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L;DR:
人形机器人行业正经历一个关键的商业化拐点,标志性事件是优必选破纪录的巨额订单和众多“国家队”企业的订单潮。这股势头不仅吸引了美团、京东等产业资本的竞相涌入,更预示着人形机器人正从概念炒作走向工业生产、教育科研等真实场景的应用落地,其商业价值和市场潜力正被真金白银所验证。
“订单雨” (order rain) 听起来更像是农业时代对丰收的祈愿,但在21世纪的科技前沿,它却意外地成为了人形机器人领域的一则福音。近几个月来,一连串的采购公告,特别是优必选(Ubtech)那笔令人咋舌的9051.15万元(约合1250万美元)机器人设备采购合同1,犹如平地惊雷,将这个曾经被视为科幻产物的行业,骤然推向了商业化应用的聚光灯下。曾几何时,这些拥有“四肢发达”的机器更多是实验室里的宠儿,或是展会上的惊艳表演者,而如今,它们似乎正准备甩开概念的束缚,戴上工牌,正式加入人类的劳动力大军。
硅基劳工的觉醒:从科研殿堂到生产一线
这股“订单雨”并非空穴来风,它折射出的是对具身智能(embodied AI)从愿景到现实的深刻需求。优必选的这份“天价”订单来自觅亿(上海)汽车科技有限公司,一家由国企背景参股的商业实体,这本身就极具象征意义——它标志着采购方不再局限于高校、科研机构或政府项目,而是开始向更具商业气息的企业端渗透2。这与此前智元机器人和宇树科技瓜分中国移动1.24亿元(约合1710万美元)大单的逻辑不谋而合,尽管那些订单也多与教育科研相关,但商业订单的出现无疑是“由0到1”的关键一步。
优必选作为国内人形机器人领域的“上市先锋”,其财报数据已然透露出端倪:2024年营收13.05亿元,同比增长23.7%。更值得关注的是其创始人周健的雄心壮志——今年目标是生产约1000台人形机器人,并全部投入客户的真实场景,以便收集宝贵数据。到2025年,优必选预计将向智能制造领域交付500台工业级人形机器人;而到了2027年,这一数字有望跃升至令人瞠目的“万台级别”2。这并非空口白话,其工业人形机器人Walker S2已“解锁”了自主换电技能,可在3分钟内完成电池更换而无需停机或人工干预,这无疑是工业场景连续作业能力的关键保障,也是从“偶尔表演”到“持续工作”的重要飞跃。
从营收构成看,人工智能教育、消费级机器人、行业定制以及物流智能机器人解决方案等多元业务并行,反映出优必选在多点开花的商业布局。尤其值得注意的是,工业和教育领域是当前订单的主要来源,这也符合业界对人形机器人应用场景的普遍预期:先是结构化、重复性高的工业环境,再是商用服务,最后才是充满挑战的家庭场景。换言之,这些“硅基劳工”正按部就班地从最容易“上手”的苦力活开始,逐渐渗透进人类社会的方方面面。
资本的“具身”狂热:投资逻辑的嬗变
如果说订单是市场需求的直接信号,那么资本的涌入便是对未来预期的无声投票。仅在最近三个月,互联网巨头们便开启了一场人形机器人领域的“圈地运动”。美团投资了自变量、星海图两家具身智能企业;而京东更是动作频频,先后押注智元机器人、千寻智能和众擎机器人2。这让坊间戏称,“京美淘”的外卖大战,如今似乎已蔓延至具身智能的“最后一公里”。
然而,这并非仅仅是巨头们财大气粗的“撒币”游戏。这背后是投资逻辑的深刻嬗变:从早期对创始人光环、技术概念的盲目追捧,转向对企业商业化路径可行性及落地进度的严苛审视。在这一轮“具身智能”的淘金热中,那些拥有明确应用场景、可实现批量生产与交付、并能持续优化成本的企业,才真正赢得了资本的青睐。优必选的成功上市,以及宇树科技启动A股IPO的步伐,都无疑验证了市场对“实力派”的认可。资本不再满足于听故事,它要看的是这些“数字时代的构筑者”能否真正把代码和钢铁,转化为实打实的营收和利润。
东方舞者与全球舞台:中国机器人的独特优势
这场人形机器人商业化的加速,也离不开全球宏观背景的加持。英伟达(Nvidia)的CEO黄仁勋此前便公开表示,中国在发展人形机器人方面处于“非常优势的位置”,坐拥三大“杀手锏”:领先的人工智能技术、顶尖的机电一体化能力以及全球最大的制造业基础2。这三者结合,恰如其分地构成了一幅将“思考”与“行动”融为一体的具身智能蓝图,并为其大规模商业落地提供了肥沃土壤。
在全球科技竞争日益白热化的当下,人形机器人已然成为各国争夺“新质生产力”制高点的重要战场。中国的入局,不仅是简单的技术追赶,更是基于自身独特优势的“弯道超车”策略。庞大的制造业需求为人形机器人提供了天然的“练兵场”和“消化道”,而丰富的应用场景则能不断迭代优化产品。这场全球性的“机器人军备竞赛”,最终将取决于谁能更快地将实验室里的灵感,高效且经济地转化为流水线上的现实。
毫无疑问,人形机器人正在卸下概念的华袍,穿上工装,步入真实世界的泥泞。尽管前路依然布满挑战——成本、能源效率、环境适应性以及与人类协作的复杂性——但“订单雨”的出现,已然是市场对这一新兴产业发出的最清晰的信号:具身智能的时代大幕,正在徐徐拉开,而那些率先捕捉到商业机遇的玩家,无疑将在这场变革中占据先发优势。未来已来,它正通过机器人的“双手”和“双足”,蹒跚而坚定地走进我们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