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硅片到毛绒:人工智能如何重塑全球玩具市场

温故智新AIGC实验室

TL;DR:

AI潮玩正以“萌经济”和“情绪价值”为卖点,凭借大模型开源降低成本及中国制造的快速响应,迅速崛起为百亿级市场。其商业模式从一次性售卖转向“硬件+服务”订阅,吸引科技巨头和资本竞逐,预示着玩具行业一场由技术驱动的深度变革。

一个新物种正悄然占领年轻人的案头和心房。它们长着潮玩(chaowan)标志性的“萌”面孔,却不像传统摆件那般沉默,反倒能妙语连珠,陪你解忧。这便是被冠以“AI拉布布”之名的智能玩偶,它们巧妙地在“够萌”与“够智能”之间找到了一个经济学意义上的帕累托最优解,迅速成为消费市场的新宠。2025年,被业界普遍视为AI玩具的爆发元年,这股由算法驱动的“玩伴经济”正以令人咋舌的速度膨胀,迫使全球玩具制造商重新审视其陈旧的商业模型。

技术赋能:当算法拥有了“玩伴”的灵魂

曾几何时,玩具与科技的结合,无非是声光电的粗浅堆砌,顶多算得上是披着智能外衣的“电子宠物”;而潮玩,则囿于其艺术品般的收藏属性,更多是静态的观赏品。然而,当大语言模型(LLMs)的春风吹过,一场真正意义上的融合正在发生。这些“AI拉布布”们,并非徒有其表,其核心在于一个能实时对话、讲故事甚至“卖萌耍宝”的AI灵魂。它们不像昂贵的具身智能机器人那般复杂,也非传统玩具般只能在架上蒙尘,而是以一种“轻量级AI”的姿态,精准切入了年轻人对陪伴感和情绪价值的需求。

这种看似突如其来的走红,实则有其坚实的商业与技术逻辑支撑。在商业层面,潮玩赛道早已被如Labubu等IP验证过其巨大的“萌经济”变现能力;而AI的加持,则将这种静态的价值转化为动态的情感交互,让“电子宠物+潮玩”的融合体迸发出超乎想象的市场潜力。试想,一款不仅能取悦眼球,还能倾听心声、甚至能“陪你一起长大”的玩偶,怎能不让人掏腰包?1

技术层面的成熟与普惠是这场变革的催化剂。过去,AI玩具的成本高昂,是少数科技巨头的专利。但随着DeepSeek等开源大模型的横空出世,AI技术的获取门槛被大大降低,使得中小厂商也能以相对低廉的成本,为毛绒玩具装上一个“智能大脑”。1 这种“够用就好”的设计哲学,聚焦于基础对话和简单问答,极大地降低了用户的学习成本,同时也控制了产品价格,使其更容易被大众市场接受。中国成熟的供应链体系,也能够将社交媒体上爆红的“AI山海经”形象在短短几周内从概念变为实物,形成“社交传播—形成爆款—供应链快速响应”的完美闭环,将“脑洞”迅速转化为“钞票”。1

资本热潮:从东莞车间到全球货架的淘金路

当一个新兴市场展现出高需求、高单价和高利润的“三高”特质,资本的嗅觉总是异常灵敏。AI玩具领域正是如此。自2024年以来,该赛道融资事件频发,甚至连曾对早期具身智能持观望态度的投资人,也纷纷下场,抢占先机。从深圳、东莞等传统玩具产业带的转型升级,到阿里巴巴、美团、微软等科技巨头前高管的“下海创业”,无不昭示着这场“淘金热”的烈度。1

