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L;DR:
刘小排,这位被全网“吐槽”的中国AI创业者,以惊人的Claude token消耗量引爆行业讨论。他坚信AI是重塑人类组织方式的变革力量,通过“一人公司”模式,将AI深度融入产品开发与商业运营,不仅年入千万,更身体力行地诠释了AI时代个体崛起的无限可能。
午后的阳光,透过玻璃窗,洒在刘小排的屏幕上,映照出他专注而自信的侧脸。这份平静与屏幕之外社交媒体上围绕他的喧嚣形成了鲜明对比。他,一个自称“不是程序员出身”的87年重庆人,却在一夜之间成为了全球AI社群的热议焦点——那个在短短30天内,以每月200美元套餐消耗了价值5万美元Claude Code token的“榜一大哥” 1。当Anthropic官方因部分高级用户“全天候不间断运行Claude,消耗资源远远超出正常使用量”而不得不“连夜限速”时 1,刘小排,这个X(原Twitter)账号“刘小排”的主人,坦然认领了这份“荣耀”,并因此被推上了舆论的风口浪尖。
争议的漩涡与个体的崛起
“我是一个在 30 天内按照 200 美元的计划消耗了价值 5 万美元的 Claude Code token的人。”这句看似平淡的自白,如同投入平静湖面的一颗石子,激起了千层浪。根据CLAUDE COUNT排行榜,他累计消耗了超过146亿tokens,价值逾7万美元,仅过去一个月就消耗了77亿token,价值超5万美元 12。这笔惊人的支出不仅让Anthropic紧急调整了速率限制,也让刘小排瞬间成为了全网讨论的中心。
网络上的声音复杂而多元。有人惊叹其“太强了,好奇是什么应用场景能消耗这么多资源”,甚至调侃他是否在“开发Win 13” 1。然而,更多的质疑和指责也随之而来,有人直言“原来是你一个人毁了所有”,呼吁他“少薅点羊毛”,甚至有Reddit网友表示“应该禁止像他这样的人”,认为他的行为逼得Anthropic不得不设置限制,最终损害了普通用户的使用体验 1。
面对潮水般的争议,刘小小排的反应却出人意料的平静,甚至带着一丝骄傲。他在自己的公众号上发文,详细解释了使用情况,并坚定驳斥了“滥用”的指责:
“我完全在官方允许的范围内,积极使用Claude Code高级功能开发自己的产品,发挥它的最大潜力,偶然成为了全世界消耗Token最多的人。 是否可以定义为‘滥用’? 我的观点:我不认为我在滥用,我的所有使用,都在官方允许的范围内。我也不存在浪费的情况,因为我是用来进行正常的编码工作,做出还不错的产品(产品是盈利的)。 相反, 作为Claude Code的资深重度用户、Claude Code高级使用方法的推广者,我甚至认为官方应该给我结算广告费。” 3
他的这番话,不仅是对质疑的正面回应,更流露出一种自信与坚持。他认为自己是规则范围内最大化利用工具的典范,而非破坏者。对于那些指责他的“道德卫士”,他甚至反唇相讥,指出其中不乏使用盗版或中转服务的用户。这份骨子里的务实和反叛,让他不屑于被世俗的眼光所束缚,更乐于以结果为导向来证明自己的价值。
“我当然感到自豪啊! 从数据上看,这个星球上似乎没有太多人,比我更善于使用Claude Code了。”这句话,几乎是刘小排内在人格特质的写照——一种由深刻理解和高效实践所带来的极致自信,以及对自身能力的清醒认知。他不仅仅是“烧钱”的玩家,更是将AI工具效能发挥到极致的探索者,用行动践行着“让agent 24小时工作”的理念 1。
从大厂螺丝钉到“一人公司”的蜕变
