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洪流重塑内容场:从流量狂欢到真假之辨,平台、创作者与用户何去何从?

温故智新AIGC实验室

TL;DR:

AI生成视频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接管YouTube等内容平台,通过低成本、高产量的“魔性”内容迅速攫取流量,甚至形成AI与AI互动、人类沦为中介的怪象。这种“AI垃圾”虽然带来虚假繁荣,却深刻冲击着内容生态的真实性与人际连接的价值,迫使平台、创作者和用户重新审视数字世界的本质。

在数字内容的无垠宇宙中,一股由人工智能驱动的“魔性”洪流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席卷而来。从后院蹦跳的“野生动物”到离奇驾驶飞机的“吃奶婴儿”,这些看似荒诞不经的AI生成视频,在TikTok和YouTube等平台上获得了惊人的病毒式传播,甚至让许多观众难以辨别其真伪。这不仅是娱乐形式的表面变迁,更是一场关于内容真实性、平台生态乃至人类与AI关系深层变革的序幕。

流量狂欢:AI内容崛起与平台策略转向

AI生成内容的爆发,无疑为内容平台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流量增长潜力。数据显示,仅在YouTube,今年5月前十大订阅频道中,已有四个完全依赖AI生成内容,其总订阅者数在短短六个月内从250万飙升至2300万以上,观看次数更是从2.2亿激增至8亿12。这种指数级的增长,揭示了AI在内容生产效率和成本控制上的巨大优势。对于追求高播放量和广告收益的平台而言,AI内容无疑是一剂强心针。

YouTube近年来为应对TikTok等短视频平台的竞争,更加侧重于“盈利能力而非对创作者的吸引力”3。通过调整Shorts的观看认定标准,平台能够更轻易地积累观看量,吸引广告主。同时,AI生成内容因其低廉的制作成本——有时甚至只需几美分——成为了一种极具吸引力的内容填充方案2。无论是完全由AI驱动的虚拟YouTuber(VTuber)赚取数百万美元,还是YouTube首席执行官Neal Mohan透露“92%的创作者已在使用AI工具”3,都印证了AI在满足平台对内容规模化、标准化需求方面的巨大潜力。这标志着平台策略正从依赖少数专业创作者转向拥抱AI驱动的海量内容生产,以巩固其作为“全球最大流媒体服务平台”的市场地位3

真假混沌:人机共演下的信任危机

然而,这种基于AI的“流量狂欢”也带来了深刻的真假认知挑战与信任危机。当AI生成的视频以其“过于魔性”和“无脑”的情节成功吸引大量“疑惑型停留”(即用户因好奇内容真伪而延长观看时间)时,内容推荐算法反而将其判定为“加分项”,进一步推送同类内容,形成一种“越迷惑越有流量”的循环3。这催生了一个新名词——“AI垃圾”(AI slop),意指那些像垃圾一样随处可见、由生成式AI技术制作的低质量、重复性高且缺乏原创性的内容456

这种AI垃圾的泛滥,不仅限于娱乐视频,它正悄然渗透到园艺论坛、编织圈子,乃至时尚杂志《Vogue》等对真实性、人间烟火气有较高要求的社区和媒体中3。当AI生成的图片过于完美,反而失去了真实世界的瑕疵与共鸣时,公众对“到底什么才是真实”的担忧开始浮现。一个核心的哲学思辨摆在我们面前:当AI利用AI创建简历以吸引AI筛选系统,或AI教师制定课程、AI学生完成作业时,我们是否正走向一个“机器人在与机器人互动,利用人类作为中介”的数字未来?3这种趋势不仅剥夺了真人创作者的饭碗,更可能导致整个数字生态系统充斥着“虚假的繁荣”,因为“AI机器人是不会从广告商那里购买产品”3,这种流量与商业价值的错配最终会消磨用户的耐心和信任。

价值重构:平台、创作者与用户的未来抉择

面对AI内容泛滥带来的潜在风险,特别是对用户体验和广告商价值的稀释,YouTube等平台已经开始着手调整策略。Google搜索结果显示,YouTube正在严打“批量生产”和“重复性”的AI垃圾内容,通过限制其盈利能力和执行更严格的政策来应对45。例如,YouTube将更新盈利政策,严格规范“非原创”与“非真实”内容7。这表明平台方正试图在追求流量与维护内容质量及生态健康之间寻找平衡。

