算法的隐形之手:淘宝如何在AI的棋盘上重塑价格战

温故智新AIGC实验室

TL;DR:

淘宝通过“AI找低价”功能,巧妙地将人工智能从幕后推向前台,不仅为消费者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比价便利,更以算法之力引导商家进行“内卷式”降价,从而在不直接参与价格战的前提下,重塑了电商市场的竞争格局。此举是阿里巴巴更宏大AI战略的冰山一角,旨在将其从搜索到物流的全链路优势,通过AI技术深度整合并变现,预示着一个由智能效率驱动的新商业时代已然降临。

当消费者在浩瀚的数字货架前逡巡,试图从琳琅满目的商品中甄选出性价比之王时,往往会因信息过载而倍感焦虑。如今,这份“甜蜜的烦恼”似乎有了智能解药。淘宝,这家曾以“万能”闻名的电商巨擘,正将其最新的AI武器——“AI找低价”功能——全量推向市场。这不仅仅是一次寻常的产品迭代,更像是数字经济棋局中落下的一颗精妙棋子,它不仅改变了消费者的购物体验,更可能在不经意间,重构了电商平台与商家之间微妙的商业博弈。

AI的“隐形之手”:价格战的新疆域

想象一下,你只需对着一件心仪的商品拍照,一个数字“血猎犬”便能迅速嗅遍整个平台,为你锁定同款的最低价,甚至推荐高性价比的“平替”,并主动过滤掉那些评价不佳的劣质品。这便是淘宝“AI找低价”所许诺的魔力。此功能不仅实现了同款商品自动分类与价格差异解析,更在“质价比”维度上为用户提供了多维度的选购方案。这无疑是对传统比价模式的一次釜底抽薪,将原本繁琐耗时的信息搜集工作,瞬间压缩为指尖轻触的优雅动作。

然而,在这股消费者狂喜的背后,平台与商家之间的权力天平正悄然倾斜。过往的电商价格战,往往需要平台投入巨额补贴,或是以“买贵必赔”的承诺来拉拢用户,这无异于一场伤筋动骨的军备竞赛。而今,通过“AI找低价”,平台无需亲自下场挥舞“价格大刀”,即可巧妙地将降价的压力传导至商家。当用户能够轻而易举地找到最低价时,商家若想在流量的洪流中不被淹没,便不得不主动调整策略,以价格优势来争夺订单。这是一种更高维度的市场调控——算法扮演了“隐形之手”,在不着痕迹之间,重新定义了商业竞争的规则。

有观察者指出,淘天方面目前尚无对该功能进行商业化的考量,以“避免偏向性”1。这听起来颇为“高尚”,但正如《经济学人》常常提醒我们的那样,在商业世界里,“免费”往往是更高层次商业模式的诱饵。即便不直接收费,一个能深刻影响交易决策、提升用户粘性的工具,其潜在的战略价值已远超短期营收。在AI优化营销日益崭露头角的时代,如何实现公平性与商业价值的精妙平衡,将是所有“AI找低价”类产品共同面对的罗生门。

阿里的AI雄心:从云端到指尖

淘宝的这一步棋,并非孤立为战,而是阿里巴巴宏大AI战略版图中的关键一环。马云曾振聋发聩地指出,“AI电商时代刚刚开始,对谁都是机会,也是挑战。”1 在集团CEO吴泳铭“AI驱动”的战略背景下,阿里巴巴正以惊人的投入,重塑其核心竞争力。过去四个季度,阿里已在AI基础建设和产品研发上投入超过1000亿元人民币,并计划在未来三年内累计投入3800亿元,全力打造其AI时代的“新基建”2

这份大手笔投入并非无的放矢。阿里巴巴的AI战略呈现出两条清晰的路径:一是AI驱动型业务,如阿里云和钉钉,直接由AI技术带来营收增长;二是AI融入型业务,如淘天、阿里国际和菜鸟,通过AI提升商业效率2。尽管阿里云的估值日益提升,电商业务仍然是阿里巴巴的“基本盘”和“现金奶牛”,其近六成营收和超过95%的利润来自淘天2。因此,AI与淘天业务的深度融合,对其实现“变现期”至关重要。

阿里巴巴独特之处在于其“全链路闭环”优势:从搜索、推荐、交易、支付到物流,覆盖了商品流、资金流和物流流。如今,这份独特的“护城河”正在被AI深度赋能。例如,阿里国际站推出的对话式AI搜索工具Accio,专为跨境B2B采购场景设计,旨在减少交易摩擦,构建一个AI时代的底层“交易操作系统”2。菜鸟的全球智能物流网络,也在通过科技投入加速建设,实现仓储自动化、RFID追踪和智能合单等技术输出2。这些模块化的能力,如同乐高积木般可组合、可编程,共同构筑了阿里巴巴在AI时代的“商业血管”。

竞争棋局与未来变数

当然,在AI电商这条赛道上,阿里巴巴并非孤军奋战。京东已推出专属智能导购系统,抖音电商则利用“AI标识”增强商品信息的真实性,力图以各自的AI策略吸引用户1。在这场不见硝烟的智能军备竞赛中,如何脱颖而出,是所有玩家面临的共同挑战。

淘宝“AI找低价”的落地,无疑是从消费者最核心的痛点——价格——切入,牢牢抓住了“没有人愿意买贵的同款商品”这一人性基石。这种策略不仅吸引力强,而且覆盖面广,易于形成用户习惯。然而,该功能的长期公平性仍是一个值得关注的议题。尽管目前承诺不商业化,但随着AI在营销领域渗透日深,如何确保其推荐的公正与透明,避免算法可能带来的“偏向性”,将是监管者和消费者共同的考验。

从长远来看,淘宝的这一举措,预示着未来电商平台的价格竞争将从直接补贴的“硬碰硬”,转向通过AI工具间接引导的“软较量”。平台不再是价格战的直接参与者,而是幕后的“规则制定者”和“效率杠杆”。这种模式不仅可能促使商家在供应链管理和成本控制上进行更深层次的优化,也可能加速行业整合,让那些无法适应AI驱动下透明价格竞争的商家面临更大的生存压力。当“AI找低价”成为市场标准配置,其他电商平台大概率也将选择跟进,一场由算法主导的、更精细化的价格竞争浪潮,正扑面而来。

引用


  1. 重新理解AI时代的阿里电商战略 · QQ.COM · 林书 (2025/9/8) · 检索日期2025/9/22 ↩︎ ↩︎ ↩︎

  2. 淘宝上线图搜“AI找低价”,AI电商加速落地 - 新浪财经 · 新浪财经 (2025/9/15) · 检索日期2025/9/22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