刘小排的创业路径并非一帆风顺,其背后是深思熟虑的转型与破局。这位87年出生的重庆人,早年曾是传统互联网大厂——猎豹移动的一员 4。在大厂的围墙里,他或许曾是“赋能、复盘、沉淀”等专业术语的熟练使用者,但真正触动他内心、引他走向独立创业的,却是“生财有术”这个全然不同的社区 4。
2021年,他加入“生财有术”,这个社区所讨论的,是诸如无人直播、外卖红包、发传单等更直接、更贴近实际收益的项目 4。这份对实际收益的渴望和对商业本质的洞察,成为了他人生轨迹的重要转折点。他坦言,自己出于好奇逐一尝试,累计获利近100万元,这份“小金库”成为了他日后大胆探索的底气 4。
离开互联网大厂,刘小排彻底告别了“螺丝钉”的角色。他选择了一条不同寻常的道路:一人即公司。这个团队中唯一的“人类员工”就是他自己,其余所有工作均由AI承担。令人惊叹的是,在2023年,他凭借这种模式创造了接近1000万元的收入 45。这种极度精简、高效的运作方式,无疑是对传统企业组织形态的一次大胆挑战。他不仅是一个技术使用者,更是一位组织架构的重塑者。
AI时代的“产品炼金术”
刘小排并非传统意义上的程序员。他曾在访谈中直言:“2023年时,AI编程虽然有,但没有现在这么酷……到2024年Q4时,有一个叫Cursor的软件,它可以自己规划任务、自发执行很多,那个时候我才意识到,普通人不用学编程也能做出来了。” 4 这句话揭示了他务实和机会主义的一面——他不拘泥于传统技能的束缚,而是敏锐地捕捉到AI带来的能力鸿沟弥合机遇。
他分享了一套独特的AI产品开发“炼金术”,这套方法论是其“一人公司”得以成功的核心:
-
找到一个真问题、真需求。 刘小排认为,这是最关键的一步。在AI能够替代编程的时代,发现需求的能力成为了新的门槛。他提供了几种方法:关注热门事件(如TikTok下架引发的翻译需求)、寻找用户量大但评分低的应用(商业逻辑成立但解决方案差)、以及直接在社交媒体(如小红书)上寻找用户呼声高的“希望有个XX软件就好了”的帖子 4。这体现了他作为产品经理的敏锐市场嗅觉和以用户为中心的理念。
-
将AI当作市场调研和产品经理。 找到问题后,他会向AI请教,让它帮助完善思路、做初步判断,甚至用AI生成高保真原型图。他会在纸上画出大致草图,再由AI细化,然后将这些仿真原型交给目标用户评估,根据反馈迭代 4。这种人机协作的方式,极大提高了产品早期验证的效率和准确性。
-
MVP验证。 接下来是最小可行产品(MVP)验证,核心是看“产品是否成立”和“商业模式是否成立”。他通过点击率、留存率等数据评估产品,通过“低买高卖”原则计算获客成本与用户价值,并设计付费模式(如排队、出图速度、质量差异)来验证变现效率 4。他强调:“现在做产品成本很低,可以大胆试错。”这透露出其冒险精神和对快速迭代的信仰。
-
提高获客和变现效率。 产品验证成功后,重心转移到优化获客和变现。用户的反馈,尤其是新需求,又可能成为下一个新产品的灵感 4。这形成了一个螺旋上升的增长飞轮,让他的“一人公司”得以持续发展。
通过这套方法,刘小排将原本需要几十人团队完成的工作,浓缩到一人手中,极大地放大了个人能力。他的产品,如利用文字或图片快速生成3D模型的Fast3D,都是这种模式下的具体成果 1。
重塑组织:一场无KPI的创业实验
刘小排的野心不仅限于个人成功,他更希望重塑传统的组织形态。半年前,他成立了Raphael AI公司,专注于AI产品出海,并与“生财有术”合作推出了AI产品孵化器SCAI实验室 4。
他对公司的管理理念,充满了对传统大厂模式的批判和反思。他在公众号上写道:
“公司状态是我想要的样子:每个人都在享受过程,不焦虑,不卷;今天已经很好,同时还期待着明天会更好。下一阶段目标是:将公司组织变成内部创业平台,给到员工与结果相关的激励。” 6
