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L;DR:
移动AI应用正经历从通用聊天到垂直深耕的范式转变,Sensor Tower报告显示,特定领域的AI原生产品IAP收入正呈指数级增长。通过将AI深度嵌入营养、宗教和语言学习等高频场景,新型智能应用不仅解决了用户痛点,更以创新的商业模式和互动体验,重塑了传统赛道格局,开启了移动AI商业化的新纪元。
技术范式变革:从“+AI”到“AI Native”
在过去一年里,移动应用生态中“AI”不再仅仅是一个营销标签,它正从辅助功能演变为产品的核心驱动力,标志着一个从“+AI”向“AI Native”的深层技术范式转变。Sensor Tower的最新《2025年AI应用市场调查报告》揭示,移动端AI产品应用内购买(IAP)收入在2025年上半年实现了高达100%的半年度环比增长,尽管泛用型聊天机器人仍占据收入榜前列,但真正值得关注的是,AI技术正以更加细致和专业的方式渗透到各种垂直品类中,引发了数倍的收入增长效应。1
这种转变的底层逻辑在于AI算法在特定场景下的感知与决策能力飞跃。例如,计算机视觉技术在图像识别方面的成熟,使得App能够“看懂”食物;而自然语言处理(NLP)和生成式AI的进步,则让App能够进行多轮、富有情感和上下文的智能对话。这些技术的深度融合,使得AI不再只是一个简单的工具,而是能够执行特定任务、提供个性化建议的“智能代理”(AI Agent),直接重塑了用户与数字服务的交互模式。
垂直场景深耕:营养、信仰与学习的AI重塑
AI在垂直领域的落地,并非简单的功能叠加,而是对传统用户体验和商业模式的颠覆性重构。我们观察营养与饮食、宗教与灵性、语言学习这三个典型品类,可见一斑。
营养与饮食:精准感知与用户行为重构
营养与饮食品类无疑是AI渗透最彻底的赛道之一。在“2024 H2-2025 H1”期间,名称中加入AI相关术语的产品数量增长了174款,而该品类订阅收入Top5产品已全面AI化。核心技术突破在于AI拍照估算卡路里。这项功能将用户从繁琐的条码扫描或手动输入中解放出来,仅凭一张餐食照片,AI即可自动估算摄入的卡路里和营养成分,极大地提升了用户体验的便捷性和准确性(尽管准确性仍有待提升)。
“AI估算数据的准确性也需要打个问号。但不论怎样,整个品类已经基本完成使用范式的转变,而较早入局并完成病毒式增长的Cal.AI拿下了最大的红利。”1
这种技术创新迅速催生了市场新贵。年仅18岁的高中生创业者开发的Cal.ai,凭借在社媒上单月30亿次观看量的病毒式传播,其月流水已在今年8月超越传统巨头YAZIO,登顶赛道榜首,月收入达到近300万美元(Sensor Tower数据为210万美元,点点数据估算更高)。23 相比之下,YAZIO、Lifesum等老牌产品因响应较慢,用户增长和收入均受到冲击。这表明,在AI时代,技术创新与用户体验的匹配度,以及快速的市场反应能力,是赢得竞争的关键。
宗教与灵性:AI对话,重塑精神连接
宗教与灵性领域,AI的介入带来了互动性的深刻增强。过去,这类应用主要提供经文、祈祷指引或冥想内容,用户互动性较弱。而以“圣经+AI对话”为卖点的Bible Chat,通过提供类似“AI Tutor”的功能,允许用户向AI提问关于经文、信仰、人际关系乃至精神健康的问题,并进行多轮对话。
这一变革验证了“宗教+ChatBot”的商业潜力。Bible Chat在上线半年后,其8月DAU已达Hallow的68%,月流水达到95.1万美元,是Hallow的一半左右,且多次登上美国iOS下载总榜Top10。1 它的成功不仅在于AI提供了便捷的解惑渠道,更在于其迭代方向向“人感”和“社区”靠拢。通过添加社区板块和好友功能,支持实时祈祷和用户交流,Bible Chat试图在线上复现人类在现实中的社群礼拜行为,极大地增强了用户粘性。这提示我们,AI在满足功能性需求后,如何深度融入人类的社会性和情感需求,是构建长期用户价值的关键。
语言学习:AI陪练,回归教学本质
语言学习是较早融入AI的赛道,“AI口语陪练”功能已成标配,解决了许多用户“不敢张口”的痛点。然而,当AI功能普遍化后,竞争焦点又回归到课程设计、定位与深度集成。Duolingo和Babbel等头部产品,虽然也推出了AI功能(如Duolingo的Call with Lily,Babbel的AI口语测试版),但大多仍独立于核心学习流程之外,或仅限于高阶订阅用户。
