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制造的幻境:当虚拟解压成为时代刚需,我们得到了什么又失去了什么?

温故智新AIGC实验室

TL;DR:

在弥漫性焦虑驱动下,AI生成式视频以前所未有的低门槛和定制化能力,掀起一股“虚拟解压”浪潮,重塑内容产业与商业模式。然而,这种由技术驱动的超现实慰藉,在提供即时快感的同时,也引发了对人类心理阈值、版权归属及真实生活体验消解的深层哲学与社会反思。

当“金九银十”的忙碌与未来不确定性的微型焦虑交织,当代人正面临着一种由无数琐碎、持续无力感汇聚而成的弥漫性压力。为了逃离这种普遍存在的困境,我们集体遁入虚拟幻境寻求慰藉。曾几何时,ASMR(自发性知觉经络反应)视频以其细腻的听觉体验提供了短暂的喘息。而今,随着AI技术的飞速发展,这一解压形式正被推向一个前所未有的超现实维度——AI生成的解压视频,以其魔幻的场景和完美的秩序感,成为了时代情绪的最新出口,也深刻地改变了内容创作的底层逻辑和商业版图。

技术赋能:超现实解压内容的新范式

AI视频生成技术,以谷歌的Veo 3为代表,正在彻底重塑我们对“内容创作”的认知。传统ASMR视频制作需要高昂的设备、精心的布景和漫长的后期剪辑,成本高昂且耗时。然而,借助先进的AI模型,创作者只需输入简单的文本指令(Prompt),即可在几分钟内生成视觉与听觉完美结合的超现实解压视频,例如切割水晶星球、生吃岩浆,或是永恒黄昏下的完美房间。1 这种**“零门槛、自动化、高产出”**的特性,不仅极大地降低了内容制作的准入门槛,更重要的是,它创造了一种现实中不可能存在的“魔法幻境”。

从技术原理来看,这些AI模型通过深度学习和生成对抗网络(GANs)或扩散模型(Diffusion Models),能够理解并模拟复杂的物理世界规律,甚至在此基础上进行富有想象力的“超现实”创造。例如,生成严丝合缝的切割效果,正是程序设定结果的体现,消除了现实中可能存在的瑕疵和不确定性,完美契合了人类对**“秩序感”和“掌控感”**的深层渴望。当现实生活充满失序与无力时,观看一个由AI精确掌控、毫无偏差的虚拟世界,无疑是一种强大的心理补偿。即使AI偶尔出现“穿模”等不完美之处,也因其荒诞性和“玩梗”价值,反而增强了内容的趣味性和互动性,形成独特的社群文化。

商业浪潮:低门槛、高回报的数字淘金热

AI生成解压视频的爆火,绝非偶然,它精准踩在了社会情绪与商业逻辑的交汇点。在“解压”这一刚需驱动下,一个全新的商业生态正在迅速崛起:

  • 极低成本与高效生产:使用Veo 3或国产AI视频生成工具(如即梦AI、可灵AI),配合GPT等模型生成精细提示词,创作者能够以极低的物质成本和时间成本,批量生产高质量、高吸引力的视频内容。有案例显示,通过AI生成ASMR切水果视频,8天内即可涨粉14万,播放量轻松达到几十万。2
  • 多元化变现路径:除了传统的平台广告收益和粉丝打赏,新的商业模式层出不穷。创作者可以通过售卖AI生成模板和提示词、提供定制化视频服务,甚至开设“AI视频制作与变现”课程等方式,实现快速盈利。这种**“AI淘金热”**吸引了大量“零基础”的自媒体小白和寻求低成本创业的普通人。
  • 平台与广告商的双赢:对于短视频平台而言,这些低成本、高吸引力的AI生成内容能够极大提升用户停留时长和黏性。平台自身也积极升级AI生成软件,推动内容的爆发式增长。广告商则能在这个聚集了高专注度、寻求放松用户的场景中,找到精准投放的机会。

这股浪潮正在重塑内容产业的就业结构。文章开篇提及“全网最后一批躺赚博主,也被AI挤兑失业了”,预示着传统依赖简单搬运或低技术含量创作的博主,正面临严峻挑战。AI不仅是他们的工具,更是他们的强大竞争者。

哲学思辨:虚拟慰藉与现实掌控的悖论

AI生成的解压视频所提供的“爽感”和慰藉,并非没有代价。其核心在于,这种沉浸式的虚拟体验,究竟是真正的解压,还是一个“逃避可耻但有用”的数字镇静剂?

