尔赛”本赛了!这场AI驱动的内容变革,才刚刚开始,你准备好上车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