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L;DR:
在AI视频生成一度被视为“鸡肋”的背景下,爱诗科技逆势获得阿里巴巴领投的逾6000万美元B轮融资,刷新国内单笔记录,标志着资本对该赛道商业化路径和消费者市场的重新审视。此举不仅验证了初创公司在巨头环伺下通过精准定位和高效增长实现盈利的潜力,更预示着数字内容创作的“平民化”浪潮将重塑产业格局。
在数字时代的喧嚣中,资金的流向往往预示着下一轮科技热潮的真实航向。近日,中国AI视频生成公司爱诗科技(AiShy Tech)斩获一笔逾6000万美元的B轮融资,由电子商务巨头阿里巴巴领投,达晨财智、深创投等一众精明投资者跟投。此番注资,不仅刷新了国内视频生成领域的单笔融资纪录,更像是一道耀眼的探照灯,穿透了围绕该赛道曾一度弥漫的质疑迷雾,昭示着“数字炼金术”的新阶段——从实验室的奇观走向寻常百姓的指尖。
仅仅一年前,当OpenAI的Sora以其令人瞠目结舌的逼真视频生成能力“掀翻牌桌”之时,不少行业观察者和早期投资者曾对AI视频生成创业公司的前景投下怀疑票。彼时,主流共识倾向于认为,这类模型投资回报率(ROI)短期内难以平衡,初创公司终将如语言模型赛道一般,被资金雄厚、算力充沛的科技巨头收编或淘汰。甚至有业界大咖,如Meta首席人工智能科学家杨立昆,对生成式视频的即时商业价值保持谨慎。然而,爱诗科技的逆袭,却为这场资本的“审判”提供了令人信服的反例。
这家成立于2023年4月的公司,在“非共识”的冷启动时期,凭借其对消费者(C端)市场的坚定信仰和高效的资源配置策略,成功将其旗下产品PixVerse的全球用户量在短短四个月内从6000万推升至1亿大关。更为引人瞩目的是,其订阅收入已实现覆盖成本,这在烧钱如流水的AI领域,无疑是给投资者打上了一剂强心针。快手旗下的可灵AI在2025年第二季度的营收已超过2.5亿元1,占其总营收的4.8%,这表明AI视频生成的商业化并非空中楼阁,而是实实在在的增长引擎。
从“非共识”到“先发优势”:爱诗的经营哲学
爱诗科技的成功并非偶然。其创始人兼CEO王长虎将公司逆袭的秘诀归结为两点:不盲目烧钱扩张和不盲目扩大模型参数规模。
- 高效增长,而非铺张浪费:在用户增长方面,爱诗摒弃了传统的“砸钱买流量”模式,转而依靠产品本身的强大能力实现“聪明增长”。例如,2024年11月推出的“毒液变身”等特效模板,为PixVerse带来了超过百亿的曝光量,证明了创意与技术结合的裂变效应1。这种“病毒式传播”无疑是成本效益最高的营销手段。
- 精细迭代,而非盲目攀比:面对资源有限的现实,爱诗深知创业公司无法承受模型训练失败的代价。因此,他们将每一次模型迭代都紧密围绕用户需求,优化生成速度、视觉质量和指令遵循。团队发现,大多数短视频用户对10秒以内的视频长度有更强烈的需求,而非长达“60秒一镜到底”的炫技,遂将资源集中于核心痛点。基于“分布匹配蒸馏”技术,爱诗将视频生成速度从“分钟级”压缩至“秒级”,并引入特征自约束损失以稳定画质。此种务实主义,正是其在“AI军备竞赛”中得以轻装上阵、快速突围的关键。
王长虎坦言,未能全球最早训练出对标Sora的模型是其一大遗憾,并反思了早期对资金储备的谨慎。然而,正是2023年4月成立时的“非共识”状态,让爱诗免受了行业FOMO(害怕错过)情绪的裹挟,得以在“估值与能力相匹配”的健康节奏中扎实发展1。当2024年下半年,Sora将DiT架构推向技术共识时,爱诗已凭借其先发优势,用户规模突破1000万,并实现了规模化收入。其最新发布的PixVerse V5模型在独立测评平台Artificial Analysis的图生视频榜单中登顶全球,文生视频榜中位列全球第二,足以证明其技术实力已跻身世界前列1。
视频生成:从“作坊式”生产到“流水线”普及
在视频生成领域,创业公司是否有机会?这是一个曾被反复拷问的难题。爱诗科技的答案是肯定的,且不仅仅是生存,更是繁荣。王长虎认为,AI技术并非简单地将短视频平台中的内容替换为AI生成内容,而是带来了全新的交互方式。他预言,一旦视频能实现实时或准实时生成,用户将能在观看的同时即时调整、生成新的内容,这种全新的交互逻辑,必将像短视频孕育出抖音一般,催生新的国民级产品1。
当前的视频生成赛道已从单纯的“复刻Sora”竞赛,转向了更加精细化的产品差异化竞争。不同的玩家正分散至风格、用户画像、功能各异的细分领域:例如,前商汤秒画负责人刘宇创办的Vivix Group,其产品TipTap聚焦于AI Porn的生成;而前光年之外联合创始人曹越的Sand AI则另辟蹊径,采用自回归路线实现视频的无限扩展生成1。爱诗科技则明确将自身定位为“视频生成界的Canva”,目标是服务占95%、尚未被满足的普通用户的视频创作需求,以“更大众、更平权”的姿态与专业创作工具(如Photoshop或Figma)形成区隔1。其“特效模板”战略的成功,并非幸运,而是洞察用户需求、降低创作门槛的必然选择。
正如知名风投机构BVP在2025年的AI报告中所指出的,视频生成领域的格局在未来一年内,极有可能像当前的语言模型市场那样“尘埃落定”2。在这场关乎屏幕时间与数字创意的终极较量中,谁能有效覆盖成本、稳步扩大用户规模并不断激发社区活力,谁就更有可能留在牌桌上,成为定义下一个数字娱乐时代的赢家。阿里巴巴的这笔投资,显然是在为未来的数字内容基础设施下注,试图在全球AI视频生成的新版图中占据战略制高点。
引用
-
阿里巴巴,投出AI视频生成赛道最大单笔融资|智能涌现独家·36氪·周鑫雨, 苏建勋(2025/9/10)·检索日期2025/9/10 ↩︎ ↩︎ ↩︎ ↩︎ ↩︎ ↩︎ ↩︎
-
全球AI视频生成行业投融资火热BC端持续探索商业化路径可灵头部 ...·中国报告网(2024/12/18)·检索日期2025/9/1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