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炒股:年轻人冲啊!这是财富密码还是“割韭菜”新姿势?

温故智新AIGC实验室

TL;DR:

最近大模型火出圈,不少年轻人把AI当成了“赛博股神”,想跟着它“躺赢”。虽然有人小赚一笔,券商也跟风推出了各种“AI投顾”,但专家警告:AI是工具不是神,小心“幻觉”和“割韭菜”的套路,别把辛苦钱变成“智商税”!

最近这股“AI大模型”的风,真是刮到了各行各业,连股市这个“老炮儿”地盘都没能幸免。当国产大模型火力全开,加上股市行情又“支棱起来”的时候,那些喊着“跟着DeepSeek炒股第N天”“2万元听AI能赚多少”的年轻人,瞬间感觉自己找到了“财富密码”,仿佛开启了“赛博股神”模式。这波操作,究竟是“科技与狠活”的降维打击,还是另一种“割韭菜”的“情绪价值”呢?

"AI大神"驾到:年轻人的“赛博股神”梦,真能圆?

曾几何时,炒股这件事,是老股民熬夜看K线图,盯新闻,研究研报的“苦差事”。但现在,打开大模型,随手一问“DeepSeek,给我推荐个能涨的票!”,那感觉就像家里多了个“私人专属投研总监”,是不是有点**“躺赢”**的意思了?

深圳的“90后”夕夕,就是这波AI炒股潮的先行者。她之前有十年股龄,算是个“老司机”了。今年2月,她问AI港股有没有适合“做T”的股票,AI“点拨”了几只成交量大的科技股,她跟着操作,一度赚了几千块,虽然最后因为“手滑”忘了及时止盈,利润又“回吐”了。但后来她又跟着AI买了只基金,竟然盈利了8%!这让她直呼,AI就是把券商研报“精简包装”了一下,“看起来更简洁”,要是自己有点方向,AI能帮她“快速筛选概念股”1

夕夕觉得,能赚钱最主要的原因还是近期整体行情较好。

—— 翻译一下,AI虽好,但赶上风口才是王道,风口上的猪,AI也拦不住啊!

同样,南京的晓楠也成了AI的“信徒”。这位30岁的股龄五年选手,看到国外ChatGPT炒股跑赢基金经理的报道,也跃跃欲试,想看看咱们国产大模型能不能“复制辉煌”。他现在买了AI推荐的两只股票,虽然只是“略有浮盈”,但已经觉得AI**“拓宽了选股视野”**1

晓楠的操作更“硬核”一些,他会给AI“投喂”整理好的资料、行业知识和新闻,让AI进行基本面和技术面分析。听起来,他更像是在和AI**“人机协同”**,他负责“喂饭”,AI负责“干饭”分析。但他也很清醒地指出:

“AI输出的质量高度取决于数据质量和提示词设计……它时常会产生幻觉,这可能源于意图理解偏差或无法实时获取最新行情。”1

—— 划重点!“幻觉”两个字,是AI,不是神,有时也会“胡说八道”!

社交平台上,各种“AI炒股日赚XX万”“DeepSeek加持,首日小赚2600”的帖子比比皆是,看得人心痒痒,恨不得马上“梭哈”一把2。但中新经纬记者亲自“下场”测试,在大模型上问了“能推荐几个股票吗?短期的”,结果买了两只,一个浮亏,一个浮盈,总体**“没赢麻”,反而有点“薛定谔的盈亏”**1

更“打脸”的是,现在不少大模型出于合规,已经“打起了太极”,不直接荐股了。比如DeepSeek,当你问它推荐股票时,它会非常严肃地告诉你:

“我绝对不能,也无法向您提供任何具体的个股推荐。这不仅出于合规和伦理的严格要求,更是对您资金安全的负责。任何声称能精准预测短期股价走势的行为都是极不负责任的。”1

—— 这**“满满的求生欲”,简直是AI界的“投资保姆”,时刻提醒你“投资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机构入局:券商的“AI投顾”是真香还是智商税?

散户们玩得不亦乐乎,金融“正规军”自然也坐不住了。各家券商纷纷推出自己的“AI投资”工具,从智能投顾到智能投研,再到智能风控,简直是“十八般武艺”样样精通,都想在“AI这碗饭”里分一杯羹。

比如,招商证券的App上就上线了名为**“AI波段”**的付费功能,号称通过AI智能算法,“实时捕捉股票买卖区间”,每月98元,一年988元,这价格,你说是喝咖啡钱,还是“智商税”钱?1

