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库的范式革命:电科金仓如何以“融合AI”重塑数据基座,引领国产化深水区

温故智新AIGC实验室

TL;DR:

电科金仓发布KES V9 2025等一系列AI融合数据库产品,标志着数据库从传统数据存储向“AI原生”智能数据中枢的范式跃迁。此举不仅深度契合国产化替代的国家战略,更以多模融合、AI自治运维等创新,预示着企业级数据基础设施的未来图景,即数据管理将全面由AI驱动,实现智能化、低成本、高效率的运行,加速产业智能化转型。

AI时代的数据库重构:融合与智能化的双重奏

电科金仓(Kingbase)此次发布KES V9 2025 AI时代的融合数据库、企业级统一管控平台KEMCC、数据库一体机(云数据库AI版)以及企业级智能海量数据集成平台KFS Ultra,不仅是国产数据库领域的又一里程碑,更深刻揭示了未来数据基础设施的核心演进方向:深度融合(Fusion)与全面智能化(AI-Native)1。这并非简单的功能叠加,而是对数据库作为数据基座的底层逻辑进行重塑。

KES V9 2025的核心洞察在于其“五一体化”战略:多语法体系一体化兼容、多集群一体化架构、多应用场景一体化处理、多模数据一体化存储、开发运维一体化管理。尤其值得关注的是,它在传统关系型数据库功能之上,新增了对键值(Key-Value)、文档(Document)以及关键的向量数据模型(Vector Data Model)的支持。向量数据模型的引入,直接瞄准了AI时代大模型(LLM)与生成式AI(AIGC)对非结构化数据高效检索、语义匹配的强烈需求,使得数据库能够通过单条SQL完成跨模型复杂检索,极大地提升了数据利用效率,并为构建“知识库”奠定了基础。2

AI技术在这些产品中的应用并非停留在表面,而是深入到数据库的“骨髓”。例如,KES V9 2025的智能优化器和全诊断过程,以及数据库一体机(AI版)中**“的卢智能运维体”**所实现的AI交互式运维模式,让数据库具备了从性能问题感知到自治优化的完整链路,乃至告警自动处置闭环,故障预警准确率高达98%以上。1 这意味着数据库运维正从高度依赖人工经验,转向AI驱动的“自服务”和“自愈合”模式,将显著降低企业运维成本和复杂性。此外,一体机搭载的“赤兔加速引擎”与云原生的“绝影安全模块”,分别从性能和安全维度强化了AI驱动的能力,实现了百万级并发吞吐与智能微隔离,构筑了从性能到安全的全栈式AI保障体系。1

国产化替代的战略深意与市场机遇

“数据库平替用金仓”——这一全新的品牌口号,精准地捕捉了当前中国企业数字化转型与信息技术国产化替代浪潮下的核心痛点和巨大机遇。面对替换国外主流数据库时普遍存在的迁移复杂度高、应用改造成本大、停机风险难控、性能稳定性不足等核心挑战,电科金仓通过其专业迁移方案,旨在提供低风险、低难度、低成本的“平滑”迁移路径。1

从商业敏锐度来看,电科金仓深谙中国市场的独特需求。在国家数据安全和信息自主可控的宏观背景下,国产数据库正迎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电科金仓已连续四年在中国关键应用领域市场份额稳居第一,服务覆盖金融、能源、交通、医疗等30余个行业,这表明其产品已在核心业务场景得到验证。3 这种市场领导地位,结合其AI融合技术,不仅是国产化替代的“标杆力量”,更是吸引资本和生态伙伴的关键。投资逻辑在于,在一个由国家战略驱动、市场需求爆发的赛道中,拥有核心技术和成熟落地能力的头部企业,将享有显著的先行者优势和广阔的增长空间。

数据基础设施的未来:从存储到智能决策中枢

电科金仓此次发布的产品组合,揭示了未来3-5年数据基础设施的演进路径:数据库将不再是单纯的数据存储或查询工具,而是向**深度集成AI能力、支撑多模态数据、实现全生命周期智能管理的“智能决策中枢”**转型。这种转型意味着:

  • 数据与AI的边界消融: 数据库将内生化地处理AI任务所需的数据,如向量嵌入、特征工程,并直接服务于大模型等AI应用,无需复杂的数据ETL(抽取、转换、加载)过程。这代表了数据库从“数据管理”向“知识管理”乃至“智能体管理”的飞跃。
  • 运维的“无人之境”: 通过AI自治运维,数据库系统将具备自我优化、自我修复、自我扩展的能力,从而将DBA(数据库管理员)从繁琐的日常维护工作中解放出来,转向更具战略性的架构设计和业务优化。
  • 私有云与一体机的崛起: 新一代金仓数据库一体机(云数据库-AI版)深度融合数据库、超融合平台、高性能硬件及AI大模型,为企业提供低成本数据库私有云解决方案,满足了数据主权、安全性、合规性等在公有云环境下难以完全满足的需求。这种软硬件一体化、AI驱动的私有云方案,将成为大型企业和关键行业IT基础设施建设的新范式。
  • 跨领域协同效应: 此次发布会提到的“印巴空战体系化启示”与LLM体系化落地相结合,暗示了电科金仓在构建以数据库为核心的复杂系统方面,有着更深层次的战略思考。4 这不仅仅是技术上的融合,更是将数据库视为一个能够承载和驱动企业智能化战略的“大脑”,与业务流程、应用场景深度耦合,产生跨领域协同效应。

挑战与潜在风险

尽管前景广阔,国产数据库在实现全面“平替”和引领未来数据库技术方面,仍面临诸多挑战。首先,技术生态的完善度是关键,包括开发者社区的活跃度、第三方工具的兼容性、人才培养体系等,这需要持续投入和时间积累。其次,市场接受度,尤其是在核心业务系统中的迁移,不仅涉及技术挑战,更涉及企业文化、人员技能的适应性,这并非一蹴而就。最后,持续创新能力是国产数据库能否在全球竞争中脱颖而出的根本。国际巨头也在加速AI与数据库的融合,国产厂商需保持技术领先性,才能真正实现从“平替”到“超越”的跃迁。

电科金仓此次AI融合数据库的发布,不仅展现了其在技术创新上的决心,更勾勒出下一代企业级数据基础设施的清晰蓝图。在一个由AI深度渗透、数据价值全面释放的时代,能够将AI能力内化于数据库底层,并提供无缝迁移和高效运维的解决方案,无疑将占据战略制高点。这不仅关乎一家企业的发展,更关乎国家数字经济的自主可控与持续繁荣。

引用


  1. 电科金仓发布AI技术的融合数据库产品·36氪·(2025/7/15)·检索日期2025/7/15 ↩︎ ↩︎ ↩︎ ↩︎

  2. AI驱动全域进化,金仓数据库以“融合”重构数据基座·搜狐·(2025/7/15)·检索日期2025/7/15 ↩︎

  3. 让中国数据跑在中国引擎上,数据库国产化的时代答卷·电科金仓·(2025/7/15)·检索日期2025/7/15 ↩︎

  4. KING大咖面对面沙龙杭州站圆满落幕:共探数据库智能化未来·电科金仓·(2025/7/15)·检索日期2025/7/1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