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L;DR:
特朗普政府一言不合就给AI搞了个“超级加速器”,要拆掉环保“紧箍咒”,让数据中心和芯片厂“放飞自我”。环保人士直接“破防了”,直呼这AI是要“环保欠费”吗?看来,AI跑得越快,地球的“碳水化合物”可能就越不够吃。
最近科技圈炸了锅,不是哪个AI又会写诗了,也不是哪个机器人又会煎鸡蛋了,而是大洋彼岸传来的一个“劲爆”消息:特朗普政府要给人工智能(AI)行业来一次史无前例的“光速跑”!1 这波操作,简直是“开门红”——一上来就宣布要拆掉一些环保和土地使用法规的“紧箍咒”,让整个AI产业可以“野蛮生长”。消息一出,那叫一个“四海翻腾云水怒”,尤其是气候环保人士,直接“破防了”,直呼这是要“环保欠费”的节奏吗?!
AI“大跃进”:拆掉环保“紧箍咒”?
这事儿听起来有点魔幻,AI发展按理说是高科技、高大上,怎么就和环保杠上了呢?原来,特朗普政府在上周三(2025年7月23日)公布了一份长达28页的“方案”1,简直是给AI行业量身定制的“高速公路修建指南”。里面明明白白地写着:要移除所谓的“官僚繁文缛节”,简化数据中心、半导体制造设施以及化石燃料基础设施的许可审批流程。
这下子,大家明白了。你想啊,AI要发展,离不开海量的数据处理,而数据处理离不开啥?没错,就是那些24小时不间断、热火朝天、吞金兽一般的数据中心!它们就像一个巨大的“能耗黑洞”,里面的服务器们每一秒都在“燃烧”电力,释放热量。同时,AI算力离不开高性能的半导体芯片,而芯片制造同样是耗水、耗电、高污染的“重工业”。再加上这方案里还提到了“化石燃料基础设施”,这不就是明摆着要给这些“耗电大户”提供更充沛、更廉价的“燃料”吗?这让那些为了减排、为了地球碳中和操碎了心的人们,心里那叫一个“咯噔”!
“他们这是在拿地球的未来,给AI的‘加速冲刺’铺路吗?”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环保人士在社交媒体上感慨道,语气中带着一丝无奈和调侃。
特朗普的“胡萝卜”战术:AI“光速跑”的野心与代价
其实,这也不是特朗普政府第一次对AI表现出这种“偏爱”了。早前就有消息称,他们要发布人工智能政策指南,主张放松监管、扩大数据中心能源来源,还敦促国会考虑制定联邦立法以先于各州监管该新兴技术2。这活脱脱就是一套“组合拳”:
- 放松监管:不再强制要求开发者进行自愿安全指南和算法偏见测试3,甚至减少发布前的模型监督。这就像是给AI“松绑”,让它在更少的束缚下“自由奔跑”。
- 扩大基建:加速数据中心建设4,确保AI发展有足够的“粮草”供应。
- “胡萝卜”策略:不像某些国家喜欢“大棒挥舞”,特朗普政府更倾向于通过激励措施而非严格监管来推动AI发展5。目的很明确:就是要让美国在AI这条赛道上“光速超车”,把技术和工具“光速出口”到全世界4。
这一切的核心,无疑是为了提升美国在全球AI竞争中的“霸主”地位。毕竟,谁能掌握AI,谁就可能掌握下一个时代的“话语权”。但问题也随之而来:在追求“光速”的同时,我们是否忽视了背后巨大的“能源代价”和“环境挑战”6?
数据中心和AI的能源消耗问题,早就不是什么新鲜事了。有研究显示,随着AI的飞速发展,其对电力的需求简直是指数级增长。难道说,AI的尽头是发电厂?或者,最终,人类要为了AI的“续航”而牺牲赖以生存的环境?这波操作,究竟是加速器还是刹车片?
我们都知道,AI固然“真香”,但也不能“香”到让地球“窒息”。如何在技术飞速发展和环境可持续之间找到平衡点,是摆在所有决策者和科技从业者面前的“灵魂拷问”。毕竟,如果AI真的强大到可以解决人类所有问题,那么,它是不是也该帮我们解决一下它自身带来的“环境包袱”呢?这波“AI大跃进”会带来什么样的“蝴蝶效应”,我们拭目以待。
引用
-
Climate advocates outraged at Trump administration plans to fast-track AI sector · The Guardian · 无作者(2025/7/23)·检索日期2025/7/24 ↩︎ ↩︎
-
特朗普将发布人工智能政策指南料推动放宽监管及投资能源·新浪财经·无作者(2025/7/18)·检索日期2025/7/24 ↩︎
-
美国观察|特朗普的人工智能发展战略:颠覆与重塑·复旦发展研究院·无作者(2025/7/19)·检索日期2025/7/24 ↩︎
-
特朗普下周宣布“AI行动计划”:推动美国芯片和AI工具出口·华尔街见闻·无作者(2025/7/19)·检索日期2025/7/24 ↩︎ ↩︎
-
就在今晚,特朗普将宣布《AI行动计划》,“以胡萝卜为主,而非大棒”?·华尔街见闻·无作者(2025/7/20)·检索日期2025/7/24 ↩︎
-
人工智能的能源代价与可持续发展之路:揭秘AI繁荣背后的环境、政策与创新挑战·美国续航教育·无作者(2025/7/20)·检索日期2025/7/2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