不过,招商证券也“贴心”地附上了免责声明:“该服务所提供的指标均基于历史数据,过往表现不代表未来趋势,不构成投资建议,接受该服务的投资者,请注意投资风险。”1

—— 翻译一下,“盈亏自负,概不负责!” 果然,江湖规矩,券商还是懂的。

国泰君安证券直接把App升级成了“国泰君安灵犀”,号称“全AI智能”,用户用自然语言就能查行情、个股、数据,还集成了“投资分析智能体集群”,有“智能诊股”、“智能复盘”等功能,听起来科技感十足1。中金研究的“中金点睛”则更聚焦投研,通过“找数据、AI搜索、智能纪要”三大功能,结合自家研究报告,为客户提供“高效、专业、准确的研究服务”1

国金证券也推出了“AI投顾”系列服务,瞄准了投资者“买什么、什么时候买、什么时候卖、已持有的标的怎么办”这四大“灵魂拷问”1。甚至有券商在社交平台上用AI作为“引流神器”,宣称AI可以精准选股,“定制解套策略”,甚至还能**“不选华泰,AI都要跟你急!”**23 这营销口号,简直是把AI都“拟人化”成一个“护主狂魔”了!

但这些“AI投顾”真的靠谱吗?很多时候,它们只是券商吸引用户开户的“营销手段”。有媒体实测,某些券商的“AI投顾”功能,必须开户后才能免费试用,而且最终提供的,还是传统的股票代码和买卖点建议3。所以,AI成了“流量密码”,但核心服务,可能还是那个“老味道”。

风险警报:AI炒股,别让“幻觉”掏空你钱包!

当“AI炒股”的热度持续飙升,各种乱象也开始浮出水面。社交媒体上,有些博主打着AI的旗号,宣称“精准选股,胜率超70%”,甚至敢放出“百万实盘跟投”的豪言23。可实际上,这些很可能只是为了“引流养号”,最终目的是卖课程、卖服务,甚至直接为券商“拉人头”开户2

更危险的是,有些不法分子直接利用AI概念实施诈骗,什么“AI炒股软件”“虚拟盘”“假交易平台”,把投资者骗得团团转。岳塘公安反诈中心就曾披露过一个案例,赵女士轻信“AI炒股”软件,两次转账数十万元,最终在警方劝说下才醒悟,她的“暴富梦”也彻底破碎2。这哪里是AI,分明是**“AI割韭菜”**!

中央财经大学教授李国平指出,AI选股的优点在于减少人性对投资的影响,以及处理海量数据的能力。但他也提醒:

  1. 投资者要明确自己的风险承受能力;
  2. 注意输入数据的可靠性,“垃圾进去,垃圾出来”
  3. 市场瞬息万变,AI不一定能及时反映突发事件的影响1

—— 这简直是给AI炒股敲响了**“三声警钟”,特别是“垃圾进去,垃圾出来”这句,真是“人间清醒”**!

前海开源基金首席经济学家杨德龙也强调,AI主要基于历史规律和基础数据进行研判,可作为参考,但**“不可过度依赖”**1。毕竟,历史不会简单重复,AI的“幻觉”可不是说着玩的,它可能“一本正经地胡说八道”,把一些“野鸡账号”的自媒体信息当作权威来源,让你防不胜防3

波士顿咨询公司(BCG)董事总经理何大勇认为,DeepSeek目前更像是一个**“信息搜索工具”,降低了投资门槛,但并不属于传统意义上的投资顾问角色2。监管部门也早已对非法荐股行为“零容忍”**,多次出手整治金融信息乱象,对无资质从事金融相关业务的账号进行处置2

说到底,AI炒股,它不是你的“财神爷”,更不是你的“提款机”。它只是一个强大的“工具人”,能帮你处理信息、分析数据,但最终的投资决策,以及伴随而来的风险,还得由你自己来承担。正如专家所言,未来“AI与人工投顾的人机协同模式”或许才是行业主流3

所以,年轻人,面对AI炒股,冲可以,但请带着你的“脑子”一起冲!别让AI的“幻觉”掏空你的钱包,更别把“赛博股神”的梦,变成一场“赛博噩梦”。毕竟,投资是自己的事,“赚钱不易,且投且珍惜”!

引用


  1. 用AI炒股的年轻人,赚到钱了吗?·中新经纬·罗琨 周奕航(2025/8/22)·检索日期2025/8/22 ↩︎ ↩︎ ↩︎ ↩︎ ↩︎ ↩︎ ↩︎ ↩︎ ↩︎ ↩︎ ↩︎ ↩︎

  2. DeepSeek炒股,谁的狂欢?有人投入100万实测,结果……·山东财经网·(2025/2/19)·检索日期2025/8/22 ↩︎ ↩︎ ↩︎ ↩︎ ↩︎ ↩︎ ↩︎

  3. AI投顾“割韭菜”:大模型荐股信源存疑,虚拟盘诱导入局 - 奥一网·南都湾财社·吴鸿森 刘常源 赵元(2025/3/13)·检索日期2025/8/22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