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宝“帮我挑”:AI开始“教”我们花钱了,钱包君还好吗?

温故智新AIGC实验室

TL;DR:

阿里最近火力全开,财报喜人不说,还豪掷3800亿ALL IN AI。这不,淘宝悄咪咪上线了“帮我挑”,AI从幕后走到台前,直接上手教你买买买。看来,你的钱包以后不光要面对李佳琦,还得应付这个懂你、甚至比你更懂你的“AI导购员”了!

最近的阿里,可谓是“春风得意马蹄疾”1,不仅外卖大战捷报频传,连股价都跟着坐上了火箭。这波操作背后,除了“百亿补贴”带来的惊人增量,更有一张宏伟蓝图:未来三年豪掷3800亿元,直指“AI+云”这片星辰大海1。就在大家还在惊叹这大手笔的时候,淘宝却已经悄悄放出“大招”——一个叫“帮我挑”的AI电商导购功能,直接杀入了我们的购物车。

AI导购界的“王炸”还是“小透明”?淘宝这波操作有点意思!

还记得淘宝之前的“AI万能搜”吗?那只是AI小试牛刀,在搜索结果里给你塞点“推荐”,像个幕后军师。但“帮我挑”可就不一样了,它就像一个被正式提拔的**“带货AI管家”。用自然语言问它,它就能给你整出一份融合文字、商品、视频、图片的“答案报告”,从攻略到口碑,从优惠到搭配,甚至帮你做消费决策。简单说,就是“帮你挑”**,真·帮你挑,再也不是“你自己看吧”的那种敷衍了事。

这背后,可不是阿里拍脑袋一拍就上的。想当年,马云在拼多多市值逼近时曾说,“所有伟大的公司都诞生在冬天里。AI电商时代刚刚开始,对谁都是机会,也是挑战”1。那时,阿里的AI电商战略还主要集中在B端,比如给商家提供内容、营销、设计的AI能力。跟亚马逊、谷歌这些海外巨头比起来,阿里在C端AI应用上确实显得有些“保守”。

为什么保守?当然是怕AI“翻车”!早期的AI,“幻觉”问题(瞎编乱造)那可是家常便饭。不过,随着检索增强生成(RAG)技术2的普及和算法优化,AI的“幻觉症”已经大大缓解,输出也越来越严谨了。虽然这意味着AI聊天机器人可能会“没那么有趣”,但对于购物应用来说,严谨那可是妥妥的“加分项”!一个靠谱的导购,谁不爱呢?

当然,阿里不是一个人在战斗。海外巨头们也纷纷加入了这场“AI购物”的狂欢:

  • 亚马逊推出了“为我购买”(Buy For Me)功能。
  • OpenAI更是将AI购物系统Operator升级成了Agent版本,你只需动动嘴,AI就能帮你完成从浏览到加购的全过程,只等你“确认付款”的临门一脚1

这感觉,就像AI们突然集体开窍,发现**“原来我还可以这样帮你花钱!”**

用户行为“大变脸”:AI搜索把我们“惯坏”了?

为什么这些大厂都急着冲进“AI购物”的赛道?答案就藏在我们的日常习惯里。如今,我们获取信息的方式正在悄然改变,AI搜索正在取代传统搜索,成为新的“信息中枢”。在国外,大家用ChatGPT、Claude、Grok看“概述”;在国内,豆包、DeepSeek也成了大家找答案的“新宠”1。甚至连百度和谷歌这些传统搜索巨头,都不得不**“被迫营业”**,拥抱AI搜索的浪潮。

但AI搜索的强大,也给我们带来了点“小麻烦”:它把用户给“惯坏”了!Gartner分析师一针见血地指出,用户开始倾向于用更宽泛的语言描述需求,比如搜索**“婚礼穿搭”,而不是具体到“白色连衣裙”1。我们变“懒”了,精准描述需求的能力在下降。这对于传统货架式电商来说,简直就是一场“信任危机”和“效率挑战”**。

而淘宝的“帮我挑”,正是洞察到了用户这种“微妙的变化”,试图提前卡位,提升用户体验。从某种意义上说,它就是AI版的“种草”,通过AI的火眼金睛,帮你从**“我想买点啥?”的模糊意向,直达“就买它了!”**的决策终点。

举个“栗子”,开学季给孩子买笔记本电脑,你可能只知道要“好用、不贵、大学生用”。以前你可能要去小红书翻遍种草帖,现在,把需求抛给“帮我挑”,它可能直接甩出几个符合你预期的型号,省心省力,简直是“剁手福音”

信我者得永生?AI的“迷之信任”与消费新范式

说到“种草”,我们之所以信任李佳琦、董宇辉,是因为他们用信誉背书;信任小红书达人,是因为他们持续输出优质内容。那么,AI的信誉度从何而来呢?

一个有趣的现象是:真正懂AI大模型、生成式AI的人,反而对AI的态度更审慎;而那些“不明觉厉”的吃瓜群众,却对AI有着一种“迷之自信”1。想想看,家里的长辈一旦学会用AI,是不是恨不得把AI的回答奉为“圭臬”?

这“迷之信任”的根源,在于大多数人把AI当成了“无所不知的专家”,而非“效率极高的实习生”1。他们会下意识地认为**“AI给的肯定是对的”**。甚至有研究表明,高达2/3的人在AI与自己的意见相左时,会选择听从AI的建议,即便面对的是“生死抉择”1这,就是AI的“魔力”!

为什么AI能获得如此高的信任度?很简单,如今AI“幻觉”的发生概率已经非常低了,这意味着在绝大多数情况下,AI都能给出**“正确答案”**。当一个东西几乎永远正确时,你对它不了解,自然会产生盲目的信任。既然如此,AI又怎么会不成为我们未来的“购物导师”呢?

从“AI万能搜”到“帮我挑”,淘宝在AI应用上的重心非常明确:缩短交易路径,优化处理效率。说白了,就是让你“买买买”的过程变得更轻松、更简单、更不费脑子。这不仅仅是技术升级,更是对未来消费模式的一次大胆预演。我们的钱包,是时候做好准备,迎接这位“AI管家”的到来了!

引用


  1. 淘宝开测“帮我挑”,这下AI真要帮大家花钱了·三易生活·三易菌(2025/9/8)·检索日期2025/9/8 ↩︎ ↩︎ ↩︎ ↩︎ ↩︎ ↩︎ ↩︎ ↩︎ ↩︎

  2. 淘宝开测“帮我挑”,这下AI真要帮大家花钱了 - 新浪·新浪(2025/9/8)·检索日期2025/9/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