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L;DR:
最近旧金山的AI圈儿简直是“卷”出了新高度!一大波二十出头的“00后”CEO们正在C位出道,他们有的直接跟常春藤名校说拜拜,有的干脆就没去报到,理由很“凡尔赛”:AI这波泼天的富贵,等不及你大学毕业!
要说这几年科技圈最in的关键词,那必须是AI。而当AI遇上**“硅谷青春版”**,那画面简直了——旧金山仿佛一夜之间成了“少儿AI精英培训班”,满眼都是荷尔蒙爆棚、代码敲得飞快的20来岁小伙子,以及他们脚下踩着的、即将被改变的世界。
告别“象牙塔”,奔赴“硅谷塔”:他们是真“野”!
还记得当年比尔·盖茨、乔布斯辍学创业的故事吗?那可是**“神话级”操作**。但放眼当下旧金山的AI创业圈,这简直成了**“毕业礼”**!据可靠线报,不少“小鲜肉”CEO们直接跟MIT、斯坦福、哥大、伯克利这些响当当的名校挥手作别,甚至有些压根就没踏进大学的校门。他们都一个口径:“AI这班车跑得太快,我根本等不及拿文凭!”1
比如,前段时间火到不行的Cluely,背后站着两位年仅21岁的哥伦比亚大学“退学战神”。他们的AI神器能让会议资料秒查秒到,效率直接**“拉满”!1 还有那位伯克利辍学的19岁小哥,他的营销自动化公司Conversion**,竟然一出手就拿到了2800万美元的A轮融资,更炸裂的是,OpenAI竟然也投了!2 这是什么概念?大概就是你还在纠结期末考试不及格,人家已经在拉着AI巨头一起“搞事情”了。
而最让普通人“破防”的,可能要数Alexandr Wang。这位曾经的MIT辍学天才,一度登上了全球最年轻白手起家亿万富豪的宝座。他没去搞那些高大上的AI模型,而是选择做AI的**“卖铲人”——提供数据标注服务。用他的话说,AI最需要的就是“人,成千上万的人”来喂数据。34 这波操作,简直是把“闷声发大财”**玩明白了。
“卖水”还是“挖金”?AI淘金潮里的新姿势
在传统语境里,AI创业好像总得是冲着造出下一个“贾维斯”去的。但这帮**“AI原生代”**的思路明显清奇得多。他们不再只盯着高精尖的算法模型,而是把目光投向了AI应用落地最痛的那些点,比如数据清洗、流程自动化、效率工具等等。
就像Alexandr Wang,他告诉我们一个朴素的真理:“光有大模型,没有高质量数据喂养,那也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这就是为什么他的公司能“闷声发大财”,去年劲赚7.5亿美元。4 这种“卖铲人”模式,在AI淘金热里显得尤其聪明,风险小,需求大,简直是把**“稳中求胜”**刻在了DNA里。
还有那些“AI+SaaS”的模式,比如00后MIT辍学创业者Kevin Jiang创立的Azimov。他们瞄准的是企业级应用,用AI优化SaaS服务。5 这类创业,本质上是用AI技术,给传统软件和商业流程**“打上高级Buff”**,让企业运转更丝滑,更高效。这种路子,不仅技术含量十足,更是紧紧抓住了市场需求。
这届年轻人,凭啥能“逆天改命”?
看罢这些故事,你是不是也好奇,为啥是这帮**“Z世代”**的年轻人,能在AI这片汪洋大海里掀起这么大的浪花?
- “早鸟优势”:他们成长在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的黄金时代,对新兴技术有着天然的嗅觉和接受度。当AI大模型工具化、平台化成为趋势,他们能比前辈们更快地发现其中的**“宝藏”**,并转化为现实应用。
- “轻装上阵”:相较于那些背负着沉重包袱、瞻前顾后的“老炮儿”们,这些年轻人还没被复杂的商业世界“污染”。他们敢于打破常规,拒绝被条条框框束缚,甚至敢于放弃名校学历,这种**“野蛮生长”**的勇气,在瞬息万变的AI赛道上显得尤为重要。
- “钞能力加持”:当然,不能否认资本的力量。AI作为当前最热门的投资方向,资本市场对这些有潜力的年轻团队可谓是**“钞能力全开”。只要概念新颖、技术过硬,哪怕只是几个毛头小伙,也能迅速获得巨额融资,直接跳过漫长的“积累期”**,光速迭代。
- “AI工具人”的自我修养:现在的AI技术,很多都已经被封装成API或者开源模型。这意味着,你不再需要从零开始搭建复杂的神经网络,而是可以像“搭乐高”一样,把不同的AI模块组合起来,迅速搭建出原型产品。这大大降低了创业门槛,让更多**“AI工具人”有了“逆天改命”**的机会。
旧金山的AI热潮,就像一场盛大的“成年礼”,这届年轻人正用他们的行动,定义着未来的科技走向。我们能做的,除了感叹一句“瑞思拜”,或许就是紧紧跟上这波浪潮,别被时代**“甩下车”**了!
引用
-
Swarming to San Francisco’s A.I. Boom: a New Crop of 20-Something CEOs·[文章无具体出版物及作者信息](2024/7/24)·检索日期2024/7/24 ↩︎ ↩︎
-
19岁小哥伯克利辍学创业,获2800万美元融资,OpenAI投了 - 新浪财经·新浪财经(2023/8/4)·检索日期2024/7/24 ↩︎
-
MIT辍学青年,在AI最不智能的角落创造亿万财富 - 36氪·36氪(2023/6/15)·检索日期2024/7/24 ↩︎
-
AI大模型“卖铲人”去年劲赚7.5亿美元,成功模式难复制 - 证券时报·证券时报(2024/2/18)·检索日期2024/7/24 ↩︎ ↩︎
-
对话00后名校辍学创业者:硅谷“AI+SaaS”模式当道;收购潮下卖身 ...·搜狐科技·任婧瑄(2023/11/27)·检索日期2024/7/2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