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皇」整活翻车?AI假观众、猫猫头,这波神级公关教你何为「活成表情包」!

温故智新AIGC实验室

TL;DR:

威尔·史密斯又双叒叕在AI上“翻车”了,这次是演唱会视频里的「假观众」!但“史皇”不愧是“史皇”,一个猫猫头反击瞬间把危机变成热梗,简直是公关届的“教科书”式操作。

承认吧,在这个信息爆炸、梗图满天飞的时代,很多明星在我们脑海里,第一印象已经不是TA的影视作品,而是那些魔性又洗脑的表情包。而最近,我们的“史皇”威尔·史密斯,就靠着AI,在“表情包化”的道路上又迈出了坚实的一大步,甚至还整出了一场教科书级别的AI危机公关大戏

翻车现场直击:AI「假粉」滤镜有多野?

事情是这样的,我们的“史皇”大人,兴致勃勃地在社交平台分享了一段自己巡回演唱会的宣传片,想营造那种和歌迷近距离狂欢的热烈氛围。毕竟谁不想看爱豆在台上闪耀,台下粉丝尖叫呢?可万万没想到,眼尖的网友们却嗅到了一丝不对劲,大呼:“等等,这观众…怎么有点不对劲?”1

是的,你没听错,也不是你眼花,史密斯被指控在视频中使用了AI生成的假观众。具体表现嘛,就是那种熟悉的“AI味”:有些画面像加了重度滤镜,糊弄一下还能过关,但有些就简直是大型翻车现场——模糊的五官、扭曲的肢体、甚至还有那种“多余的手指”的经典AI特征,看得人毛骨悚然2

想象一下,你以为自己置身万人演唱会,结果身边的“人头”全是AI搓出来的,这感觉,简直比看到《黑客帝国》里那堆绿代码还让人赛博朋克!网友们自然不买账,纷纷开喷:“这么有钱却懒得拍真的观众,用AI糊弄?”、“这是把我们当韭菜割吗?”

这波操作,要换个别的明星,估计得被嘲上好几天,甚至直接人设崩塌。毕竟在流量为王的年代,粉丝的信任可是“易碎品”。

「史皇」神级公关:梗,还得是本人会玩!

但“史皇”毕竟是“史皇”,他可是AI梗界的老OG了,没在怕的。面对铺天盖地的质疑和嘲讽,他没有选择沉默,更没有恼羞成怒地甩锅。相反,他使出了自嘲式反击的“大招”!8月30日,他淡定地上传了一段新视频,配文调侃道:“今晚的观众超级热闹!”镜头一扫台下,好家伙!满场观众的头部,竟然全变成了AI生成的猫咪3

这一波操作,简直是**“四两拨千斤”的神级公关!原本剑拔弩张的舆论氛围,瞬间被这群萌萌的猫猫头彻底治愈,走向了欢脱的“跑偏”路线。大家不再纠结“假观众”,而是开始狂刷“史皇太会玩了”、“猫猫头我可以!”。一场即将引爆的信任危机,就这样被他一个“猫猫拳”轻松化解,还顺便给自己又涨了一波路人缘**,简直是公关范本

其实,这并不是史密斯第一次和AI玩梗。早在2023年年初,那个让无数网友捧腹大笑又头皮发麻的“威尔·史密斯吃意大利面”AI生成视频,就曾病毒式传播。最初,那扭曲的手指和诡异的面条,被网友们当作测试生成式视频的**“野生Benchmark”**——“连面条都生成不好,还说自己是最强模型?”

然而,AI技术发展如同**“坐了火箭”。仅仅一年后,2024年,由可灵AI生成的升级版“史密斯吃面”视频出现,画面质感已经以假乱真**,甚至让很多人分不清是真人还是AI合成。而“史皇”本人更是亲自下场“整活”,在Instagram上分享了自己的“新版吃面”视频,还内涵式地和旧版AI作对比,实则下方是他真人出演。这波操作,直接把一个原本用来嘲笑AI的梗,彻底变成了他自己的专属流量密码,玩得明明白白

明星,你的数字形象还好吗?AI时代新挑战

当然,被“梗图化”的明星,可不止威尔·史密斯一个。从我们的“歌神”张学友的“食屎啦你”,到奥斯卡影帝尼古拉斯·凯奇的各种“抓狂鬼畜”合集,再到基努·里维斯**“悲伤的基努”“You’re breathtaking”**,互联网仿佛有一个无形的大手,总能把明星们变成各种“素材”。

不过,对待这种“被梗化”的命运,明星们的态度可就千差万别了:

