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身智能“轻量化”:AI家电如何重塑消费电子版图与未来生活范式

温故智新AIGC实验室

TL;DR:

在传统家电“参数竞赛”陷入瓶颈之际,追觅等企业正以“做小做轻”的具身智能技术为核心,将AI能力嵌入洗地机、冰箱乃至智能穿戴设备中,构建跨品类的智能家居生态。这不仅是商业内卷的破局之道,更是具身智能技术向家庭场景渗透的务实路径,预示着一个由分布式AI驱动、高度互联的未来生活图景。

家电行业长久以来陷入一场无休止的“参数竞赛”:吸力更强、功率更大、续航更久。然而,这种单纯的性能堆叠往往未能触及用户痛点的深层症结,反而带来了噪音、能耗增加等负面效应。当增长的边际效益日益递减,一场由人工智能驱动的变革正悄然拉开序幕,将“具身智能”的宏大叙事解构并融入日常家电,重塑我们的生活空间和消费电子的商业逻辑。

技术原理与“具身智能做小做轻”的路径

“具身智能”(Embodied AI),通常被理解为赋予机器在物理世界中感知、理解、规划并执行任务的能力。从通用人形机器人到复杂的自动驾驶系统,具身智能的愿景宏大。然而,在家庭场景的实际落地中,一条更为务实且渐进的路径正在浮现:将具身智能“做小做轻”,拆解为局部、任务特定的AI能力,嵌入现有家电产品中,实现“AI家电”的迭代。

以追觅推出的AI洗地机为例,其核心创新在于搭载了双机械臂,并通过具身智能算法赋予其“环境感知+用户意图识别+动作决策”的能力。传统洗地机在边角、顽固污渍处理上的盲区,如今可通过AI控制下的机械臂实现“柔性贴地刮除”与“刚性增压强力应对”的协作清洁。高精度传感器和方向磁环实时感知地面脏污程度,AI算法如同“大脑”调度整机动作,自动调整吸力和水量,甚至在必要时提示用户手动介入,这正是一种“类人协作”的雏形1

这种“做小做轻”的策略并非止步于清洁电器。追觅的AI吹风机能根据与头发距离自动调节风速和温度;AI冰箱则内置模型,实时监测并调节舱内氧气浓度以保鲜。这些看似单一功能的AI增强,实则共享着具身智能的底层逻辑:

  • 感知层(Perception):通过多模态传感器(如机器视觉、环境传感器)实时获取环境数据。
  • 认知决策层(Cognition & Decision):AI算法模型分析感知数据,理解用户意图和环境状态,做出最优决策。
  • 执行层(Execution):机械臂、电机等硬件根据决策执行精确动作,实现物理世界的交互。

这代表了具身智能在商业化早期的一种有效策略,它避开了通用型家庭机器人开发的高成本和复杂性,转而通过分布式智能,让日常工具变得“更懂你”、“更有用”。从技术演进角度看,这可以被视为未来全面具身智能家庭机器人的前奏和技术栈积累

产业内卷下的商业破局与生态野心

清洁电器市场近年来保持高速增长,奥维云网数据显示,累计销售额达224亿元,同比增长30%2。然而,亮眼的数据背后却是日益激烈的“内卷”和头部企业盈利能力的承压。科沃斯和石头科技等上市公司在营收增长的同时,净利润却未见显著提升甚至出现下滑,价格战成为影响盈利的关键因素1

在此背景下,“AI+家电”成为了企业寻求差异化竞争突破盈利瓶颈的关键策略。追觅等企业不再满足于单纯的性能升级,而是将AI作为价值提升的引擎,旨在通过智能化的用户体验来构建新的竞争壁垒。这不仅是为了在单一品类中脱颖而出,更是为了搭建一个更宏大的智能家居生态系统

追觅的战略部署清晰地体现了这种商业敏锐度:

