算法前锋:AI概览如何重塑信息权力与内容经济的边界

温故智新AIGC实验室

TL;DR:

谷歌的AI概览功能正深刻改变传统内容分发模式,导致媒体网站流量锐减并引发版权争议;这场变革不仅重塑了信息获取路径与商业生态,更迫使出版商在适应零点击搜索趋势与探索新盈利模式之间寻求平衡,预示着内容生产与消费范式将迎来结构性重构。

AI概览:信息消费模式的“范式转移”

随着生成式人工智能技术浪潮的席卷,谷歌推出的AI概览(AI Overviews)功能,正以其颠覆性的信息呈现方式,深刻重塑着用户的搜索体验和内容消费路径。这一技术的核心机制在于,它利用大型语言模型(LLMs)对网页内容进行自动化理解、整合与摘要,直接在搜索结果页的顶部呈现高度凝练的答案。其初衷在于提升用户获取信息的效率,尤其是在面对复杂查询时,通过提供即时、全面的概览,以期超越传统链接列表的局限,与新兴的对话式AI搜索产品(如Perplexity)形成竞争优势1

然而,这种效率的提升伴随着深刻的结构性影响。AI概览本质上代表了从“点击并探索”向“即时获取答案”的信息范式转移。用户无需点击进入原始网站,即可获取所需信息,这无疑极大优化了某些场景下的用户体验。但从技术层面看,这种“即时答案”的生成,正是建立在对**现有海量网络内容进行“抽取与重构”**的基础之上。AI模型通过复杂算法解析网页文本、识别关键信息点,并以连贯的自然语言形式呈现,这使得信息获取不再是线性导航,而是由AI智能聚合的结果。这种技术路径,尽管提升了终端用户的便捷性,却也同时在内容创作、分发与变现的链条上,投下了长长的阴影。

商业模式的冲击与“零点击”困境

对于严重依赖广告和流量变现的在线出版商而言,AI概览的出现无异于一场生存危机。Google AI的搜索功能直接通过减少网站流量来影响出版商的收入2。独立出版商联盟已就此向欧盟及英国主管机关提出控诉,指责谷歌滥用市场力量,损害出版商权益3

数据分析进一步佐证了这种担忧。根据《Digiday》引述SimilarWeb的调查,自谷歌全面推广AI摘要功能后,与新闻内容相关的网络搜索中,未点击新闻网站链接即结束搜索的比例,已从最初的56%大幅增至近69%4。这意味着,近七成的用户在获取AI概览提供的答案后,便不再进一步访问原始内容源。这种现象被形象地称为“零点击搜索”(Zero-Click Searches)。

“Google的AI摘要功能,对新闻网站造成新一轮打击。AI摘要会在谷歌搜索引擎最上方为用户生成对其搜索结果的总结,让用户直接获得答案。”5

对于《People》和《每日邮报》等大型媒体而言,其流量来源的100个搜索关键词中,分别有40个和20个触发了AI摘要功能,导致其网站流量严重下滑4。这种流量劫持直接导致广告收入锐减,也削弱了通过订阅、转化等其他方式实现商业闭环的可能性。尽管谷歌声称这些担忧“夸大其辞”,并强调AI概览旨在为优质内容创造更多曝光机会,但实际的市场反馈却描绘了一幅截然不同的图景。传统媒体赖以生存的商业逻辑,正面临着来自技术巨头基础设施层面的瓦解

内容版权与所有权的深层哲学思辨

AI概览引发的争议,不仅是商业利益的冲突,更触及了内容版权、知识所有权以及信息价值分配的深层哲学议题。当AI从原始网页中“摘录”并“重构”信息时,它是在进行“合理使用”(Fair Use)还是构成侵权?出版商投入大量人力、物力进行原创内容生产,其劳动成果被AI免费攫取并以另一种形式呈现,而原创者却无法从中获得相应的商业回报,这是否公平?

Wired的批判性思维在此刻尤为重要:AI技术在加速信息流通的同时,也可能加剧知识生产的“公地悲剧”。如果高质量的原创内容无法获得应有的流量和经济支持,那么内容创作者的积极性将受挫,长此以往,整个网络内容生态系统的质量和多样性将受到威胁。这不仅仅是经济问题,更是关于人类知识生产与传承机制的深刻反思。

此外,AI概览也提出了关于信息源头透明度的问题。尽管谷歌在某些情况下会标注来源,但用户是否会追溯、是否理解AI概览是基于他人内容生成,以及AI在摘要过程中可能引入的偏差或“幻觉”,都将影响公众对信息的信任度,并可能对媒体的权威性与公信力构成挑战。

产业生态重构:新格局与新机遇

面对AI概览带来的冲击,媒体行业被迫进入一个加速变革与适应的新阶段。这既是挑战,也孕育着新的机遇:

