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L;DR:
黄仁勋,这位科技界的传奇人物,以其独特的视角和坚韧,带领英伟达从濒临破产走向全球市值之巅。他不仅是AI时代的远见者,更是开放、普惠与安全的倡导者,以其坦诚、务实和对创新的不懈追求,塑造着全球科技格局,并深刻影响着AI的未来走向。
北京盛夏的午后,一场看似轻松的媒体见面会将黄仁勋——这位身着标志性黑色皮衣的英伟达掌门人——再次带到了聚光灯下。他习惯性地在流利的英文中点缀几句中文,那份随性与真诚,瞬间拉近了与在场者的距离。然而,真正引爆全场的,是他那句饱含沧桑与荣耀的自述:
“我是世界上唯一一位在职业生涯中既当过最没有价值的科技公司——英伟达——的CEO,也当过最有价值科技公司的CEO。”1
这句话,如同开启了一扇穿越时光的门,将他非凡的个人史诗与英伟达的崛起之路交织呈现。它不仅是对市值巅峰的轻描淡写,更是对漫长征途、无数挣扎与信念的深刻凝练。
穿越时光的掌舵者:从“零”到巅峰
黄仁勋提及的“最没有价值”,绝非言过其实。在英伟达漫长的发展历程中,曾有那么一段时期,这家公司的市值几乎趋近于零,长期徘徊在行业的边缘。那是一段充满质疑与挑战的岁月,每一次技术押注都可能倾覆。然而,正是那份在低谷中不改初衷的坚韧,以及对图形计算未来潜力的远见,支撑着他和团队走过黑暗。
如今,英伟达的市值已攀升至数万亿美元,成为全球最有价值的科技公司之一。这并非偶然,而是对他们二十余年如一日,致力于“重新发明计算方式”的最好褒奖。黄仁勋深知,这不仅仅是财富的积累,更是对人类历史上最重要的工具——计算——进行了一次60多年来前所未有的重大革新。这种成就感,显然远超纯粹的商业数字,浸润着一种历史性贡献的自豪。
开放、普惠与安全的AI愿景
在当下AI浪潮的中心,黄仁勋的视野显然超越了单纯的商业竞争。他对DeepSeek R1等开源模型的力挺,彰显了他对AI未来走向的深刻洞察与人文关怀。他坚信:“AI不应该只是属于少数人或者少数国家,AI是属于所有人的。”1 这句话不仅是他对技术普及性的宣言,更将其拔高至“人类迄今为止拥有的最伟大的技术,也是最强大的‘平权器’(equalizer)”的高度。
在他看来,AI的普惠力量足以弥合社会差距:“有了AI,一个贫穷的艺术家也能成为相当不错的艺术家;有了AI,一个贫穷的作家也能成为很好的作家。”1 这是一种近乎乌托邦式的愿景,却饱含着一位技术领袖对未来社会进步的责任感。
同时,黄仁勋也展现出对AI安全性问题的深思熟虑。他详细列举了强化学习、人类反馈对齐、检索增强生成和“护栏”技术等多种方法,以确保AI行为符合预期,并避免“幻觉”和越界执行任务。他尤其强调,开源模式本身就是一种重要的安全机制,能够吸引全球科学界的广泛审查,从而提升AI的透明度和可控性。他清晰地描绘了AI从“简单”到“思考”的演进,预见Agentic AI(智能体式AI)和Thinking AI(会思考的AI)将在云端和边缘端发挥关键作用,比如驱动未来能够自主“思考”的自动驾驶汽车。
复杂地缘下的智慧交锋
当被问及如何在复杂的国际关系中保持平衡时,黄仁勋的回答没有“秘诀”,只有坦诚:“我也没有在平衡什么。我需要和美国政府保持良好关系,也需要和中国政府保持良好关系,还需要和英国政府、巴黎政府、德国政府、瑞士政府、丹麦政府……我和几乎所有政府的关系都很好。”1 这番话并非外交辞令,而是他作为一家全球化企业掌舵者的务实策略。他认为,作为技术提供方,与各国政府沟通,帮助他们理解技术本质,从而制定出有益于其人民的政策,才是他能够且应该做的。
面对竞争对手,黄仁勋展现了令人印象深刻的尊重与格局。他毫不吝啬地赞扬华为芯片设计、系统工程、网络工程以及硅光子方面的卓越实力。这种对对手优势的清晰认知,不仅展现了他的谦逊,更反衬出他对英伟达自身核心竞争力的强大自信。他甚至略带幽默地补充:“英伟达也很厉害——我不想漏掉这一点,以防你们不确定(笑)。”1
他认为,健康的竞争能够让市场和行业变得更好。“没人应该轻视自己的竞争对手。我们应该尊重他们,尽可能地向他们学习,从他们的工作中获得启发,然后用这种能量去推动我们自己前进。”1 这种“竞技精神”超越了简单的输赢,上升到了一种相互激发、共同进步的哲学高度。面对出口管制等外部干扰,他的态度是“只能不断适应。公司越敏捷,就越能在这个不断变化的世界中生存下来。”1 这体现了他的实用主义和对不确定性的强大承受力。
中国创新的引路与同行
黄仁勋对中国市场的观察细致入微,对中国创新生态的评价更是充满热情。他点名微信、小红书、TikTok,认为中国在创造新应用方面非常优秀,甚至改变了全球互联网使用方式。他甚至半开玩笑地自嘲,在使用现金的他面前,中国的移动支付普及度让他觉得自己像个“古董”——这种细节描写,生动展现了他对中国科技发展速度的惊叹和亲身体验。他明确表示:“全球所有公司——都在向中国的应用学习。”1
他不仅与中国企业保持密切合作,更对中国的工程师和专业人才赞不绝口,强调英伟达在中国的员工与他共事多年,这种深厚的情感联系,超越了冰冷的商业利益。他与雷军的会面,从AI最新进展聊到自动驾驶和机器人技术,甚至亲身体验了小米SU7 Ultra,都展现了他对中国科技力量的高度认可和积极互动。
超越财富:专注与贡献的哲学
当被问及拥有巨额财富的感受时,黄仁勋的回答揭示了他内心深处更深层次的驱动力。他认为,财富达到一定程度后,关注点就会从个人和家庭的物质保障,转向更宏大的事业——拍电影、承担风险,乃至帮助他人、为社会做贡献。他用一句简短的中文“够了!”1 来概括他对物质财富的态度,将重心聚焦到“照顾好家人,努力把公司做好”这两个核心目标上。
这份专注和责任感,是黄仁勋个人成长的最佳注脚。他不仅仅是一位精明的商人,更是一位怀揣理想的技术布道者。他所领导的英伟达,从一个名不见经传的显卡公司,蜕变为AI时代的算力基石,这份变革不仅改变了行业,更深刻影响着人类社会。
黄仁勋以其独特的魅力、深刻的思考和对未来的坚定信念,描绘了一幅AI时代的宏伟蓝图。他不仅仅是“最有价值公司”的CEO,更是一位引领人类走向智能未来的思想者,一个在复杂世界中保持清醒和韧性的掌舵者。他的故事,是对“远见”、“坚韧”和“包容”最好的诠释,也为身处变革浪潮中的我们,带来了深刻的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