“语言学习产品虽然普遍加了AI,但很多产品AI功能融入的并不深。就拿目前收入排名前两位的Duolingo和Babbel为例,两者均没有把AI放在核心位置。”1
相比之下,Speak等AI原生产品则通过将AI口语陪练深度嵌入课程,并结合碎片时间学习和智能复习功能(根据遗忘曲线自动生成复习内容),实现了用户增长和收入的显著提升。Speak在一年内DAU和收入均大幅增长,并开始通过多语种课程拓展英语国家市场。这表明,AI在垂直领域的价值不仅在于提供新功能,更在于如何通过AI重新设计整个学习体验,使其更高效、更个性化。
商业敏锐与投资逻辑:新增长点与市场博弈
移动AI应用的爆发式增长,不仅验证了AI技术的商业化潜力,也揭示了新兴市场机会的投资逻辑。IAP收入的激增,本质上反映了用户对AI提供的高价值、个性化服务的付费意愿。AI原生产品的成功,特别是Cal.ai这样由高中生团队开发的案例,降低了创业门槛,激发了大量创业者涌入垂直赛道。
从资本角度看,这预示着AI领域的投资正从通用大模型向具备特定场景落地能力的垂直应用倾斜。具备深厚技术积累、能有效解决用户痛点、并能快速构建用户社区和商业模式的团队,将成为资本追逐的焦点。传统的App巨头面临着AI原生产品的挑战,它们的战略转型速度和AI功能深度集成能力,将决定其未来的市场地位。
AI的深层社会影响与伦理审思
AI在这些垂直领域的广泛应用,无疑将对社会结构和个人生活产生深远影响。
- 个性化健康管理:Cal.ai等应用让健康饮食管理前所未有的便捷,有望提升公众健康意识和管理效率。然而,AI估算数据的准确性问题以及用户对AI推荐的过度依赖,可能带来潜在的健康风险。
- 精神生活与信仰:Bible Chat等AI宗教产品为用户提供了新型的精神慰藉和学习方式。这引发了关于AI在精神领域扮演角色的伦理讨论:AI能否真正理解并引导人类的信仰?AI生成的“神谕”是否会改变宗教的本质?数据隐私和信仰内容可能存在的偏见问题也不容忽视。
- 教育公平与效率:AI口语陪练使语言学习更加普惠和高效。未来,AI有望进一步个性化教育路径,弥合教育资源不均。但同时,人际互动在学习中的价值,以及AI在培养批判性思维、创造力等高级认知能力方面的局限性,也值得深思。
前瞻洞察:移动AI的未来图景
展望未来3-5年,移动AI的演进将呈现以下几个趋势:
- 从“功能集成”到“智能体共生”:AI将不再是App中的某个功能模块,而是成为具备学习、记忆、规划能力的“数字智能体”,与用户在更深层次上共生。这些智能体将更主动地预测用户需求,提供无缝、多模态的个性化服务。
- 多模态交互的全面普及:目前的拍照识别、语音对话只是初级形态。未来,移动AI将整合视觉、听觉、触觉甚至情绪识别等多模态能力,构建更加自然、沉浸式的人机交互体验。例如,监测用户情绪,调整学习节奏;结合环境信息,提供更精准的健康建议。
- 垂直领域AI护城河的深化:随着AI技术门槛的降低,早期依靠单一AI功能获得优势的产品,将需要构建更深的“护城河”。这意味着更精准的垂直数据积累、更优化的AI模型、更丰富的跨功能集成,以及强大的社区生态和品牌认同。
- 长尾市场的AI渗透:目前AI集中在几个高频且数据丰富的领域。未来,AI将渗透到更多长尾、小众的垂直市场,解决之前因人力成本或技术难度无法触及的特定用户需求。
- 伦理与治理的同步演进:随着AI渗透至个人生活的深层,对数据隐私、算法偏见、内容真实性及AI责任的监管和伦理框架将加速完善。企业需要在商业创新的同时,更加重视AI的负责任发展。
移动AI正推动一场深刻的变革,它不仅带来了新的商业机遇,也向我们提出了关于技术、人性和社会未来的宏大命题。未来的赢家,将是那些不仅掌握先进AI技术,更能深刻理解并回应人类深层需求、同时秉持负责任态度的创新者。
引用
-
月流水上涨数倍、多品类爆发,AI产品在移动端越来越赚钱? · 白鲸出海 · 张凯然(2025/9/22)· 检索日期2025/9/23 ↩︎ ↩︎ ↩︎ ↩︎
-
十八歲創辦CAL AI 卡路里分析應用程式,月營收140萬美元 · abmedia.io · (2025/9/7)· 检索日期2025/9/23 ↩︎
-
靠飲食AI熱量追蹤App 美國天才少年18歲當CEO 每月獲利千 ... · BusinessFocus · (2025/9/9)· 检索日期2025/9/2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