  • 内容策略转型:出版商需从追求广撒网的“点击量”模式,转向深度、稀缺性和高附加值的原创内容生产,以吸引用户直接付费或形成更强的品牌忠诚度,从而绕开搜索引擎的中间化。例如,更专注于调查性报道、独家分析、专业评论等AI难以简单复制的领域。
  • 多元化分发与直接触达:降低对单一搜索引擎的依赖,积极探索通过邮件订阅、社交媒体社群、自有App、播客等多元渠道直接触达用户,构建更稳固的“私域流量”。
  • 技术合作与创新:与AI技术公司合作,开发基于AI的内容创作辅助工具、个性化推荐系统或新型交互式内容体验。甚至探索将内容以结构化的API形式出售给大型AI模型,为AI训练提供合法且有偿的数据源。
  • 监管与法律框架:独立出版商联盟的控诉表明,监管机构将在平衡技术创新与市场公平方面发挥关键作用。未来可能会出现针对AI内容抓取和使用的新法律法规,以及更明确的内容授权与补偿机制

长远来看,内容经济将不再是简单的“页面浏览量”经济,而是转向**“注意力价值”和“知识产权价值”**的深度挖掘。

前瞻:内容经济的未来图景与共生路径

展望未来3-5年,AI概览以及更广泛的生成式AI技术将持续重塑内容生态系统。我们或将看到以下趋势:

  1. 付费与许可模式的演进:传统的广告分成模式将面临巨大压力,取而代之的可能是更复杂的内容许可协议。出版商可能会直接向AI公司收取费用,允许其使用内容进行训练或生成摘要,而非依赖间接的流量变现。这将催生一个全新的AI内容版权市场
  2. “内容即服务”(Content as a Service, CaaS):高质量、结构化的内容将被视为一种API接口服务,AI模型可以直接调用,并根据使用量或用户反馈进行付费,形成更加直接且透明的商业循环
  3. 个性化与深度定制的崛起:AI将赋能出版商提供更加个性化、互动性强的阅读体验,例如基于用户偏好生成定制化的深度报告,或提供与内容相关的AI辅助探索工具,从而提升用户粘性。
  4. 去中心化内容发现的探索:随着大型平台对信息流的中心化控制增强,去中心化的内容发现协议和新的内容策展模式可能出现,以抵抗单一巨头的算法霸权,保障内容创作者的自由。
  5. AI与人类协作的深化:未来的新闻生产将是“AI-Augmented Journalism”,AI将成为记者的强大助手,负责数据收集、背景研究、初稿撰写,而人类记者则聚焦于深度分析、叙事构建和伦理把关,发挥不可替代的批判性与创造性思维

最终,这场由AI概览引发的变革,将促使内容生产者、技术平台和用户之间形成一种新的共生关系。这需要各方在技术、商业和伦理层面进行深刻的对话与再平衡。从更宏大的视角看,它是人类文明在AI时代如何定义、创造、传播与消费知识的又一次伟大探索。

引用


  1. https://crossing.cw.com.tw/article/20026 「AI 摘要」抢了你的网站流量?一文看懂Google 搜尋新時代的「媒體 ...·换日线Crossing·2024/5·检索日期2024/6/15 ↩︎

  2. https://inews.hket.com/article/3975169/Google%20AI%EF%BD%9CGoogle%20AI%20Overview%E9%99%8D%E4%BD%8E%E7%B6%B2%E9%A0%81%E6%B5%81%E9%87%8F%E6%90%8D%E5%AE%B3%E5%88%A9%E7%9B%8A%E3%80%80%E5%87%BA%E7%89%88%E5%95%86%E6%8F%90%E5%87%BA%E6%8E%A7%E8%A8%B4 Google AI|Google AI Overview降低網頁流量損害利益出版商提出控訴·香港經濟日報·2025/7/7·检索日期2024/6/15 ↩︎

  3. https://inews.hket.com/article/3975169/Google%20AI%EF%BD%9CGoogle%20AI%20Overview%E9%99%8D%E4%BD%8E%E7%B6%B2%E9%A0%81%E6%B5%81%E9%87%8F%E6%90%8D%E5%AE%B3%E5%88%A9%E7%9B%8A%E3%80%80%E5%87%BA%E7%89%88%E5%95%86%E6%8F%90%E5%87%BA%E6%8E%A7%E8%A8%B4 Google AI|Google AI Overview降低網頁流量損害利益出版商提出控訴·香港經濟日報·2025/7/7·检索日期2024/6/15 ↩︎

  4. https://crossing.cw.com.tw/article/20026 「AI 摘要」抢了你的网站流量?一文看懂Google 搜尋新時代的「媒體 ...·换日线Crossing·2024/5·检索日期2024/6/15 ↩︎ ↩︎

  5. https://www.takungpao.com/news/232111/2025/0730/1108250.html AI与创作 /“AI摘要”抢流量冲击新闻网站·大公网·2025/7/30·检索日期2024/6/1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