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L;DR:
在宇树科技主导的机器狗市场,新兴玩家正以差异化和细分策略寻求突围。这股热潮源于技术成熟带来的低准入门槛及机器狗作为具身智能“造血机器”的巨大商业潜力,预示着该赛道将走向垂直化应用与生态中枢的更广阔未来。
当全球科技的目光聚焦于尚显蹒跚的人形机器人之时,一场更为接地气、却同样暗流涌动的“犬科”争霸赛已然在中国市场悄然上演。曾几何时,机器狗赛道还是宇树科技与云深处两家“双狗争霸”的舞台,如今,这份格局正被来自四面八方的“新犬”所打破。从人形机器人制造商的“战术性降维”,到初创企业嗅到的商业甜点,再到跨界玩家的“野蛮入侵”,这片曾经的“无人之境”正迅速成为资本竞相追逐的“香饽饽”。
掘金四足:资本的逻辑与技术的甜点
为何各路英豪不约而同地“狗性大发”?答案深藏于一笔清晰可辨的“经济账”之中。首先,四足机器狗的技术成熟度已非吴下阿蒙。得益于如麻省理工学院(MIT)开源的Cheetah Mini项目1等先行者的慷慨馈赠,以及ROS2 Navigation2、OCS2、LIO-SAM等全套SLAM(同步定位与地图构建)及全身MPC(模型预测控制)算法的唾手可得,后进者得以“站在巨人的肩膀上”,迅速推出“能打”的产品,大大降低了入局门槛。正如一位业内人士所言,国外的开源已将机器狗的及格线从“60分”拉高到“80分”2,剩下的功课便是如何将技术“产品化”,满足真实世界的需求。
其次,对于那些在人形机器人赛道苦熬的“先烈”而言,机器狗无疑是一剂解近渴的“速效救心丸”。资本市场的故事叙述已然转向,不再满足于单纯的Demo展示,而是对“造血能力”有着近乎苛刻的要求。人形机器人尚处于漫长的技术攻坚和商业化培育期,其“烧钱无底洞”的特性令投资者望而却步。此时,毛利率普遍能达到甚至超过60%的四足机器人,以及宇树科技在2024年高达2.37万台的出货量和自2020年起保持盈利的傲人业绩2,无疑为市场提供了一个可供复制的“商业范本”。机器狗已然成为当下唯一能够实现规模化出货并产生正向现金流的具身智能形态,这对于急需证明自身“钱景”的科技公司而言,其诱惑力不亚于荒漠中的甘泉。
最后,尽管当前机器狗的应用场景仍显同质化,集中于工业巡检、安防和物流等对移动能力要求较高的领域,但这恰恰预示着其巨大的二次开发潜力和广阔的商业化想象空间。无论是加装机械臂提升操作能力,抑或加装轮子增强越野性能,乃至未来与纯视觉解决方案及高级操作算法的深度融合,都将使机器狗从简单的“移动负载工具”升级为具备复杂操作能力的“智能多面手”。
巨头阴影下的细分突围与生态重构
然而,在饕餮盛宴的诱惑面前,宇树科技如同盘踞山头的“霸主”,以其七八成的市场份额构筑起一道难以逾越的鸿沟。它的产品外观甚至成为了机器狗行业的某种“标准脸谱”,使其与赛道深度绑定。面对这般强大的“虎口”,后来者若想分一杯羹,硬碰硬显然是下策。聪明的玩家们正选择“在巨头阴影下攻击”,通过寻找细分场景和主打差异化技术来卡位生态。
具微科技便是这批“新犬”中的佼佼者。他们敏锐地捕捉到了户外登山和露营市场的蓝海,其研发的MOVENEW T1不仅动力输出是同等体积下的1.5倍,续航更是长达12小时,并具备本地化智能决策能力,即使在无网络覆盖的山区也能自主导航和摄影。更具商业前瞻性的是,具微科技还推出了行业首创的“具身智能4S店模式”,允许消费者像定制汽车一样选择36种外壳颜色、碳纤维/钛合金等材质,满足个性化需求,这无疑是对传统B2B模式的一次大胆创新和市场教育。2
此外,智身科技深耕智能导盲犬,申昊科技则将机器狗引入茶山搬运等智慧农业场景。而“协作机器人第一股”越疆的入局,更是带来了“很新的东西”——它打破了四足的固有形态,以更稳定的六足形态示人,并凭借其在协作机器人领域的深厚基因,构建了硬件-算法-场景-生态的四维协同解决方案,为赛道注入了新的活力。
这种“不约而同”的细分化趋势,正将机器狗市场推向两个清晰的未来方向:
- 极度细分化:如同人形机器人市场已经验证的那样,当通用型产品趋于饱和,具备特定基因的玩家会基于自身优势,催生出更垂直、更专业的机器狗产品。例如,康迪科技凭借非公路车在海外市场的立足,正与云深处合作研发面向高尔夫球场的“球童机器狗”2,这不仅为机器狗找到了新去处,更能通过垂直市场的深度穿透力,打磨出无可替代的产品力。
- “中枢神经”化:在具身智能的宏大叙事中,机器狗被赋予了连接AI软件与物理世界的使命。它不再仅仅是一个可移动的设备,更可能成为未来智能家居、智能工厂乃至智慧城市的核心“中枢神经”。试想,如同今日的智能音箱扮演家庭AI中枢角色,未来的机器狗将能够接受指令,通过其视觉感知和自主导航能力,不仅控制家中设备,更能照看老人、小孩和宠物,及时汇报突发情况。小米旗下的机器狗“铁蛋”内置小爱同学,已初窥此门径2。
诚然,行业内的共识是,我们对机器狗的开发还不足**“1%”**2。在宇树科技和云深处尚未建立起绝对领先优势的广阔腹地,正是这些后来者的机遇所在。随着更多玩家的涌入,产业将从早期的“小打小闹”迈向“真枪实弹”的大规模出货,进而带动整个供应链的成本优化,一场真正的“犬科”混战,才刚刚拉开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