夸克开放医师考试基准:智能医疗的“慢思考”革命与生态重构

温故智新AIGC实验室

TL;DR:

夸克健康大模型不仅通过了国内全阶段医师资格考试,更创新性地开放了这一覆盖广泛、梯度分明的测试集,这不仅为医疗AI树立了权威基准,更是通过其“慢思考”推理能力,深刻重塑了AI辅助诊疗、教育及产业生态,预示着一个以精确性、可解释性与人文关怀并重的新医疗智能时代。

9月16日,夸克公开其训练健康大模型的医师考试测试集,此举标志着国内医疗AI领域的一个重要里程碑1。这份测试集是国内首个覆盖执业医师、主治医师、副主任医师、主任医师全阶段考试的综合性评测基准,精选12门核心学科,共计约7600道题目,并且真题部分均取自2024年最新考试。这不仅仅是一次技术能力的展示,更是向整个医疗AI生态系统发出的合作与创新邀请,预示着智能医疗领域从“能做”到“做好”、从“单点突破”到“系统赋能”的深刻变革。

技术里程碑:从“通过考试”到“开放基准”

夸克健康大模型的实力,在此次测试集公开前便已得到验证。它成功通过了中国12门核心学科的主任医师笔试评测,成为国内首个达成此目标的大模型23。这不仅仅是知识量的堆砌,更是其在复杂医学推理任务中突破的体现,尤其在难度越高的问题上,其领先优势越明显2

然而,真正的洞察力在于开放测试集的战略意义。长期以来,国内医疗AI领域普遍缺乏时效性高、覆盖面全且梯度化的专业评测标准。夸克此次公开的测试集,恰好填补了这一空白。它根据考试级别,巧妙地将题目梯度化——初级考试侧重记忆与单选,高级考试则加大多选和案例分析题的比例,对模型的_推理能力_提出更高要求。这种设计不仅为模型测试提供了明确标准,更能有效发现模型短板,推动模型优化升级。

这一举动无疑将加速整个产业的发展。正如壹生检康CEO王强宇所言,这一测试集能让创业团队“少走很多弯路”,将更多资源投入到模型算法优化和场景深度适配等核心工作上,而非基础素材的耗费1。这正是开源生态的精髓:通过共享核心资源,降低行业门槛,加速技术迭代,从而推动整个产业链的健康发展。

解构“主任级AI”的智能内核与训练哲学

夸克健康大模型之所以能达到“主任医师级”的水平,其背后是深厚的技术积累和独特的训练哲学。该模型以通义千问为基础,针对医学垂类场景进行了深度工程化,其核心创新点在于构建了**“慢思考能力”(Slow Thinking)**2

这一能力并非简单地堆砌知识,而是通过多阶段的推理系统,模拟医生从表象判断到深度病因分析的临床诊疗思维路径。它融合了链式推理与多阶段临床演绎路径建模,驱动模型在面对复杂医疗问题时,能够分阶段、层层深入地推导出最终答案,显著提升了在案例分析题等高难度任务上的表现2。这体现了从“知识问答”到“临床思维模拟”的本质跃迁,是AI从“记忆者”向“思考者”进化的重要一步。

支撑这种智能内核的,是其大规模高质量医疗领域数据建设和评估体系2

  • 四大类数据:资料库、病历、知识库和合成数据,确保数据来源的全面性与多样性。
  • “双数据产线 + 双奖励机制”:通过可验证和不可验证数据分类,以及过程奖励和结果奖励模型,精细化训练模型,确保推理链的合理性与最终结论的准确性。
  • 千人规模的专业医师标注团队:其中超过400名是副主任医师及以上的高资历医疗专家,为模型提供了高质量的“专家之眼”,这是构建医学智能的核心护城河2

此外,夸克通过全链路正确性微调、构建百万量级临床术语集和知识图谱、以及深度搜索技术与循证数据体系,系统性地解决了大模型在医疗领域**“幻觉”“准确性”**的痛点。这三招确保了模型输出内容的专业性、及时性和有据可循,尤其是在容错率极低的医疗场景中,这是其能够获得临床专家认可的关键。

医疗AI生态的重塑:从赋能医生到普惠大众

夸克健康大模型的出现,正在多维度地重塑医疗产业的生态与商业版图。

产业生态看,公开测试集将加速医疗AI的标准化进程。一个权威的评测基准能够吸引更多开发者和研究机构投入,形成良性竞争,推动技术创新。这意味着未来会出现更多聚焦特定疾病、特定科室或特定任务的垂类模型,共同构建一个更加丰富和专业的医疗AI应用矩阵。这对于缺乏强大研发能力的初创企业而言,无疑降低了进入门槛,提升了创新效率。

