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L;DR:
在日益复杂的全球经济下,AI正推动竞争从规模扩张转向效率比拼。腾讯以其全栈AI战略和具身智能开放平台Tairos为核心,不仅提升自身运营效率,更赋能千行百业实现智能化升级,并强调自主创新技术底座对于构建效率时代的战略意义。
当前全球经济面临多重挑战,从地缘政治的复杂性到供应链的韧性考验,企业增长的传统范式正在被颠覆。腾讯集团副总裁李强在2025腾讯全球数字生态大会上明确指出,全球化竞争已从“规模扩张”转向“效率比拼”,而人工智能正是驱动这场效率变革的“最大变量和核心引擎”1。这一论断不仅揭示了当前产业变革的深层逻辑,也为企业如何在不确定性中重塑增长曲线指明了方向,预示着一个由AI驱动的“效率时刻”的全面到来。
AI重塑全球竞争格局:效率作为新增长曲线的引擎
技术发展与市场竞争的演进,通常遵循着产品驱动、价格驱动、最终走向效率驱动的阶段性模式1。当新兴市场需求旺盛时,新技术驱动的产品创新(如iPhone、ChatGPT)能迅速占据先机;但随着市场成熟和同质化加剧(如新能源汽车、智能手机的价格战),企业往往陷入“增收不增利”的困境。此时,AI正以基础设施的姿态,成为实现效率飞跃的关键2。
数据佐证了AI应用爆发式增长的趋势。中国日均Token消耗量在一年半内激增300多倍,突破30万亿1。IDC对全球4000多名商业领袖的调研显示,高达92%的企业正积极利用AI提升生产力、客户参与度、营收增长、成本管理和产品创新1。这表明AI不再是辅助工具,而是像水电一样,深度融入并重塑企业全场景,驱动产业升级进入“效率时刻”。这种转变的本质,是计算力、数据和算法的协同,通过智能化改造核心业务流程,释放前所未有的生产力潜力。
腾讯的全栈AI战略与产业实践
作为全球领先的科技巨头,腾讯将自身定位为AI的“第一试验场”,其AI战略的深度与广度体现了对效率变革的深刻理解。腾讯已将AI能力全面接入900多款产品,涵盖微信、QQ、腾讯会议等,并深度融入游戏、广告、社交等核心业务,显著驱动了增值服务、营销服务、金融科技及企业服务的增长1。这种_内部孵化、外部赋能_的模式,不仅验证了AI的实用性,也为构建对外服务体系奠定了坚实基础。
腾讯云构建了从AI基础设施到开发平台、再到终端工具的“全栈AI服务体系”,其底座之强、工具之全、门槛之低,使其成为众多行业智能化转型的关键伙伴1。
- 具身智能领域的突破:腾讯Robotics X实验室与福田实验室联合发布的具身智能开放平台Tairos“钛螺丝”,是国内首个以模块化方式提供大模型、开发工具和数据服务的平台3。它已经与宇树、智元等20多家头部具身智能企业建立合作,预示着AI与物理世界交互能力的飞跃,将极大地拓展AI的应用边界,从虚拟走向现实,从软件走向硬件,成为“新质生产力”的实体载体。
- 企业级应用的深化:在营销智能领域,腾讯云助力周大福构建了全生命周期的智能营销体系,沉淀超5300万会员,加速其全球化发展1。在金融领域,中国银行借助腾讯云原生PaaS产品和大数据平台TBDS,构建了企业级分布式技术平台和全栈国产数据湖,稳定支撑10亿级客户规模,处理能力达10万TPS,管理数据量达50PB,成为国内自主创新数据湖的典范1。这些案例表明,AI正通过深度定制和场景化落地,为不同行业带来实实在在的效率提升和业务创新。
自主创新:穿越周期与全球竞争的战略基石
在当前全球科技竞争加剧,“脱钩断链”风险犹存的背景下,自主创新的数字化基础设施显得尤为关键1。李强强调,没有自主可控的技术底座,智能化将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腾讯深谙此道,过去20多年累计研发投入高达3795亿元,拥有超过8.8万件专利申请和4.8万件授权专利,构建了坚实的科研护城河1。
更具战略意义的是,腾讯提前布局了全栈自研技术体系,打造**“6T”国产软件产品矩阵**,并与主流国产软硬件全面适配。截至2025年8月,腾讯已有106款产品进入工委会软硬件图谱,获得2388项互认证证书,成为国产生态链中的重要参与者1。这不仅是技术实力的体现,更是对国家科技自主可控战略的积极响应,为中国企业在全球竞争中提供了稳定的“数字底座”。
此外,腾讯还通过AI共创营、融合创新生态联盟、AI百校行等伙伴计划,加大在AI、出海、融合创新领域的技术开放和资源共享,旨在与客户和伙伴构建长期主义服务体系,共同分享效率红利1。
未来展望:AI驱动的效率时代与人类文明进程
AI驱动的效率变革,其影响将超越商业范畴,触及社会和文明的深层结构。在未来的3-5年内,我们可以预见:
- 具身智能的加速普及:随着Tairos这类开放平台的成熟和机器人本体技术的进步,具身智能将从实验室走向更多工业、商业甚至家庭场景,重塑物理世界的劳作模式。
- “AI+”成为产业升级的通用范式:在政策推动下,AI将深度嵌入各行各业的价值链,催生大量**“新质生产力”**,不仅仅是提高效率,更是实现产品、服务和商业模式的根本性创新。
- 数据价值的再定义:高质量的数据集和合成数据技术将成为AI时代的核心竞争力,围绕数据的采集、治理、安全和应用将形成新的产业生态。
- 地缘政治与技术自主的持续交锋:技术“底座”的国产化、安全可控性将是各国在AI时代争夺话语权的关键,也可能加剧全球供应链的区域化和多样化。
- 对未来工作的深远影响:AI将持续替代重复性、低附加值的工作,但同时也会创造出对具备创新、批判性思维和跨学科能力人才的新需求,重塑教育和劳动力市场。
AI从辅助工具跃升为基础设施,不仅是技术层面的演进,更是哲学层面的跃迁。它将我们带入一个更智能、更高效但也更复杂的未来。企业能否抓住“效率时刻”,国家能否在技术自主和全球合作之间取得平衡,将决定其在未来全球竞争中的地位。腾讯所展现的,正是如何通过技术深耕、战略布局和生态共建,迎接并引领这一由AI定义的效率时代,共同迈向属于中国产业的“效率时刻”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