然而,这场变革的影响是深远的。对于人类创作者而言,他们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竞争压力。AI的高效率和低成本使得传统创作模式在内容量和更新频率上难以匹敌。一些YouTube网红和大V已经开始将精力转移到其他平台,这预示着互联网最大的视频网站正迎来分水岭3

对于用户而言,识别AI生成内容的能力将成为一项新的数字素养。围绕“如何识别AI生成内容”的短视频开始流行,这表明大众对辨别真伪的需求日益迫切3。未来,用户可能需要付出更大的认知成本来筛选真实内容,或是逐渐习惯一个由AI主导的数字信息环境。

前瞻思辨:迈向人机共生的新内容文明

当前AI内容的爆发,仅仅是这场深刻变革的开端。未来3-5年,我们可能会看到以下趋势:

  • 平台治理的智能化与精细化:平台将投入更多资源研发AI识别AI内容的技术,并通过强制标签、透明度披露等措施,让用户清晰地知道内容的来源。然而,AI对抗AI的军备竞赛也将持续升级。
  • 内容生态的二元分化:内容平台可能形成两种并行生态:一类是追求极致效率和规模、由AI主导的“背景噪音”式内容,满足部分用户的碎片化、低门槛娱乐需求;另一类则可能更侧重于深度、真实性和人类连接,通过会员制、小众社区等形式,维护高质量、高信任度的内容空间。
  • 新型人类创作者的崛起:人类创作者不再仅仅是内容的生产者,他们可能演变为AI工具的“指挥家”或“策展人”,专注于概念创意、情感表达和人际互动,而将重复性、规模化的工作交给AI。同时,那些能够提供独特“人类经验”和“真实连接”的创作者将更具价值。
  • 数字真实性的重新定义:随着AI内容的普及,社会将不得不重新审视和定义“真实”与“虚假”的边界。这不仅仅是技术问题,更是哲学、伦理和社会学层面的挑战。我们可能需要发展出更复杂的社会契约和文化规范来适应这种新型的数字存在。

这场由AI内容引发的“机器人革命”正在悄然改变我们与数字世界的互动方式。如果YouTube要继续存在并保留其最初的“人味”,它需要找到一种真正区分AI视频与现实的方法3。这不仅仅是谷歌的挑战,也是所有数字内容平台、创作者乃至全球用户共同面对的时代命题:如何在AI带来的无限可能与人类珍视的真实性、情感连接之间找到平衡,共同塑造一个既高效又充满人性的新内容文明。

引用


  1. AI created videos are quietly taking over YouTube·sherwood.news·(2025/8/4)·检索日期2025/8/4 ↩︎

  2. AI is quietly taking over YouTube This was the top video last month·Reddit·(2025/8/4)·检索日期2025/8/4 ↩︎ ↩︎

  3. 狸花猫竖中指,吃奶婴儿开飞机,魔性AI视频让人停不下来·36氪·新智元(2025/8/4)·检索日期2025/8/4 ↩︎ ↩︎ ↩︎ ↩︎ ↩︎ ↩︎ ↩︎ ↩︎ ↩︎ ↩︎

  4. YouTube严打"批量生产"和"重复性"视频,应对AI垃圾内容 - 至顶网·至顶网·(2025/8/4)·检索日期2025/8/4 ↩︎ ↩︎

  5. AI垃圾內容猖獗!YT修改影片盈利政策,老高不能再實驗商機了?·Binance Square·(2025/8/4)·检索日期2025/8/4 ↩︎ ↩︎

  6. AI 生成影片氾濫,YouTube 宣布「AI 垃圾」影音營利限制·LINE TODAY·(2025/8/4)·检索日期2025/8/4 ↩︎

  7. AI垃圾內容猖獗!YT修改影片盈利政策,老高不能再實驗商機了?·CryptoCity·(2025/8/4)·检索日期2025/8/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