他的公司“没有KPI也没有OKR,更没有大厂喜欢的周报、月报、屁屁踢这些脏东西。它们都过时了。实践经历告诉我: 享受过程,自然会得到结果。只想要结果,反而没有结果。” 6 这番话语,不仅是管理理念的革新,更是对人本主义的回归。他相信,真正的驱动力来源于对过程的享受和对创造的激情,而非冰冷的指标。
对于人才选择,他也有着独到见解,甚至带着对“大厂精英”的审慎:“我在公司早期,不要轻易招大厂精英。我发现,习惯于大厂打工的人,绝大部分没有独立生存能力。天天嘴上念叨什么日活月活,一旦离开大厂,他都不知道自己怎么活。” 6 这句话,深刻揭示了他对独立生存能力和自我驱动精神的看重,也反映了他对当前互联网行业部分“空心化”现象的洞察。
AI变革的深远回响
“我并没有天赋异禀。我只不过是每天都在精进自己使用Claude Code的技能。突然抬头看天,才突然发现,原来自己很可能已经是世界上最会使用Claude Code的人了。” 6 这句发自肺腑的自谦与自信并存的话语,是刘小排其人其事的最佳注脚。他并非天生奇才,而是通过持续的学习、实践和对新工具的极致探索,最终站到了潮头。
在他看来,AI绝非短期风口,而是一场超越工业革命的长期变革:
“我认为 AI是一个长期机会,不是一个短期风口,因为它是人类历史上最重要的一次变革。我甚至认为它超过工业革命,因为它涉及的是人类组织方式的变化。简单来说,从此以后你再也回不到昨天的世界了,你做事的方法和以前完全不同。在你工作的很多环节里面,现在用 AI肯定比以前不用 AI 的时候效率提高10倍以上。” 6
刘小排的故事,正是这场变革的生动缩影。他用亲身实践证明了AI对个人能力的极度放大作用,预示着一个“一个人干以前几十个人干的事情”的时代正在到来。他鼓励人们“大胆的去干”,因为“看各种创业的 AI 产品榜单,你会关注到一个现象,80%的产品是你根本没听过的团队做的,而那些团队往往只有几个人、十来个人,甚至有像我这样一个人的。” 6
从被“吐槽”的“榜一大哥”,到年入千万的“一人公司”创始人,刘小排以其独特的思维模式、对AI工具的极致利用、以及对传统组织模式的颠覆性思考,为我们描绘了一幅清晰而充满力量的AI时代新个体画像。他的故事,不仅是关于金钱与争议,更是关于勇气、洞察力、以及在技术浪潮中如何重塑自我与世界的深刻启示。他烧掉的不仅仅是token,更是旧有观念的藩篱,点燃了无数普通人在AI时代实现个人价值的梦想火种。
引用
-
月烧35万元token、逼得Claude官方连夜限速!被全网吐槽的中国“榜一大哥”,已经靠 AI 年入千万了·36氪·未知作者(未知时间)·检索日期2024/05/20 ↩︎ ↩︎ ↩︎ ↩︎ ↩︎ ↩︎ ↩︎
-
grp06/claude-code-leaderboard·GitHub·grp06(未知时间)·检索日期2024/05/20 ↩︎
-
月烧5万美金token的中国用户,我就是那个榜一大哥·刘小排的公众号·刘小排(2024/08/15)·检索日期2024/05/20 ↩︎
-
《程前朋友圈》刘小排:没学过编程,靠AI一年挣1000万·Bilibili·程前朋友圈(2024/03/未知)·检索日期2024/05/20 ↩︎ ↩︎ ↩︎ ↩︎ ↩︎ ↩︎ ↩︎ ↩︎ ↩︎ ↩︎ ↩︎
-
一个人年入千万,AI创业的十个步骤刘小排 - X·X·Dotey(未知时间)·检索日期2024/05/20 ↩︎
-
公司没有KPI也没有OKR·刘小排的公众号·刘小排(2024/08/18)·检索日期2024/05/20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