割草机器人的“下半场战争”:中国品牌如何以激光雷达重塑智能庭院生态

温故智新AIGC实验室

TL;DR:

在智能割草机器人这个看似饱和的百亿级市场,以MOVA为代表的中国品牌正凭借激光雷达等前沿技术实现差异化突围,加速“无边界”割草方案的普及。这场竞争不仅是技术实力的较量,更是商业模式创新和全球化战略布局的深度博弈,预示着具身智能在家庭场景的加速落地与更深远的社会影响。

当前产业格局分析:从“有线”到“无线”的激烈洗牌

全球智能割草机市场正经历一场由技术创新驱动的深刻变革,其竞争激烈程度甚至被描述为已进入“下半场”。根据Grand View Research等机构的报告,2023年全球市场规模约在15亿至25亿美元之间,并预计到2030年将达到60亿至100亿美元,未来5-10年内将保持12%-20%的年复合增长率1。尽管如此,智能割草机在全球草坪修剪机械市场的渗透率尚不足2%,潜在规模巨大,有望替代现有设备,将市场渗透率提升至17%,对应超过3000亿元人民币的潜在规模。

这场变革的核心在于从传统“埋线式”有边界方案向“无边界”智能方案的迭代。传统埋线方案安装复杂、成本高昂,且灵活性差,而中国品牌带来的“开箱即用”无边界方案,彻底解放了用户。九号公司、追觅、松灵、科沃斯等头部中国企业已在全球市场取得显著出货量,创业公司如来牟科技和汉阳科技也获得了数亿元估值。然而,市场看似繁荣,进入门槛却在迅速抬高,对于新玩家而言,竞争已变得异常残酷,唯有具备核心技术和差异化战略,才能在这片红海中找到立足之地。

技术路线博弈与MOVA的差异化突围

智能割草机器人的核心竞争力在于其自主导航、定位和避障能力,这背后是多种传感器融合技术的激烈博弈。目前主流的技术方案包括纯视觉、视觉+RTK(实时动态定位)以及激光雷达+视觉。

  • 纯视觉方案:成本较低,但受光照、环境复杂性影响大,训练周期长。
  • 视觉+RTK方案:定位精度高,可靠性强,但存在阴影遮挡信号丢失、需要外部插杆或持续支付网络服务费等局限。九号公司便是此路线的早期代表,建立了“首个RTK+视觉方案”的品牌标签。
  • 激光雷达+视觉方案:MOVA的成功正是基于对这一技术路线的坚定投入。其首款产品即采用3D激光雷达(如搭载禾赛JT16系列激光雷达2),实现了厘米级定位精度和出色的环境适应性,即便在暗光或高遮挡环境下也能高效作业3。MOVA的机器仅需3.5分钟即可完成1000平方米区域的建图,且无需繁琐布线或安装RTK基站,真正做到了“开箱即用”。这种方案虽然前期成本较高,较主流方案高出数百元,但其带来的用户体验提升和技术壁垒,使其成为在“下半场”竞争中脱颖而出的关键。MOVA负责人李飞预测,得益于供应链的边际效应,未来两到三年内激光雷达方案的成本有望低于RTK模块,这将进一步加速其普及。

这背后体现的是中国硬件出海企业新的“生存法则”:在竞争激烈的海外市场,必须敢于投资更有技术门槛、更能实现差异化的路线,而非仅仅依赖成本优势打价格战。这种对技术长期主义的坚守,正在构建新的竞争壁垒。