  • 无奈派:尼古拉斯·凯奇坦言,他有点后悔上网搜自己的名字,因为发现全是各种恶搞片段,被截成表情包或鬼畜。

    “我知道这是为了搞笑,也确实好笑。但完全脱离剧情前因后果,只截取了几个瞬间,就好像我完全是个小丑,这并不是我演戏的初衷。”4 点评:凯奇大叔的无奈,大概就是“我本想靠演技征服世界,结果成了表情包的王。”

  • 激进派:基努·里维斯直接在所有电影合同里都加了一条**“不许数字修改我的表演”**的条款。他曾因为制作方在他不知情的情况下,用数字特效替他加了一滴眼泪而震惊又恼火。 点评:基努哥的“硬核”操作,大概是在对AI说:“你连我掉几滴泪都要管?那下次我人都不用来了呗?”
  • 躺枪派:最惨烈的莫过于泰勒·斯威夫特。今年初,她被Deepfake合成的色情图像在社交媒体平台X上公然传播了近19小时,获得了上千万次浏览量,引发全球愤怒。 点评:这种利用AI“换脸”侵犯隐私的行为,已经不是玩笑,而是突破底线的数字暴力。平台所谓的“审核纰漏”,在巨大的流量和利益面前,显得苍白无力。毕竟,连Meta自家的AI部门都曾训练泰勒·斯威夫特的chatbot,这背后的“日活”诱惑,谁能挡得住?
  • 拥抱派:当然,也有像马斯克这样自带流量的“梗图富豪”,他甚至直接表示:“我就是meme,我活在梗里”,以此炫耀自己对网络舆论的掌控。 点评:马斯克大概是在说:“我不是在玩梗,我就是梗本身!”

从被动「躺枪」到主动「造梗」:AI是敌是友?

威尔·史密斯这次的“猫猫头”公关,以及他玩转“吃面梗”的经历,其实揭示了AI时代下,明星数字形象管理的一种新范式

从传播学角度看,名人形象本身就带有**“流量光环”,是快速调动受众情绪的现成模板**。AI技术,尤其是生成式AI(AIGC),进一步放大了这种效应。它能轻松地对名人形象进行**“解构”与“重塑”,无论是恶搞、戏仿,还是“以假乱真”**。

面对这股“AI生成”的浪潮,明星们开始分化出不同的应对策略:

  • 积极拥抱型(如威尔·史密斯、马斯克):他们选择不抗拒,甚至亲自参与到“造梗”和“玩梗”中去。通过自嘲、幽默反击,将原本的危机转化为话题,将AI的“整活”变成自己人设的一部分。这是一种主动参与自身形象数据化再创造的过程。他们用幽默感拉近与粉丝的距离,也保证了在信息洪流中的**“存在感”和“讨论度”。毕竟,在互联网上,最可怕的不是被黑,而是无人问津**。
  • 谨慎规避型(如基努·里维斯):这类明星深知AI的“双刃剑”效应,更看重艺术创作的真实性和个人形象的掌控权,试图通过合同等法律手段,划清数字篡改的红线。
  • 被动承受型(如尼古拉斯·凯奇):他们或许理解恶搞的初衷,但内心依然介意自己的形象被过度消费和扭曲,面对海量的内容,却又无能为力

而泰勒·斯威夫特的遭遇,则敲响了警钟:当AI技术被用于恶意Deepfake,它将不再是娱乐的工具,而是潜在的数字武器。这不仅挑战了明星的隐私和名誉,也暴露了社交平台在内容审核上的巨大漏洞和伦理困境。

总而言之,AI时代下,明星的“数字人格”管理,已经不再是简单的宣传和营销,而是与算法、技术、舆论深度交织的**“赛博生存之道”。如何与AI共舞,将潜在的“翻车”风险转化为流量和话题,同时坚守道德底线,保护个人权益,这门“AI生存学”**,每一个公众人物都得好好补课了。毕竟,AI不会停止“整活”,而我们,也永远在吃瓜的第一线!

引用


  1. 威爾史密斯大翻車演唱會被抓包用AI生成假歌迷·World Journal·(2025/9/3)·检索日期2025/9/3 ↩︎

  2. 威尔史密斯被指控使用人工智能制作“令人尴尬”的巡演视频·Reddit·(2025/9/3)·检索日期2025/9/3 ↩︎

  3. 巡演影片被抓包用AI生成假觀眾 威爾史密斯:被發現了?那就用好用滿吧 (骨頭編·Threads·(2025/9/3)·检索日期2025/9/3 ↩︎

  4. 威尔·史密斯 AI 整活翻车,被狂喷后神回应翻盘,彻底把自己活成了表情包·APPSO·发现明日产品的APPSO(2025/9/3)·检索日期2025/9/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