  1. 品类横向拓展:从清洁电器(扫地机、洗地机)延伸至传统大家电(冰箱、空调、电视)、健康个护(吹风机、智能床垫)及智能穿戴(AI戒指、AI眼镜)23。这旨在构建一个全面的产品矩阵,覆盖用户生活的方方面面。
  2. 数据与互联战略:通过AI戒指和眼镜等可穿戴设备作为智能家居的统一入口和控制中枢,将所有产品进行互联互通。这将形成一个数据飞轮,收集用户行为和环境数据,持续优化AI模型,提升服务智能化水平。
  3. 未来场景延伸:潘志东透露的AI陪伴机器人和追觅汽车计划,预示着其野心不止于室内,而是向户外及更广阔的移动智能场景延伸,构建一个跨越室内外的AI生活服务平台

从资本角度看,这种激进的跨界布局和生态构建,也被视为追觅在竞争激烈、亟待资本认可的市场环境下,提升公司估值、为未来潜在上市铺路的战略举措。早期投资者如小米集团、顺为资本的加持,也反映了资本对这种“硬件+AI+生态”模式的看好2

融合与互联:智能家居的未来图景

当前“AI家电”的分布式具身智能,正描绘出一个高度融合与互联的智能家居未来图景。未来的家庭将不再是孤立的智能设备集合,而是一个由AI驱动的有机智能体

想象一下这样的场景:你佩戴的AI戒指或眼镜通过生物识别和环境感知,预测到你需要回家后放松,并自动联动家中的AI空调调节至舒适温度,AI新风系统净化空气。当你进入厨房,AI冰箱已根据你的饮食偏好和食材库存,推荐了一份晚餐食谱,并联动智能烤箱开始预热。AI洗地机在你工作时完成了清洁,且通过具身智能精准避障、高效处理了各种突发脏污。

这种互联的核心在于AI的统一调度与情境感知。AI系统将能够学习家庭成员的生活习惯、偏好,以及不同场景下的需求,实现从“被动响应”到“主动服务”的转变。而潘志东所提及的AI陪伴机器人,无论是移动宠物、桌面宠物还是佩戴硬件,都将成为这个未来图景中情感交互与高级任务执行的关键角色,它们可能会是第一个真正意义上的通用型家庭服务机器人,将分布式具身智能整合到一个更集中的物理实体中。

伦理考量与社会重塑的深层意义

当AI深入家庭生活的每一个角落,其对社会和人类文明进程的深层影响不容忽视。

首先是数据隐私与安全。随着更多个人数据(健康、习惯、室内环境)被AI家电收集、处理和互联,如何确保这些数据的安全、透明使用以及防止滥用,将是技术伦理和法律法规必须面对的核心挑战。用户的信任将是构建智能生态的关键。

其次是人机关系的演变。当家务负担被AI极大减轻,人类的劳动模式和时间分配将发生变化。我们是会拥有更多的休闲和创造时间,还是会陷入对技术的过度依赖,甚至在技能上出现“退化”?当AI陪伴机器人出现,它们将如何影响我们的情感连接和社交模式?这些都是需要哲学思辨的深层问题。

“现阶段的‘AI家电’并不是为了做出一个类人机器人,而是将具身智能‘做小做轻’,拆解为局部任务进行完成。这或许是具身智能的一种过渡形态,也是一种更为现实的家庭场景落地路径。” 这种务实的技术路线,在避免了早期“超级智能管家”的巨大风险和投入的同时,也为我们留下了思考和适应的时间窗口。

从长远来看,AI家电的普及不仅是消费电子的升级,更是人类生活范式的一次深刻重塑。它将推动我们重新定义“家”的概念,模糊“工具”与“伙伴”的界限,并最终以一种渐进且渗透式的方式,引领我们进入一个与具身智能共存的未来。

引用


  1. 具身智能进家干活,先从“AI家电”抓起?·36氪·富充,苏建勋(2025/9/9)·检索日期2025/9/9 ↩︎ ↩︎

  2. 清洁电器企业构建智能家居产品矩阵,追觅“急行军” - 第一财经·第一财经·王珍(2025/9/4)·检索日期2025/9/9 ↩︎ ↩︎ ↩︎

  3. 追觅孟佳揭秘:智能清洁终局是家务机器人,大家电有大量创新机会·雷科技·(2025/3/25)·检索日期2025/9/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