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L;DR:
2025年上半年,移动AI应用市场迎来“插件化”浪潮,用户偏好无感嵌入式体验,导致传统原生应用与PC网页端面临洗牌。智能体与系统级整合能力将是下一轮竞争焦点,资本正涌向能无缝融入用户工作流的解决方案,而手机厂商若不能摆脱预装依赖,恐将成为时代变革的“局外人”。
智能的渗透:插件之春与原生之冬
在数字时代的舞台上,变革总是悄无声息地进行,直至其影响如海啸般席卷而来。2025年上半年,QuestMobile的最新数据揭示了AI在移动应用领域的这一“无声政变”:智能的形态正从独立的“将军”转变为无处不在的“空气”,润物无声地融入现有的生态系统。移动端AI应用的用户规模已然达到惊人的6.8亿,这足以让任何一个国家的政治家为之侧目,也足以让商业巨头们重新审视其版图上的每一寸土地1。
曾经,应用程序是数字世界的王国,各自为政。如今,一场由AI扮演幕后操盘手的“插件化”革命正在改写规则。数据显示,“移动端-应用插件(In-App AI)”模式的用户规模已攀升至6.3亿,并在短短数月内新增了0.5亿用户。这股势头强劲,如同潮汐般不可阻挡,反映出用户对“无感化”AI体验的极致追求。当AI能像水电一样即插即用,无需额外下载或学习成本时,它便从“可选”升级为“优先选”,甚至成为用户体验的“唯一选项”。无论是百度AI、夸克AI搜索那高达56.0%的使用率,还是腾讯新闻“新闻妹”的20.6%,都印证了这种嵌入式、场景化工具的强大魔力。这些AI不再是冷冰冰的独立产品,而是融化在日常数字生活中的温情助理。
与此同时,那些曾是“明日之星”的AI原生App和PC网页应用却感受到了凛冬将至的寒意。原生App的用户规模虽然尚有5.7亿,但已出现0.2亿的负增长,近_七成_原生App玩家在上半年经历了用户流失的阵痛。PC网页端更是进入了残酷的“淘汰赛”,八成玩家用户量低于50万,近_七成_处于负增长泥潭。这并非简单的市场饱和,而是用户心智的迁移:当“场景钻精”和“任务流整合”成为AI产品增长的新逻辑,那些单点突破、缺乏生态整合能力的玩家,正被无情地挤压出局,如同被时代浪潮拍打上岸的搁浅鱼群。
巨头的博弈:入口之争与生态壁垒
在这场重新定义数字边界的战役中,并非所有拥有“地利”的玩家都能坐享其成。手机厂商,坐拥高达5.1亿的庞大体量和预装优势,本应是AI时代最强大的入口。然而,QuestMobile的报告却泼来一盆冷水:他们的原生AI助手在活跃度上陷入困境,面临“任务难以闭环”的挑战。这就像一位手握珍宝的君主,却无法将宝藏转化为真正的生产力。相比之下,互联网/AI科技巨头们,如腾讯元宝App和抖音即梦AI,正凭借其模型迭代速度和场景深耕能力,实现复合增长率分别达到**55.2%和33.4%**的惊人业绩。他们不仅在AI搜索引擎和综合助手赛道遥遥领先,更在底层模型能力(例如腾讯混元T1在生图方面的竞争力)上不断突破,构建起难以逾越的竞争壁垒。
这场竞争的核心,已从单纯的用户规模之争,演变为“搜索即服务”与“生态系统级整合”的深层较量。AI搜索和AI综合助手构成了第一梯队,成为重构流量入口的“双寡头”。用户对AI的Token消耗量已飙升至116.3万亿,其中五大互联网集团占据了惊人的51.8%,达到了60.3万亿。这不仅是算力的消耗,更是数据和用户行为的沉淀,如同数字世界的“黑金”流向了少数几个“炼油厂”。
值得注意的是,即使是曾经的明星赛道,也难逃市场演化的铁律。去年大热门的AI社交赛道,自今年2月起便面临增长挑战,用户对拟真度和交互形式的要求越来越高,一旦不能满足,便如潮水般退去。文案写作类产品则被大模型原生写作功能直接“降维打击”,而教育类产品则因未能更好地嵌入具体教学流程,而增长乏力。这再次印证了一个冷酷的市场法则:如果AI不能成为用户的“唯一选项”,那么它就必须深度嵌入到用户不可替代的工作流节点中。
智能体的未来:从工具到伙伴的蜕变
展望未来,AI应用市场的竞争已然明晰:要么成为用户心智中的“唯一选项”,要么深度嵌入不可替代的工作流节点。这不仅仅是技术竞赛,更是一场关于商业模式和用户价值的重新定义。手机厂商虽握有硬件入口的先天优势,但若无法将AI功能从预装变为主动使用、从智能问答升级为端到端任务闭环,其在智能时代的核心竞争力将岌岌可危。荣耀YOYO助理的智能化程度相对领先,但距离真正实现Agent的愿景,仍有不小的提升空间。
与此同时,互联网巨头们正以更快的步伐,利用自身技术优势,将单点需求整合为一站式AI解决方案。百度以“拍、修、存、管”全链路体验的AI相机为例,巧妙地将AI融入用户高频场景;腾讯ima则致力于打造AI时代的工作台愿景。这些案例无不指向一个趋势:未来的AI产品将向垂直领域收敛,并形成领域内的生产力中枢。
在这场日益白热化的军备竞赛中,谁能真正将AI从“工具”升级为“智能体”,并无缝嵌入人类的数字肌理,谁便能最终赢得这场不见硝烟的战争。模型迭代的速度、场景深耕的能力以及生态整合的效率,将成为决定胜负的关键筹码。正如报告中所言,Kimi 1.5模型在长文输出速度上的不足,或能在一定程度上解释其近期流量下滑的原因——在AI的赛道上,哪怕是细微的性能差异,也可能导致用户流向竞争对手的怀抱。资本的目光,正紧盯着那些能将复杂技术转化为无形价值,并最终实现“智能即空气”愿景的玩家。
引用
-
移动端达6.8亿,三类形态应用此消彼长,手机厂商亟需提升生态整合能力……·36氪·(2025/8/5)·检索日期2025/8/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