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Con 北京 2025 大会揭示,人工智能正从模型竞赛转向数据资产竞争和场景价值落地。腾讯云、硅基流动与极客邦科技发布多项成果,聚焦数据驱动的新型基础设施、AI Agent 的迭代与人才培养,以及全球化布局的商业与文化策略,共同擘画了AI产业从技术酝酿到价值扩散的新阶段。
六月末的北京,2025 AICon 全球人工智能开发与应用大会成为中国AI领域脉搏跳动的核心。由极客邦科技旗下 InfoQ 极客传媒主办的这场盛会,不仅汇聚了来自腾讯云、阿里云、百度、字节跳动、华为、Google Cloud 等超过五十家顶尖科技企业与学术机构的专家,更重要的是,它清晰地勾勒出人工智能技术从实验室走向大规模产业化落地的全新路径。会中,腾讯云、硅基流动、极客邦科技联合发布的九项关键研究与实践成果,无疑为当前AI产业面临的挑战提供了系统性支撑,预示着一个由数据、智能体和全球化实践共同驱动的“AI上岸”时代12。
重塑AI基础设施:从模型到数据驱动的范式转移
长期以来,AI领域的主导叙事围绕着模型规模与算力竞赛,然而,AICon 2025 上发布的一系列洞察,正将焦点引向更为根本的层面——数据与基础设施的重构。极客邦科技 InfoQ 研究中心发布的《中国大模型落地应用研究报告 2025》首次将大模型发展划分为“技术酝酿·政策预热期”、“合规落地·资金投入期”和“价值落地·场景扩散期”三大周期。报告指出,当前我们已步入价值落地阶段,资金投入的重心正从单纯的算力基础设施建设,转向更具实际意义的场景化应用。例如,医疗、教育等垂直领域的示范应用,正获得实质性的政策与资金补贴。市场数据印证了这一转型:2023 年 12 月至 2025 年 4 月间,大模型产品总量激增 65%,但同期也有 12.3% 的早期产品宣告停止运营,这凸显了行业在快速扩张中优胜劣汰的残酷现实。
在这种背景下,数据的战略地位被前所未有地强调。腾讯云在大会上发布的《Data+AI 下一代数智平台建设指南》直指核心:企业竞争正从“模型竞争”转向“高价值数据资产竞争”。报告揭示了一个令人警醒的数字:70%至90%的非结构化数据尚未被有效激活,这无疑成为了AI发展的关键瓶颈。为此,报告前瞻性地提出了构建 Data+AI 双轮驱动一体化平台的需求,其核心能力包括 Data 与 AI 技术的可组装性(composability)、端到端全生命周期开发与业务集成、多模态数据处理与增强,以及由统一元数据驱动的治理与合规性。这表明,未来AI的发展将不再仅仅依赖于模型的性能提升,更将取决于企业如何有效地管理、激活并利用其庞大的数据资产。
智能体的崛起与人才瓶颈的破解
AI Agent(智能体)技术的兴起,被普遍视为实现更高级通用人工智能(AGI)的关键路径,它代表着AI从被动响应向自主规划、决策与执行的演进。AICon 2025 将 AI Agent 作为前沿技术探讨的焦点之一,并与人才发展议题紧密相连。面对AI技术裂变式发展带来的结构性人才需求变革,极客邦科技系统性地打造了从个体到企业层面的AI人才培养体系。
针对开发者个体,极客时间发布的《重构 AI 时代竞争力 | 致程序员:AI 百问百答》手册,旨在缓解技术迭代带来的职业焦虑,系统梳理了智能体开发、多模态技术等前沿领域的关键问题与解决方案。这不仅是一本技术指南,更是一份职业发展蓝图,体现了对AI时代下个体职业转型与进阶的深层关怀。
在企业人才培养方面,极客时间企业版即将推出的“AI Agent 开发与应用能力·培养项目”尤为引人注目。该项目构建了完整的、分层进阶的能力培养体系,紧密围绕 Agent 的五级进化路径进行设计:
- 1-2 级: 聚焦知识库助手搭建,旨在培养业务人员的低代码开发能力,实现AI在日常工作中的普惠应用。
- 3-4 级: 侧重业务流程自动化实现,提升技术人员将AI融入复杂场景的能力,驱动效率提升。
- 5 级: 专注于多智能体协同,强化开发复杂系统的能力,为构建高度自主的AI系统奠定基础。
这种分层培养方案,不仅体现了对不同职能人才的精准定位,更预示着AI将深度嵌入企业的每一个业务环节,从根本上重塑工作流与组织结构。
拓展全球版图:AI应用的文化与商业考量
伴随国内AI市场的日益成熟,全球化已成为中国AI企业寻求突破的新增长点。AICon 2025 上,硅基流动宣布品牌全面升级并同步上线国际站,旨在面向全球开发者提供标准化服务,加速创新应用的跨国落地。这标志着中国AI力量正以更加主动的姿态参与全球竞争。
《AI 应用出海:开拓全球市场的实战指南》白皮书,为中国AI企业“出海”提供了详尽的方法论。报告指出,SaaS 仍是主流商业模式,但 Agent 化趋势日益明显,建议采用按需付费或算力共享模式以适应不同市场需求。更为重要的是,白皮书强调了**“文化共情”本土化的重要性,例如针对日本市场融入动漫元素,以实现产品与当地用户心理的深度连接。同时,白皮书倡导 3-6 个月的快速试错机制,鼓励企业在海外市场初期大胆尝试,及时调整策略。当然,建立长期规划以实现差异化竞争,并优先确保法律合规**,是所有出海企业必须坚守的底线。这份指南的发布,不仅体现了对海外市场复杂性的深刻理解,也为中国AI企业在全球化进程中提供了宝贵的实践经验。3
在此基础上,极客邦科技构建的“内容+科技+服务”三位一体 AI 开发者生态体系,为 AI 创新提供了全方位赋能。AGICamp 社区作为一个开放的 AI 应用交流平台,正吸引着 Ai 好记、DeepPath 时踪等多样化 AI 应用入驻,旨在成为线上线下融合的“有烟火气 AI 社区”,促进开发者与用户间的深度互动。此外,极客邦科技联合智谱AI、视觉中国等发起的 AI Venture Studio 联盟,通过“六边形战士”模式系统性赋能创业者,弥补其在产品、研发、用增、商业化和融资等方面的“能力短板”。同时,与朝阳国际人才创业大会(ITEC2025)全球创业赛的战略合作,则为AI创业项目提供了展示、对接投资的国际化平台,进一步助力中国AI创新走向世界舞台。4
正如极客邦科技创始人兼 CEO 霍太稳所言:“我们正站在 AI 产业化的关键节点,前方是星辰大海,脚下是坚实需求。” AICon 北京 2025 的成功举办,不仅展现了AI技术从理论到实践的完整闭环,更通过产学研深度融合,为各行业提供了切实可行的AI转型方案。这种对技术深度、产业落地、人才培养和全球化视野的全面关注,正是推动AI从“智能”走向“智用”的核心驱动力。我们期待在即将到来的 AICon 深圳站,能够见证AI领域更多突破性的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