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L;DR:
Black Hat 2025指出,代理智能体(Agentic AI)正从炒作走向落地,其自主性与扩展性在赋能企业安全防御的同时,也带来新的内部威胁风险,迫使我们重新思考网络安全边界、信任模型及AI治理的深层议题。
随着2025年Black Hat大会的帷幕落下,一个明确的信号响彻网络安全界:人工智能,尤其是代理智能体(Agentic AI),已不再是遥远的科幻概念,而是正在企业环境中交付实际性能指标的技术现实。然而,伴随其突破性进展而来的,是一个引人深思的警示——“你的AI工具正成为下一个内部威胁”1。这不仅是对现有安全范式的挑战,更是对我们如何定义“威胁”、如何构建“信任”的深刻哲学拷问。
代理智能体的双刃剑:能力、风险与新型内部威胁
代理智能体,顾名思义,是具备自主规划、执行任务、学习和适应能力的AI实体。它们通过与环境交互,能够独立完成复杂的决策和操作流程,例如自动化警报分类、威胁调查和事件响应2。这种自主性无疑极大提升了网络安全运营的效率和响应速度,正如DXC与7AI合作推出的革命性AI驱动安全运营服务所展示的,它有望消除传统手动警报处理的瓶颈,实现速度、规模和成本的可衡量改进3。谷歌也积极展示其自主AI代理在复杂环境中自动检测威胁、预防攻击和加速响应的能力4。
然而,这把锋利的刀刃同样指向了新的风险维度。当AI工具,尤其是那些拥有自主决策和行动能力的代理智能体,被集成到企业核心系统中时,它们便拥有了“内部”的权限和访问能力。CrowdStrike 2025年的威胁追踪报告清晰揭示,威胁行为者已开始大规模利用和针对AI——他们试图获取用于构建AI代理的工具的访问权限,窃取凭据,并部署恶意软件5。这表明,自主系统和机器身份已成为企业攻击面的核心。
传统意义上的“内部威胁”通常指向具有恶意意图或因疏忽而造成数据泄露的人员。而AI代理作为新型内部威胁,则呈现出截然不同的面貌:
- 漏洞放大器:AI代理的代码缺陷、训练数据偏差或配置错误,可能被恶意利用,导致权限升级或自动化攻击。
- 隐蔽的攻击载体:攻击者一旦攻陷AI代理,可利用其合法身份和权限,在内部网络中进行隐蔽侦察、数据窃取或横向移动,且其行为模式可能与正常业务流程高度融合,难以察觉。
- 决策失控风险:AI代理的自主决策能力在特定极端或“对抗性”场景下,可能产生预期之外的行为,甚至无意中协助攻击者。
从MIT Technology Review的视角来看,这种威胁的本质是对信任边界的重新定义。当AI成为企业运营的“神经末梢”和“大脑回路”时,如何确保这些智能体的行为符合人类的预期和安全策略,成为未来安全架构的基石。
企业安全边界的重塑:从防御到智能对抗
面对AI工具带来的双重效应,网络安全行业的响应正在经历一场范式变革。传统的基于签名和规则的防御体系已无法有效对抗AI赋能的、规模化且变幻莫测的攻击。趋势科技在黑帽大会上强调,攻击者可藉由AI工具与AI代理技术扩大攻击规模并提升资安风险,而AI也同时是抵御这些风险的关键6。
企业正加速向**智能对抗(Intelligent Contention)**转型,这是一种由AI驱动、更加主动和自适应的安全防御策略:
- AI驱动的自动化安全运营中心(SOC):如DXC Agentic SOC,通过AI智能体实现警报分类、威胁调查和事件响应的自动化,将人类分析师从繁琐重复的工作中解放出来,专注于高价值的战略决策和复杂威胁应对。
- “全域零信任”与机器身份管理:Zscaler等公司推行的“全域零信任”方案将进一步细化到机器身份层面。每一个AI代理、每一个自主系统都必须被视为潜在的威胁源,严格进行身份验证、最小权限授权和持续监控。
- AI安全测试与红蓝队演练:引入AI辅助的红蓝队演练,利用生成式AI模拟高级攻击者行为,以及利用AI代理对自身防御体系进行渗透测试,是验证和强化安全韧性的关键手段。
TechCrunch会关注到,这种转型也催生了新的商业模式和投资热点。提供AI驱动安全解决方案的初创公司正成为资本追逐的宠儿,而传统的网络安全巨头则通过并购或内部孵化,加速布局AI安全能力。托管安全服务(Managed Security Services, MSS)的交付模式正在发生根本性变革,从人力密集型转向技术密集型,**“Agentic SOC as a Service”**有望成为未来的主流。
伦理、治理与未来挑战
Wired的哲学思辨在此刻显得尤为重要。当安全职责逐渐由人类移交给高度自主的AI代理时,一系列深刻的伦理和治理问题浮现:
- 信任与问责:我们如何在算法的黑箱中建立信任?当AI代理做出错误判断并导致安全事件时,责任归属如何界定?是开发者、部署者还是AI本身?
- 透明度与可解释性:AI安全系统决策过程的不透明性,可能阻碍事件响应和根源分析。如何平衡效率与可解释性,是技术发展面临的挑战。
- 人类与机器的协作边界:随着AI代理的自主性增强,人类“在环(human-in-the-loop)”的角色将如何演变?是监督者、协同者还是最终的决策者?未来工作模式将因此发生根本性改变。
- 对抗性AI的军备竞赛:AI在攻防两端的应用加速,可能导致一场永无止境的“智能军备竞赛”,迫使企业投入更多资源,也可能加剧全球数字安全的不稳定性。
Black Hat 2025传递的信息是清晰的:代理智能体正从概念走向现实,它既是网络安全领域革命性的赋能者,也是需要我们警惕和深思的潜在“内部威胁”。未来的网络安全,将不再是简单的技术防御,而是AI与AI的博弈,更是人类如何驾驭并治理高度自主智能体,以确保数字文明安全发展的宏大挑战。这是一场技术、商业、伦理和社会规则全面重构的持久战。
引用
-
Black Hat 2025: Why your AI tools are becoming the next insider threat · RSS Feed · https://www.blackhat.com/ (2025/8/8) · 检索日期2025/8/8 ↩︎
-
DXC与7AI携手推出革命性的AI驱动安全运营服务 - Tomorrow City · Tomorrow City · (2025/8/4) · https://www.tomorrow-city.com/zh-CN/news-center?rkey=20250804ZH43150&filter=27204 检索日期2025/8/8 ↩︎
-
DXC 與7AI 合作,提供革新人工智能驅動的安全營運服務 · PR Newswire Asia · (2025/8/4) · https://hk.prnasia.com/story/498634-2.shtml 检索日期2025/8/8 ↩︎
-
美国黑帽大会聚焦AI安全:攻防博弈进入实战阶段 · FreeBuf · (2024/7/24) · https://www.freebuf.com/articles/ai-security/441353.html 检索日期2025/8/8 ↩︎
-
2025 CrowdStrike 威胁追踪报告:对手大规模利用和针对AI · moomoo · (2025/1/25) · https://www.moomoo.com/hans/news/post/56416145/2025-crowdstrike-threat-hunting-report-adversaries-weaponize-and-target-ai 检索日期2025/8/8 ↩︎
-
趨勢科技在黑帽大會展現AI資安創新,虛擬紅藍隊為主要焦點 · iThome · (2024/8/13) · https://www.ithome.com.tw/news/170465 检索日期2025/8/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