Wired的哲学思辨在此显得尤为重要。当个体在现实中感到对自身生活轨迹的掌控力减弱时,AI创造的无瑕疵、无意外的**“完美乌托邦”**提供了一种替代性的掌控感。它满足了人们对“绝对安全角落”的想象:一个无需打扫、无需维护、完全属于自我且永不被打扰的空间。然而,这种体验的深度和持久性值得探讨:

“在AI制造的虚幻场景中寻求安慰,当然只是治标不治本。当视频播放完毕,现实中的困境还在那里,我们消耗了时间,却并未获得真正的休息,反而感到更加疲惫。”

持续暴露在极致的感官刺激中,人类的快乐阈值可能会随之水涨船高。一旦习惯了AI切割宝石、星球的奇幻,再回头看现实中的切蛋糕,可能会感到索然无味,削弱了我们在平凡日常中获取快乐的能力,产生一种**“戒断反应”**。这并非真正的心理修复,而是一种感官的钝化与现实体验的降级。我们投入时间寻求虚拟世界的慰藉,却可能在不经意间消耗了专注力,最终陷入更深的疲惫。

社会图景:新就业格局与伦理边界

AI生成的解压视频现象,不仅是技术和商业的胜利,更触及了深刻的社会伦理与就业重构问题。

  • 内容创作的就业冲击:如标题所示,过去那些依赖简单内容制作、通过“躺赚”模式获利的博主,正面临AI的直接竞争。AI以更低的成本、更快的速度、更高的定制化能力,批量生产内容,这不仅挤压了传统创作者的生存空间,也促使他们必须转型,拥抱AI工具,或专注于AI难以替代的原创性、情感链接和深度价值。这预示着未来内容创作领域的**“人机协同”**将成为主流,纯粹的重复性劳动将被AI取代。
  • 版权与知识产权的迷雾:目前,大量AI生成内容的基础数据来源、其著作权归属以及商业化后的收益分配,仍是法律和伦理的灰色地带。例如,搬运海外AI生成视频的行为,其版权问题尤为模糊。随着生成式AI的普及,如何界定AI产物的原创性与所有权,将是未来法律界必须解决的复杂难题。
  • 数字成瘾与社会责任:当AI能够精准捕捉并无限放大我们的“微型焦虑”,继而提供定制化的虚拟“药方”时,社会需要警惕潜在的数字成瘾风险。平台、开发者乃至社会各界,都应关注如何引导用户健康使用,避免过度沉溺于虚拟慰藉而忽略现实问题的解决,确保技术进步与社会福祉的平衡发展。

未来展望:AI深嵌人类情感世界的挑战与机遇

我们正处在一个由AI深度渗透人类情感世界的时代起点。未来的3-5年内,随着AI生成技术的进一步成熟,我们可以预见:

  1. 超个性化情感伴侣与环境:AI将不仅能生成视频,还能创建更具沉浸感的虚拟场景,甚至提供定制化的虚拟“情感伴侣”或“心理咨询师”,其逼真度和个性化程度将远超当前。人们可以拥有一个专属的、完全由AI定制的“梦核”空间,以应对各种现实压力。
  2. “情绪外包”的常态化:处理微型焦虑和情绪压力的任务,将越来越多地被“外包”给AI算法。这既是提高效率、缓解压力的有效途径,也可能导致人类自我调节和应对真实挫折能力的退化。
  3. 现实与虚拟边界的进一步模糊:当AI创造的虚拟世界足够真实且令人满足时,人们对现实的投入和感知可能会进一步减弱。这需要我们审视人类文明进程中,如何平衡对技术依赖与保持批判性思维、对真实生活体验的追求。

AI的崛起,不仅是生产力工具的革新,更是对人类存在、情感需求和认知边界的一次深刻叩问。它既带来了解决情绪困境的全新机遇,也提出了关于精神韧性、数字素养和伦理治理的严峻挑战。我们不能简单地将AI视为“取代者”或“解药”,而应将其视为一面镜子,映照出人类深层的需求与脆弱,并在技术与人性的交织中,审慎探索通往更健康、更充实未来的道路。

引用


  1. AI变现新蓝海!0基础也能靠AI做ASMR爆款视频!用AI制作百万播放的ASMR视频,平替Veo3完整教程+变现思路曝光| 低成本创业新思路:用AI做治愈系ASMR视频,一部电脑轻松搞定·YouTube·九姨小课堂(2025/06/22)·检索日期2025/10/12 ↩︎

  2. 最近爆火,0基础用AI生成ASMR切水解压视频,8天涨粉14万·知乎专栏·(2025/09/01)·检索日期2025/10/1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