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凤祥的AI眼镜:是老字号的智慧转型,还是资本市场的短暂烟花?

温故智新AIGC实验室

老凤祥,一家拥有百年历史的黄金珠宝老字号,近日意外宣布跨界进军AI眼镜市场,瞄准老年群体,此举引发了市场对其真实意图的广泛猜测。在主营业务承压、研发投入削减的背景下,这更像是一场缺乏核心技术支撑的“科技联名”,而非深思熟虑的战略转型。

中国传统企业的转型之路,往往充满出人意料的曲折。当科技巨头们如Meta、谷歌、苹果、小米纷纷在AI眼镜赛道上布局,甚至“AR五小龙”正激烈厮杀时,一家主营黄金珠宝、历史可追溯至1848年的老字号——老凤祥,却高调宣布推出其AI眼镜产品,并在上海老博会上首次亮相。这一消息迅速在资本市场引发震动,老凤祥股价一度触及涨停,随后又迅速回落,将人们的目光从短暂的狂热拉回了现实:这家百年金店,真的拥有进军AI高科技领域的“金刚钻”吗?

传统巨头的“科技梦”与现实骨感

老凤祥此番跨界,并非无的放矢。根据国际数据公司(IDC)的报告,中国智能眼镜市场出货量正经历爆发式增长,2025年第一季度同比增长高达116.1%1。这片充满想象的蓝海,无疑吸引了众多玩家。然而,与小米等科技公司不同,老凤祥的AI眼镜有着清晰而独特的市场定位:老年群体。中国3.1亿60岁以上的人口构成了巨大的潜在市场,他们对科技产品有着实用且迫切的需求,如实时语音导航、翻译、辅助阅读、情感对话与实时讲解,甚至是药品标签识别和菜单翻译等功能。这些功能听上去确实能有效解决老年人在日常生活中遇到的诸多不便。

然而,这份“科技梦”的背后,却也映照出老凤祥主营业务的现实压力。最新的财报数据显示,2024年及2025年一季度,老凤祥的营收和净利润均呈现两位数下滑,其中一季度营收同比减少31.64%,净利润同比减少23.55%1。更令人担忧的是,其研发费用同比大幅减少了40.28%1。在业绩承压且研发投入不增反降的背景下,如此高调地宣布进军一个技术密集型的新领域,很难不让人质疑其真正的目的。此前,老凤祥也曾通过与米哈游、网易等年轻品牌联名,开设天猫旗舰店等方式,试图拥抱年轻市场,寻求业绩突破。AI眼镜,在某种程度上,更像是其“频繁联名跨界”的一次极致化尝试,只不过这一次选择了一个对技术要求极高的赛道。

技术集成挑战与“拼凑”困境

分析人士普遍认为,老凤祥在AI眼镜领域的劣势是显而易见的:缺乏核心技术竞争力。据报道,老凤祥的AI眼镜,其镜框部分由老凤祥提供,而其余所有关键部件——无论是硬件还是软件——均通过外部采购和集成。

在软件层面,老凤祥在其宣传中明确表示,其AI眼镜由豆包大模型提供技术支持。这听起来像是一个与字节跳动深度合作的信号。然而,字节跳动方面迅速回应,否认了与老凤祥有任何合作打造AI眼镜的计划,并指出豆包大模型是公开售卖的产品,任何客户都可以合规采购2。这意味着老凤祥并非获得了独家技术支持,而只是采用了市面上通用的AI模型,甚至可能将基于该模型的开发工作也外包出去。这种模式在智能硬件领域被称为“贴牌”或“集成”,它最大的风险在于,企业无法掌握核心技术自主权,产品迭代速度和差异化能力将严重受制于供应商。

在硬件集成上,AI眼镜面临着严峻的挑战。要在小巧的眼镜形态中平衡性能、续航和穿戴体验,是所有厂商都必须攻克的难题。高性能意味着更大的功耗,需要更大容量的电池,而电池的增加又会直接影响眼镜的重量,从而牺牲佩戴舒适度。Meta、雷鸟创新、XREAL等先行者都在不断优化这一平衡。老凤祥的AI眼镜目前尚未公布具体的参数和核心零部件供应商,市场预期其基础款价格不超过1500元1,这在当前市场中属于中低端价位,通常意味着在性能或续航方面会有所妥协。这种“全靠买”的模式,使得老凤祥的AI眼镜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很难凭借技术优势脱颖而出。

跨界背后的市场逻辑与未来考量

AI眼镜市场无疑充满潜力,但并非所有入局者都能成功。博士眼镜,作为一家年收入破10亿的传统眼镜制造商,凭借其遍布全国的门店网络和验配服务,选择了一条与AI眼镜品牌合作分销的路径1。这种模式更符合其核心竞争力,并计划投入3.5亿元拓展门店、升级服务,以抓住智能眼镜的机遇。

相比之下,老凤祥的眼镜业务只是其黄金主业的补充。消费者到老凤祥门店,主要目标是购买黄金珠宝,而非高科技眼镜。这种渠道和品牌心智的错位,使得老凤祥在销售AI眼镜方面面临巨大的挑战。目前,老凤祥尚未公布针对AI眼镜业务的具体长期计划,这进一步加剧了外界对其战略意图的疑虑。有分析人士直言,老凤祥此举更像是“给资本市场讲故事”,试图借科技热点来提振低迷的股价,而非真正投入长期研发与市场培育1

尽管老年人对AI眼镜存在潜在市场需求,但将一款硬件产品从概念落地到市场普及,需要长期的技术积累、供应链管理、用户体验优化和持续的研发投入。在缺乏核心技术、研发投入削减、主营业务承压的多重困境下,老凤祥的AI眼镜更像是一次高风险的“科技联名”尝试。最终,其能否在科技的汪洋中找到自己的航向,抑或是成为资本市场的一段短暂烟花,都将取决于其产品力能否真正打动用户。

引用


  1. 老凤祥跨界卖AI眼镜,真有金刚钻么?·36氪·蓝媒汇(2025/6/20)·检索日期2025/6/20 ↩︎ ↩︎ ↩︎ ↩︎ ↩︎ ↩︎

  2. 老凤祥字节合作AI眼镜,传统行业乘AI之风,未来还有多少可能?·Exportsemi China(无日期)·检索日期2025/6/2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