曦望:国产AI芯片新星崛起,欲以“用得起”的算力重塑大模型未来

温故智新AIGC实验室

新兴国产GPU公司曦望(Sunrise)近期完成近10亿元人民币新一轮融资,由商汤分拆而来,致力于打造“更懂AI”的高性能芯片。凭借兼容CUDA生态的自研产品和成本创新,曦望正试图降低大模型推理门槛,为中国AI算力自主化注入新动能,同时也在全球芯片竞争中探索一条独特的道路。

在一片由算力饥渴驱动的全球AI竞赛中,中国本土的芯片力量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和韧性崛起。最近,一家名为曦望(Sunrise)的国产高性能GPU公司浮出水面,以一则近10亿元人民币的最新融资消息,引发了业界的广泛关注。这家从人工智能巨头商汤分拆而来的新锐,不仅带着深厚的AI基因,更明确提出了“用得起”和“用得上”的产品理念,这在当前全球AI算力资源稀缺且昂贵的背景下,显得尤为引人注目。

突破重围:曦望的技术路径与市场策略

曦望的战略核心,在于其自研的高性能GPU产品线——曦望S1、S2、S3。这并非是简单地复制现有技术,而是旨在通过深入的技术创新,解决AI应用场景中成本和可用性的痛点。

曦望S1定位为云边视觉推理专用芯片,目前已实现量产,出货量超过2万片,主要服务于商汤的计算机视觉产品线。这显示了曦望在边缘AI推理市场已具备初步的落地能力。

然而,真正触及当前AI核心算力需求的,是其通用计算GPU(GPGPU)——曦望S2。这款芯片不仅已实现量产,更宣称性能可对标英伟达A100。更值得注意的是,曦望S2秉承了“原创精神”,从指令集、GPGPU IP架构、算子开发到编译器工具链,均实现了完全自研1 这意味着曦望在GPU核心技术上不再仅仅是追随者,而是具备了从底层进行创新的能力。在当前AI大模型对算力需求呈指数级增长,且英伟达CUDA生态占据主导地位的背景下,曦望S2宣称兼容CUDA生态,无疑是其争取市场份额的关键一步,因为它能有效降低开发者迁移成本,利用现有的大量AI模型和算法。

曦望的野心并未止步于此。正在研发中的曦望S3,则聚焦于多模态大模型推理。据称,S3的目标是通过架构创新将推理计算成本降低到原有水平的1/10,挑战“让国产大模型推理成本进入1分钱时代”。1 如果这一目标能够实现,其对整个AI产业的影响将是颠覆性的。成本的显著降低将使得更多中小企业、研究机构乃至个人能负担得起大模型的部署和应用,从而极大推动AI技术的普及和创新。这不仅是一个技术问题,更是一个潜在的经济和社会效益倍增器,它可能加速AI的“平民化”进程,让更多创新得以孵化。

支撑这一系列雄心壮志的,是曦望精干而强大的团队。联席CEO之一是前百度集团法人代表、曾主导百度核心业务的王湛,他的加入为曦望带来了丰富的互联网和AI应用场景经验。而另一位联席CEO王勇,则是芯片领域的老将,曾任职AMD,并主导过昆仑芯二代架构设计,在商汤期间也负责芯片研发。这支仅有150人的核心技术团队,多数来自AMD、百度、阿里、商汤等知名企业,并已成功实现S1和S2两代芯片的“一次流片成功”,效率之高令人侧目。1

竞逐巅峰:国产GPU的战略意义与挑战

曦望的融资和技术突破,并非孤立事件。在过去几年,中国本土GPU产业持续升温,沐曦(Metax)和摩尔线程(Moore Threads)等公司也相继完成了大额融资,旨在通用GPU领域实现突破。23 这表明,在国家政策支持和市场需求的双重驱动下,中国正在形成一股强大的国产GPU研发浪潮。

在全球地缘政治日益复杂、供应链不确定性增加的当下,实现AI算力的自主可控已成为中国的战略优先级。长期以来,中国在高端AI芯片领域对英伟达等国际巨头存在高度依赖。曦望等公司的崛起,正是为了填补这一空白,构建起本土的AI算力底座。这种自主研发的努力,不仅关乎技术主权,也直接影响到中国在AI前沿领域的竞争力。

然而,国产GPU的道路依然充满挑战。首先是生态系统建设。英伟达凭借CUDA构建了强大的软件生态壁垒,任何后来者都需要投入巨大资源才能与之一较高下。曦望宣称兼容CUDA生态,是明智的策略,但深层次的性能优化和生态融合仍需时间检验。其次是市场验证。即便性能对标A100,实际的大规模应用和稳定性也需要时间的考验。最后是人才和资金的持续投入。尽管曦望团队精干,但GPU研发是资金密集型和人才密集型产业,长期的持续投入至关重要。

曦望的“用得起”和“用得上”理念,恰好切中了中国AI市场发展的脉搏。在中国,AI应用场景极为丰富,但成本敏感性也相对较高。通过提供高性价比的AI算力解决方案,曦望有望加速AI技术在各行各业的渗透,推动AI在边缘设备、云端推理,乃至未来更复杂的AI模型中的普及。这不仅可能为中国AI产业带来显著的经济效益,更将促进一个更加普惠、更具活力的AI创新生态的形成。


引用


  1. 新国产GPU「曦望」,刚融了10个亿·量子位·金磊(2025/6/30)·检索日期2025/6/30 ↩︎ ↩︎ ↩︎

  2. 沐曦完成10亿Pre-B轮融资,为国产通用GPU量产打下坚实基础新闻中心·沐曦(2025/7/5)·检索日期2025/6/30 ↩︎

  3. 摩尔线程之后,又一家国产GPU 独角兽完成上市辅导·搜狐股票(2025/6/29)·检索日期2025/6/3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