芯片巨头的罗生门:当英伟达指责“AI末日论者”,地缘政治的算力游戏如何演进

温故智新AIGC实验室

TL;DR:

在日益紧张的中美科技对抗中,全球AI芯片霸主英伟达的对华策略,正将其推向地缘政治的聚光灯下。这家硅谷巨头试图通过“降规”芯片维系中国市场,这不仅挑战了美国国安专家的神经,也揭示了在商业利益与国家安全之间,一场充满矛盾与妥协的算力博弈,其结果将重塑全球AI产业的未来格局。

在数字时代的“淘金热”中,英伟达(Nvidia)无疑是那家兜售铲子的公司,而且是唯一一家能提供足够锋利且高效铲子的公司。然而,当这些“铲子”——尖端人工智能(AI)芯片——可能被用于构建地缘政治对手的“未来城堡”时,铲子制造商的处境便变得微妙起来。最近,这家芯片巨头指责那些推动对华出口限制的议员是“AI末日论者”1,此番言论不仅在华盛顿的国家安全圈内引发了不小的骚动,更将英伟达推向了中美科技竞争漩涡的中心。这不再仅仅是商业竞争,而是一场由硅谷巨头、华盛顿立法者和北京战略家共同参演的、高风险的全球大戏。

硅谷巨头的地缘政治钢索

对于英伟达而言,维持对华销售不仅仅是利润问题,更是关乎其在全球AI生态系统中的主导地位。该公司在AI训练所需的图形处理器(GPU)市场占据超过 90% 的份额2,这几乎是垄断性的优势。然而,美国的出口管制,特别是对H100和A100等尖端芯片的禁令,让英伟达在中国市场面临严峻挑战。为应对此局,英伟达祭出了“降规”策略,为中国市场量身定制了性能稍逊的芯片,如H20。此举意在华盛顿的“红线”之下,最大限度地保留其市场份额,避免将这个庞大且至关重要的市场拱手让给本土竞争对手,如华为。

英伟达首席执行官黄仁勋(Jensen Huang)在这场地缘政治的钢索上展现了令人瞩目的平衡艺术。他频繁往返太平洋两岸,与两国官员斡旋,其游说努力最终促成了H20芯片对华销售的解禁2。据报道,黄仁勋向特朗普总统力陈,美国芯片应成为全球标准,而放弃中国市场将是美国的严重错误,这将削弱美国在AI领域的全球领导力,并反过来助长中国本土替代品的崛起。这种观点,无疑是典型的硅谷商业逻辑——技术需要广阔的市场来迭代和验证,市场规模决定了研发投入和生态系统的竞争力。失去中国,英伟达不仅可能损失数十亿美元的收入(此前曾估算因限制损失 55亿美元1),更可能失去其核心的CUDA软件生态系统在这一关键市场的影响力,从而削弱其长期竞争壁垒。

华盛顿的算盘与北京的博弈

华盛顿的对华芯片政策,其核心逻辑在于限制中国获取可能用于军事现代化或强化监控能力的尖端技术。然而,这场“猫鼠游戏”中,政策的执行却充满了变数与妥协。美国政府在禁止H100/A100之后,又允许了H20的销售,这本身就引发了“政策逆转”的质疑1。美国商务部长卢特尼克甚至将H20的解禁与中美稀土贸易谈判挂钩,暗示这是以H20芯片换取中国稀土的“战略交换”3。这凸显了在“脱钩”的宏大叙事之下,双方仍存在实用主义的考量——华盛顿希望中国企业对美国技术栈产生“上瘾”2,同时确保自身关键矿产的供应;而北京则在寻求技术自主的同时,争取时间弥补与美国的技术差距。

然而,北京对H20的“欢迎”并非毫无保留。在中国国家安全部发文警示“境外芯片、智能设备与软件预藏‘后门’”之后3,中国官方媒体甚至称H20芯片“不安全”、“不先进,也不环保”1。这不仅反映了北京在安全问题上的高度警惕,也向国内企业传递了明确信号:优先支持“自主可控”的国产芯片。尽管华为等中国企业已在AI芯片领域取得进展,其“纯血”鸿蒙等生态系统也在加速发展,但短期内,辉达CUDA生态系统的强大惯性及其高性能芯片对AI发展的支撑作用,仍是大多数中国科技巨头难以割舍的。这种两难局面,使得中国在努力实现自给自足的同时,仍对美国降规芯片展现出一种复杂的、带有战略考量的需求。

全球AI算力的新旧秩序

中美在AI芯片领域的博弈,不仅重塑了两国科技产业的未来,也深刻影响着全球AI算力版图的走向。一方面,美国的出口管制迫使中国企业加速“去美国化”进程,推动本土芯片设计与制造的投入,例如像DeepSeek这样的中国初创公司,即便使用性能较低的芯片也能实现令人惊讶的AI模型表现3,这在某种程度上削弱了美国政策的预期效果。另一方面,这种技术民族主义的抬头,可能导致全球AI生态系统的碎片化,形成不同的技术栈和市场标准。这无疑会增加全球企业在AI研发和部署上的成本与复杂性。

对于投资者而言,英伟达的股价走势,如同一个敏锐的晴雨表,反映着市场对地缘政治风险与商业机遇之间平衡的判断。尽管面对管制,英伟达市值已突破 4万亿美元2,这得益于其在全球AI浪潮中的核心地位。然而,H20的出口许可并非一劳永逸,其销售数量、政策的稳定性,以及中国本土替代品的崛起速度,都将是影响其未来业绩的关键变量。这场围绕AI算力的地缘政治“大博弈”,远未到尘埃落定的时刻。它将持续考验硅谷巨头的商业智慧,华盛顿的战略定力,以及北京的创新决心。最终,我们可能会看到一个由多个、而非单一技术生态主导的AI世界,其发展路径将充满变数,且难以预测。

引用


  1. 芯片巨头英伟达和超威为何处于中美高科技争夺战的核心·RFI·安德烈(2025/8/11)·检索日期2025/9/9 ↩︎ ↩︎ ↩︎ ↩︎

  2. 黄仁勋如何说服特朗普:英伟达对华销售解禁内幕·纽约时报·TRIPP MICKLE(2025/7/18)·检索日期2025/9/9 ↩︎ ↩︎ ↩︎ ↩︎

  3. 特朗普為何解除輝達H20禁售令?中國國安部為何促用國產晶片?·BBC News, 中文·呂嘉鴻(2025/7/16)·检索日期2025/9/9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