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顾问崛起:AI如何重塑高考志愿填报市场,挑战传统专家?

温故智新AIGC实验室

随着高考志愿填报季的到来,中国科技巨头纷纷推出基于大模型的AI志愿填报工具,以智能、高效和免费的优势,向传统志愿专家张雪峰及其高价服务发起“围剿”。尽管AI来势汹汹,但张雪峰凭借其提供的情绪价值和“人生规划”视角,仍维持着高昂的咨询费和旺盛的市场需求,揭示了人工智能在复杂、高情感依赖型服务领域取代人类专家的深层挑战。

在每年夏天中国千百万考生的命运交织点——高考志愿填报——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正在悄然上演。这一次,对抗的双方不再是单纯的学校与学生,而是前沿人工智能技术与根植于人际信任的传统专家。以张雪峰为代表的“志愿教父”们,正面临着来自百度、字节跳动、阿里巴巴和腾讯等科技巨头旗下AI产品的全面“围剿”。这些“AI张雪峰们”号称能像专家一样思考,提供免费且高效的志愿建议,旨在革新这一高度个性化且充满不确定性的市场。1

算法之手:大型语言模型如何重塑志愿填报

高考志愿填报的复杂性在于其海量的数据与多维度的决策考量。它不仅涉及历年院校的录取分数线、专业招生计划,还需兼顾考生的兴趣偏好、职业规划,乃至长期的社会发展趋势。传统上,这依赖于专业咨询师丰富的经验与对信息的整合能力。如今,大厂AI的入局,正是试图通过算法的力量,将这种专业能力进行大规模复制与普惠。

据Tech星球深度体验,各大科技公司正将各自的大型语言模型(LLMs)技术应用于这一领域。例如,百度基于文心一言大模型,推出“AI志愿助手”,其核心在于对历年来高校招生信息、专业详情、历史分数线等海量非结构化和结构化数据进行整合与深度分析。用户只需输入预估分数和文理科,系统便能筛选出符合条件的高校,并按“可冲击、较稳妥、可保底”三个层级进行推荐。更进一步,它能评估高校的综合实力,通过教育部学科评估结果及各类大学排行榜数据,为考生提供院校在全国同类院校中的位置信息。这种基于数据的概率性分析与量化评估,是AI的核心优势。

字节跳动旗下的豆包、AI抖音等App共用“志愿预测助手”功能,虽然部分功能基于第三方平台,但其整合能力依然体现了AI在信息聚合上的高效。而阿里巴巴的夸克App则更注重个性化,增加了填写兴趣偏好(如目标院校、地域、专业偏好)的选项,试图通过更精细化的用户画像,提供更精准的匹配服务。腾讯混元也推出了“智选高考志愿”功能,以文字和表格形式输出咨询结果,强调数据罗列的全面性。

这些AI工具的底层逻辑,大多依赖于大数据分析、自然语言处理(NLP)和推荐算法。它们能迅速检索、匹配并呈现看似零散的信息,帮助考生在极短时间内掌握大量数据。对于经济状况不宽裕的家庭而言,这些AI工具以零门槛的姿态,将基础的数据整合、概率分析与初步筛选能力普惠化,打破了传统高价咨询服务的付费壁垒,体现了技术平权的一面。

人性之盾:信任与情感在教育咨询中的非凡价值

尽管AI志愿填报产品来势汹汹,但张雪峰及其团队的服务依然供不应求,其动辄上万元的指导课程销售火爆,甚至出现加价求购名额的现象1。这不禁引人深思:在看似无往不利的AI时代,为何人工咨询服务仍能筑起一道独特的护城河?

答案或许在于,在决定命运的十字路口,相比冰冷的算法,许多人更需要一个能提供情绪价值、建立信任连接的“引路人”。

一位曾购买张雪峰团队服务的家长坦言:

“AI虽然能给出很多种可能,甚至有些服务并不逊于老师,但AI终究只会算概率,张雪峰团队给的是路径。他们说的不是志愿,而是规划孩子的人生。当AI用冰冷的概率推荐院校时,老师用一句‘学医很苦,但你家孩子眼神有韧劲’,就轻易击中了家长心中最柔软的地方。”1

这揭示了AI与人类专家在服务本质上的差异。AI能够整合历年数据,但它难以预判某冷门专业因产业政策突变而“爆热”;它能计算录取概率,却难以理解一个眼神中蕴含的毅力。志愿填报不仅是分数与专业的匹配,更是对考生兴趣、性格、职业规划等多方面的考量,这需要人与人之间基于深度沟通和交流所产生的共情与洞察力

教育行业分析师指出:“张雪峰们筑起的不是技术壁垒,而是人情社会的信任护城河。在AI学会说‘你家孩子眼神有韧劲’之前,这种基于人际连接的服务模式,仍会是中国家长的刚需。”1 这种信任不仅源于专业知识,更源于对个体需求的精准把握和情感上的支持。

智能与经验的共生:高考志愿服务的新范式

那么,AI与人类专家究竟是取代关系,还是共生关系?从目前市场反馈来看,答案可能更倾向于后者。

越来越多的考生和家长开始选择“双管齐下”的策略。例如,有考生表示:“我先用AI生成了一份志愿填报方案,了解了大概的方向。然后又报了张雪峰团队的视频课程,通过老师的讲解帮我进一步优化。这样既利用了AI的高效,又能得到专业老师的指导。”1

这种模式体现了两种截然不同但又互补的价值:

  • AI的价值:在于其高效性全面性。它能在短时间内处理海量数据,快速筛选出符合基本条件的选择,并提供详尽的数据对比。这对于初步探索、拓宽视野或经济条件有限的考生来说,是极具价值的“技术平权”工具。
  • 人类专家的价值:在于其深度洞察力个性化指导。他们能够结合丰富的经验、对产业趋势的敏感度以及对学生性格的直观判断,提供超越数据层面的“路径规划”。这种“非概率性”的建议,往往是建立在复杂语境和隐性知识之上的。

长远来看,高考志愿填报市场可能会形成一种新的范式:AI工具作为普惠的基础服务和高效的信息筛选器,帮助绝大多数考生完成初步的志愿规划;而以张雪峰为代表的专业团队,则可能进一步高端化,专注于提供更深层次的个性化人生规划、职业指导和情感支持,服务于那些追求极致定制化服务的家庭。

无论科技如何突飞猛进,教育的最终受益者都应该是学生和家长。当算法遇上传统经验,AI虽然来势汹汹,但火热的“张雪峰们”目前来看依旧是难以被完全取代的。未来的挑战在于,如何在确保信息准确性和透明度的前提下,有效融合AI的效率与人类的智慧,共同构建一个更公平、更高效、更具人情味的教育咨询生态。

引用


  1. 大厂AI“围剿”张雪峰·36氪·陈桥辉(2025/6/24)·检索日期2025/6/25 https://m.36kr.com/p/3350515884059526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