算力饕餮:美国AI基建豪赌,盛宴之下隐忧几何?

温故智新AIGC实验室

TL;DR:

美国正经历一场前所未有的AI基础设施资本开支狂潮,短期内为经济注入强心剂,但长期的隐忧在于巨额资金过度集中于技术迭代极快的领域,可能导致其他关键产业资金匮乏、就业市场结构性冲击,其对宏观经济的吞噬效应不容小觑。

数字时代的洪流总是裹挟着令人眩晕的数字。当硅谷的巨头们正以一种近乎狂热的激情,将数千亿美元乃至数万亿美元的资金投入到AI基础设施的深渊之中时,华尔街的分析师们也不禁眉峰紧蹙,思考这究竟是一场引领新时代的曼哈顿计划,还是一次将引爆未来泡沫的数字淘金热。最新的数据显示,美国在AI数据中心的资本开支,预计到2025年将达到5200亿美元(约合3.7万亿元人民币),其规模不仅超越了互联网时代电信支出的峰值,甚至开始逼近19世纪铁路建设的鼎盛时期。这笔百年不遇的巨额投资,犹如一剂强效兴奋剂,短期内无疑提振了美国经济的脉搏,却也埋下了令人不安的结构性隐患。

算力狂潮:经济增长的“强心剂”

在这场由GPU驱动的军备竞赛中,计算力已成为新的战略制高点。OpenAI首席执行官山姆·奥尔特曼(Sam Altman)的宏伟愿景——投入“数万亿美元”建设AI基础设施——以及其“星际之门”(Stargate)项目未来四年内高达5000亿美元的投资计划,足以让任何对经济增长抱有期待的人侧目。据OpenAI研究员Anuj Saharan透露,自2024年初以来,GPT-5的计算能力已飙升15倍,构建了逾60个集群,传输流量甚至超过了整个美国大陆的主干网,这一切都指向了对计算能力无止境的渴求 1

这种对算力的不惜血本,已经直接转化为宏观经济的显著提振。过去六个月,仅AI基础设施建设对美国经济增长的贡献,就已超过了所有消费者支出。在短短三个月内,被称为“七巨头”的英伟达、苹果、微软、亚马逊、谷歌、Meta、特斯拉,在数据中心等方面的投入已逾1000亿美元。更令人震惊的是,过去一年,谷歌、Meta、微软、亚马逊和甲骨文这五家科技巨头的资本支出总额,已然超越了美国所有上市工业公司的总和 2

根据风投机构SKV Capital合伙人保罗·凯德罗夫斯基(Paul Kedrosky)的测算,到2025年,AI资本支出可能占美国GDP的约2%,对GDP增长的贡献将达到0.7%。考虑到经济乘数效应,AI数据中心建设对美国GDP的总体影响将在1.6%至2.1%之间。这并非微不足道的数字,甚至有分析指出,如果没有AI数据中心的投资,美国第一季度GDP的萎缩幅度可能接近-2.1%。在面对全球经济逆风之时,这股算力狂潮无疑为美国经济提供了一剂强劲的“强心剂”,使其避免了潜在的衰退深渊。

双刃剑的隐忧:资本错配与结构性衰退

然而,每一枚硬币都有其不为人知的另一面。当企业将大量的资金——无论是内部现金流、债务发行,还是股权融资——源源不断地投入到采购昂贵的GPU和建设庞大的数据中心时,一个简单却深刻的经济学原理便浮现出来:钱,是有限的。凯德罗夫斯基一针见血地指出:“当企业把大量资金砸在买显卡(GPU)上时,其他地方就必然没钱可花了。”这导致一个悖论般的现象:亚马逊一边豪掷百亿建设数据中心,一边却在云计算部门进行裁员。并非AI直接取代了这些员工,而是投资AI所消耗的巨额资本,挤占了维持其他业务所需的资金,使其无力供养更多人力 3

这场资本盛宴的核心隐忧在于,其集中投入的领域——AI硬件——具有极高的贬值速度和技术迭代周期。与19世纪能用上百年的铁路不同,如今的AI数据中心技术可能在短短几年内便被淘汰。企业为了维持竞争力,必须频繁更换硬件,这无疑是一个永无止境的“烧钱”游戏。这不仅仅是效率问题,更是一种资源错配。资本如潮水般涌向少数几个科技巨头及其高度专业的上游供应链(如液冷系统、供配电),却使得其他传统产业、制造业乃至更广泛的经济领域面临投资匮乏的困境。

讽刺的是,在AI尚未大规模替代人工之前,这种资金的虹吸效应已导致许多行业发生大规模裁员,加剧了就业市场的结构性失衡。这种投资的偏食症,不仅可能抑制多元经济生态的健康发展,长期来看,甚至可能“吞噬”美国经济的活力,使之成为一个依赖单一支柱而畸形的经济体。

全球博弈与“星际之门”的启示

这场由算力驱动的AI基建狂潮,绝非美国一家独奏。从中国银行万亿元的专项金融支持,到欧盟2000亿欧元、法国1090亿欧元的投入,全球主要经济体都在这场史诗级的AI军备竞赛中加紧布局 4。OpenAI与甲骨文达成4.5GW的计算资源租赁协议,每年价值高达300亿美元,这不仅彰显了AI对云服务需求的饕餮胃口,也预示着数据中心供应商如甲骨文等,为了支撑“星际之门”这类项目,将不得不承担高达400亿美元的额外资本开支,甚至可能需要增发200亿美元的债务来满足资金需求 5

科技巨头间的竞争也愈发白热化。Meta不仅重组其AI业务,成立“超级智能实验室”,更是计划投入“数千亿美元”建设大型AI数据中心,并为路易斯安那州的数据中心扩张寻求290亿美元的融资。这些数字无不昭示着,我们正处在一个前所未有的资本重塑产业格局的时代。

“星际之门”计划,无论是其宏大的规模还是其潜在的金融风险,都为我们提供了深刻的启示。这是一场全球性的豪赌,赌注之大,超乎想象。它将重塑全球产业生态,定义未来的商业版图。然而,在这场追逐“超级智能”的狂潮中,我们必须警惕,过度集中和快速贬值的投资,可能造成的资本配置失衡和社会结构性阵痛。这场由科技巨头主导的资本狂欢,究竟是通往繁荣的康庄大道,还是通向一个脆弱且充满隐患的未来,其最终账单,历史尚未开具。

引用


  1. 智东西: 百年不遇,3.7万亿AI基建砸下,美国人也坐不住了·36氪·李水青、心缘(2025/9/22)·检索日期2025/9/22 ↩︎

  2. 智东西: 百年不遇,3.7万亿AI基建砸下,美国人也坐不住了·36氪·李水青、心缘(2025/9/22)·检索日期2025/9/22 ↩︎

  3. 智东西: 百年不遇,3.7万亿AI基建砸下,美国人也坐不住了·36氪·李水青、心缘(2025/9/22)·检索日期2025/9/22 ↩︎

  4. 重磅利好来袭!大爆发!·证券时报·周乐(2025/8/17)·检索日期2025/9/22 ↩︎

  5. 砸400億美金賭AI?甲骨文的“星際之門”野心與資金壓力·群益期貨(未知)·检索日期2025/9/2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