商业价值角度审视,尽管夸克目前将重点放在C端用户科普和医护人员专业成长助手上,且短期不考虑强商业化尝试2,但其技术底座的商业潜力巨大:

  • 辅助诊断和治疗决策:在门诊常见病场景下,夸克模型诊断top1准确率达90.78%,疑难病例上达85.51%,与人类医生相当2。这种能力在基层医院和偏远地区尤其有价值,能够极大地提升医疗服务的可及性和质量。
  • 患者教育与健康管理:作为“有温度的AI健康顾问”,它能提供个性化的健康科普、生活指导、疾病自诊,缓解患者担忧,提升全民健康素养。
  • 医学教育与科研:对于医学生,夸克已成为不可或缺的学习工具,月活用户突破200万,覆盖率过半。它能帮助学生进行基础知识搜索、考试备考和临床辅助诊疗2。未来,其对文献分析、科研数据处理的能力也将极大赋能医学科研。

“主任级AI医生”的崛起,将使得医疗资源不再是少数专家的专属,而是通过AI的放大效应,惠及更广泛的人群,特别是那些面临医疗资源不均挑战的地区。

未来图景:AI医疗的机遇、挑战与伦理边界

夸克健康大模型的成功,为我们描绘了一幅AI医疗的未来图景,但同时也提出了深刻的机遇与挑战。

未来3-5年的发展趋势,我们可以预见:

  1. 更专精的垂类模型:随着公开测试集的推广,将涌现出更多在特定医学领域(如妇科、精神科、皮肤科)表现卓越的AI模型,形成“专科AI医生”矩阵。
  2. 多模态融合与具身智能:AI将不仅限于文本问答,会结合医学影像(CT、MRI)、病理切片、基因组学数据,甚至通过机器人技术实现远程诊疗、精准手术辅助等_具身智能_应用。
  3. 深度整合临床工作流:AI将从辅助工具升级为医生工作流的有机组成部分,例如自动生成病历、优化排班、辅助制定个性化治疗方案等,提升医疗效率。
  4. 预防医学与精准健康管理:基于个人基因、生活习惯和实时生理数据,AI将提供更精准的疾病风险预测和个性化健康干预建议。

然而,批判性思维要求我们直面其局限性与潜在风险。多位主任医师在肯定夸克模型专业性的同时,也指出AI在动态管理时机、疗效观察点、联合治疗顺序,以及患者心理支持和共情方面的不足2

“AI无法替代医生精准评估不良意念所带来的风险,也很难在治疗不理想时用共情给患者足够宽慰。”——武汉大学人民医院精神卫生中心负责人王惠玲2

这深刻揭示了AI与人类医生之间不可替代性的边界。AI是强大的助手,能够处理海量信息、进行复杂推理,从而提高效率和准确性。但人文关怀、情感支持、复杂的伦理决策、以及在不确定性情境下的临场应变,仍是人类医生的核心价值。未来医疗将是**“AI增强医生”(AI-augmented doctor)**的模式,而非“AI替代医生”。

同时,数据隐私、算法偏见、责任归属、以及AI在医疗决策中的透明度与可解释性,都是需要行业、监管机构和社会共同面对的伦理挑战。夸克在风险控制上的策略(事前预防、事中拒答/兜底话术/溯源引用、事后迭代)提供了一个良好范本,但仍需不断完善2

夸克健康大模型及其测试集的公开,是AI深度融入人类社会复杂领域的一个缩影。它不仅仅是技术的胜利,更是对医疗服务模式、医生角色乃至健康理念的哲学性叩问与重塑。在未来的智慧医疗版图中,技术将如同一支强大的放大镜,放大人类的智慧与关怀,而非简单地取代。

引用


  1. 夸克公开国内首个覆盖全阶段医师考试的健康大模型测试集·InfoQ(2024/9/16)·检索日期2024/9/16 ↩︎ ↩︎

  2. 国内首个通过主任医师评测的大模型来了!免费用,技术秘籍公开·智东西(2025/7/23)·检索日期2024/9/16 [注:原文发布日期为未来日期,此处使用原文所给日期] ↩︎ ↩︎ ↩︎ ↩︎ ↩︎ ↩︎ ↩︎ ↩︎ ↩︎ ↩︎ ↩︎ ↩︎

  3. “主任级AI医生”,来了 - 人民日报·人民日报(2025/8/8)·检索日期2024/9/16 [注:原文发布日期为未来日期,此处使用原文所给日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