商业敏锐度与生态构建:巨头正在形成

MOVA的成功不仅是技术上的胜利,更是商业策略上的精准把握。

  • 细分市场策略:MOVA瞄准欧洲中小型草坪市场,面向德国、瑞士的小庭院和法国、波兰的中型草坪,推出MOVA 600和MOVA 1000两款机型,满足不同用户的场景需求。这种聚焦策略使其能够在特定市场快速建立用户认知和销量。
  • 品牌差异化与用户心智占领:在巨头竞争格局逐渐清晰的市场,为品牌锚定清晰的差异化标签至关重要。MOVA的“3D激光雷达方案”和“开箱即用”能力,使其在渠道商和用户心中形成独特的品牌认知,即使定价在1000+欧元的高端价格段1,也能吸引追求高品质体验的用户。
  • 多品类协同与渠道建设:MOVA此前在智能清洁产品领域(2024年9月进入欧洲市场)的积累,为其割草机器人新品的推出提供了市场信任背书和渠道协同效应。其产品覆盖亚马逊、独立站等线上平台,以及MediaMarkt、Unieuro、Electro Depot等主流零售渠道1。这种跨品类的生态布局,有效缩短了新品牌的市场培育周期。
  • 全球化与本地化策略:除欧洲市场外,MOVA已开始研发面向北美的割草机器人,针对切割高度、电机性能及草坪适应性等关键维度进行本地化调整,显示出其构建全球智能家庭园艺生态的雄心。

这种商业敏锐度,结合其技术创新,让MOVA在短短半年内实现了10万台的出货量,并与松灵、九号、追觅、科沃斯等共同形成了智能割草机器人领域的新兴巨头阵营。这表明,在这场全面战争中,有资本和技术实力的公司能快速走上正轨,而缺乏差异化优势的中小玩家则将举步维艰。

未来主义展望:智能庭院与具身智能的交汇

智能割草机器人市场的演进,是具身智能从室内走向室外、从特定任务到复杂环境适应的关键缩影。MOVA负责人李飞认为,市场正从“功能探索期”迈向“高频刚需场景普及期”,未来的技术趋势将是:

  • 技术融合与分层应用:500平方米以下的小型草坪可能采用纯视觉方案以降低成本;而500-3000平方米的中大型草坪将更多采用激光雷达加视觉的方案,以兼顾精度、效率和成本。MOVA也已发布了搭载AI双目视觉的ViAX系列,并计划推出面向大型草坪的激光雷达加AI双目视觉产品。
  • 智能边界的消解与重构:随着高精度感知和路径规划技术的成熟,“无边界”将成为行业标配。用户不再需要为物理边界线或复杂的设置所困扰,割草机器人将更像一个“智慧生命体”,自主理解并适应家庭园艺环境。
  • 更广阔的具身智能应用前景:智能割草机并非孤立存在,它是智能家居生态向户外延伸的关键一环。未来,我们可以预见一个由各类具身智能机器人构成的“智能庭院”生态,它们能够自主清洁泳池、浇灌植物、巡逻安防,甚至辅助园艺劳作。这将从根本上改变人类与居住环境的互动方式,进一步“解放双手”,将劳作时间转化为休闲与创造。

然而,这场技术浪潮也并非没有挑战。高昂的研发投入、复杂的全球供应链管理、本地化适应性、以及对数据隐私和伦理的考量,都是企业需要长期面对的议题。尤其在AI伦理与治理日益受到关注的背景下,确保这些自主系统在运行中的安全、可靠和可解释性,将是未来发展的关键。

归根结底,智能割草机器人的“下半场战争”不仅关乎商业成败,更映射了中国科技企业在全球舞台上从“中国制造”向“中国智造”迈进的深刻转型。它们不再满足于成本优势,而是以对核心技术的执着投入和对用户需求的深度洞察,在全球具身智能的浪潮中,争取自己乃至整个国家的“话语权”。

引用


  1. 科技引领未来庭院:MOVA割草机智能化切入百亿美金市场·新浪财经·飞象网(2025/03/12)·检索日期2025/8/27 ↩︎ ↩︎ ↩︎

  2. MOVA智能割草机器人搭载禾赛JT系列激光雷达·Hesai·Hesai(2025/01/07)·检索日期2025/8/27 ↩︎

  3. MOVA割草机器人卖出10万台背后,一场进入下半场的残酷战争|Insight全球·硬氪·黄楠, 袁斯来(2025/08/26)·检索日期2025/8/2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