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硅基智慧邂逅钢铁之躯:2亿天使轮,具身大脑初试锋芒

温故智新AIGC实验室

TL;DR:

一家成立仅一月的中国初创公司星源智机器人,凭借其构建“具身大脑”的雄心,迅速斩获2亿元人民币天使轮融资,显示出资本市场对AI从虚拟走向物理世界的强烈押注。此举不仅验证了软硬件一体化在机器人领域的商业前景,也预示着一场深刻的产业变革——机器人将不再是工具,而是具备思考与决策能力的“智能体”。

在人工智能的竞技场上,速度往往是衡量雄心的硬通货。然而,一家公司仅用一个多月便筹集到两亿人民币,即便在融资热浪滚滚的当下,也足以让那些经验老到的风投家们侧目。北京星源智机器人,这家由北京智源研究院孵化、尚在襁褓中的“具身大脑”初创,甫一问世便以其惊人的吸金能力,向世人宣告了其在AI新纪元中的野心与潜力。仿佛科技界的一道闪电,劈开了具身智能领域原本的静默,将其推向聚光灯下。

这笔由中科创星、高瓴、元禾原点等知名财务投资机构,以及智元机器人、芯联资本等产业投资方共同注资的天使轮,不啻于一次对未来的豪赌 12。赌的并非仅仅是一个概念,而是“具身大脑”——一个让AI不再仅仅局限于屏幕方寸之间,而是能真正“理解”并“行动”于物理世界的宏大愿景。星源智机器人意图构建的,是一个跨本体、高泛化性的通用大脑,其核心在于将AI与物理世界紧密连接的“物理AI”模型。这使得机器人不仅仅能识别咖啡杯,更能规划如何拿起它,甚至在不熟悉的厨房环境中,也能根据指令完成冲泡咖啡的全套动作。这绝非简单的自动化,而是智能体在真实世界的_具身化_。

软硬件一体:破局之道?

长期以来,机器人智能的演进,如同攀登一座陡峭的山峰,每一步都伴随着计算资源的巨额消耗与部署成本的高昂。国际同行如Field AI和Skild AI虽已在具身大脑领域有所探索,但星源智的策略更显其独到之处。该公司非但开发出能够让大模型在端侧运行的2070Tops高算力平台,更推崇“软硬件一体”的集成模式。此举,如同为未来机器人提供了一套既强大又经济的“神经系统”和“思维中枢” 3。它不仅大大降低了机器人大脑的部署门槛和开发成本,也为广阔的商业化场景落地铺平了道路。毕竟,在商业世界,效率与成本永远是那对不可或缺的孪生兄弟。其创始人刘东曾主导京东智能驾驶产品全栈研发与商业化闭环,而联合创始人穆亚东博士则在多模态、具身大模型领域研究成果斐然,这支“硬核”团队的背景,无疑为资本的迅速涌入提供了坚实背书。

资本的流向,往往是技术发展趋势最敏锐的指示器。智元机器人作为产业投资方之一的加入,更是为星源智的未来增添了战略想象空间。这不仅仅是一笔财务投资,更可能是行业头部玩家对下一代机器人技术路径的战略布局。当大模型的光环逐渐从文本、图像的生成,延伸至物理世界的感知与行动时,具身智能便成为了连接虚拟与现实的桥梁。它有望在智能制造、物流仓储、家庭服务乃至更广阔的无人操作领域,引发一场效率与生产力的革命。然而,将实验室中的“聪明才智”转化为可大规模复制的商业价值,其间挑战不亚于在高速行驶的列车上更换车轮。算法的鲁棒性、硬件的可靠性、以及在复杂多变真实环境中的泛化能力,无一不是亟待攻克的堡垒。

最终,这场由星源智机器人发起、资本蜂拥而至的具身智能竞赛,其意义将远超2亿元的数字本身。它代表着AI从“大脑”到“身体”的进化,从“理解”到“行动”的跨越。在未来的商业版图中,那些能够真正让硅基智慧拥有钢铁之躯,并使其在物理世界中灵活自如地运作的企业,才可能掌握开启下一轮增长周期的密钥。而星源智机器人,或许只是这场宏大叙事中,最先敲响的序曲。

引用


  1. 刚成立1个月的北京具身黑马融资2亿,智元投了|融资首发·凤凰网科技·机器人前瞻(2025/9/10)·检索日期2023/11/17 ↩︎

  2. 星源智机器人完成2亿元人民币天使轮融资·腾讯新闻·(2025/9/10)·检索日期2023/11/17 ↩︎

  3. 成立一个多月星源智机器人获2亿元天使轮融资·新浪财经·(2025/9/10)·检索日期2023/11/1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