AI潮玩的产业链,本质上是一场“IP+AI+制造+销售”的跨界融合。上游的IP运营与软硬件供应是价值高地:IP赋予产品灵魂,无论是经典动漫、社交媒体网红形象,还是品牌原创IP,都在争夺用户的心智。技术层面,大模型、实时通信、语音合成与识别等软件技术,与AI芯片、传感器等硬件组件深度融合。中游的制造环节,中国东莞作为全球潮玩之都,凭借其5500多家玩具相关制造企业和全球约四分之一动漫衍生品的生产能力,成为这股浪潮中不可或缺的“大后方”。1 其快速响应和规模化生产能力,确保了AI潮玩能够迅速占领市场。下游则依赖TikTok等线上电商平台与线下网红潮玩店、漫展的结合,通过社交媒体的病毒式传播,实现销售破圈。

数据显示,全球AI玩具市场规模预计将突破300亿元人民币,其中中国市场的年复合增长率超过70%1 华安证券研报进一步指出,到2030年,全球AI玩具市场规模或达363.77亿美元1 相比传统玩具,AI玩具的售价可高出数倍甚至数十倍,毛利率高达70%~90%,部分甚至超过90%,这无疑是其吸引资本的关键所在。1 百度与实丰文化联手推出“AI魔法星”,字节跳动与FoloToy合作开发AI陪伴玩偶,国际巨头美泰也与OpenAI达成合作,这场由“硅片”注入“毛绒”的商业竞赛,已然从幕后走向台前。1

创新前沿:当“智能”成为标配,玩具何以出圈?

然而,任何一片蓝海最终都将成为红海。当所有潮玩都接入大模型,AI交互从卖点变为标配时,竞争的焦点将从“有无”转向“优劣”。届时,谁能在这片愈发拥挤的赛道中脱颖而出,将取决于以下几个维度:

首先是更人性化的交互体验。当前多数AI玩具的对话仍显机械,多依赖免费或低成本的开源大模型。这虽然解决了技术“上车”的问题,却也导致了产品同质化。未来,有实力自研垂直领域大模型、深耕长久记忆、多模态交互甚至情绪感知的厂商,才能打造出真正“懂人心”的玩伴,实现从“会聊天”到“陪你一起长大”的跃迁。1 这将是建立护城河的关键。

其次是更具个性化的IP。如果所有厂商都简单模仿Labubu或套用传统IP,本质上仍是“向外取经”,缺乏自身的品牌叙事。年轻人为个性买单,丑萌的Labubu正是以其独特个性出圈。AI与潮玩深度结合,意味着IP本身可以拥有更丰富的个性和成长轨迹,甚至可以通过AIGC、UGC等方式,邀请用户共创,形成独一无二的AI原生潮玩形象,营造记忆点和共情点,从而建立起更持久的品牌忠诚度。

最后,也是最具颠覆性的,是更多元的商业模式。AI潮玩的火爆,本质上是潮玩行业在技术升级下,年轻人情感消费的崛起。其商业模式不再局限于传统潮玩通过盲盒等方式一次性售卖,而是有望借鉴互联网产品的“硬件+服务”模式。通过后续功能升级、个性化定制、甚至是订阅服务费,AI潮玩可以打造出更连续的品牌效应,培养消费者的付费习惯,让他们为整个IP生态和增值服务买单。谁能率先跑通这种模式,谁就有可能成为下一个AI潮玩界的“泡泡玛特”,甚至“家庭陪伴机器人”领域的领跑者。1

毋庸置疑,“AI拉布布”们的诞生仍面临着技术深度、用户认知和市场教育等多重挑战。但可以预见,随着AI技术的迭代演进,以及消费者对情感陪伴需求的不断升级,AI潮玩有望持续火爆,并孕育出更多元的玩法和更大的市场空间。这场由人工智能为玩具装上灵魂,由潮玩为AI赋予温度的融合,正在重新定义玩具的未来,也为全球消费电子和内容产业打开了新的想象空间。

引用


  1. 玩具装个“AI脑”售价飙十倍,这个万亿级赛道火了 · 证券时报 · 宋美璐 毕媛媛(2025/8/5)·检索日期2025/8/19 ↩︎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