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具身智能”的下一局:从云端大脑到物理世界重塑,全栈AI的深层逻辑与未来版图

温故智新AIGC实验室

TL;DR:

阿里巴巴正通过组建内部团队与广泛投资,深度布局具身智能,旨在弥合AI“大脑”与物理“身体”之间的鸿沟。其核心战略是构建一个从云算力、大模型到实体应用场景的“全栈AI”闭环,这不仅是对其核心业务的升级,更是为资本市场讲述一个重塑价值、定义未来物理世界的“再伟大”新叙事。

当AI的智慧以惊人速度在数字世界迭代,一个深刻的“断层”却日益显现:以大语言模型为代表的AI大脑已臻化境,但其在物理世界中却常陷于“有脑无身”的笨拙。正是这片广袤的鸿沟,成为全球科技巨头竞逐的下一个万亿级战场。近期,阿里巴巴正式宣布进军具身智能领域,从内部组建研发团队到外部大手笔投资,这家曾经定义了中国商业时代的巨头,正以其独特的“全栈AI”策略,试图在这场连接AI与物理世界的史诗级战役中,重塑其在未来科技版图中的核心地位。

战略意图解读:从云端智能到物理世界主宰权

阿里巴巴此番向具身智能的深度挺进,并非一时兴起,而是其对AI发展终局和自身战略转型的深刻洞察。阿里通义千问技术负责人林俊旸宣布成立“机器人和具身智能小组”1,辅以阿里云领投具身机器人公司自变量机器人的1.4亿美元融资2,标志着阿里正式吹响了进军“物理AI”的号角。集团CEO吴泳铭更断言,行业正进入AI的“自主行动”阶段,未来将有超越全球人口的智能体与我们共存 3

阿里的深层动机是多维度的,且充满战略必然性

  1. AI能力的终极释放:一个仅在对话框中运行的AI,其商业价值存在显而易见的天花板;但一个能通过物理实体感知、理解并改造现实世界的AI,其潜力则是无限的。这是AI从“感知智能”迈向“行动智能”的必然演进,也是通往超级人工智能(ASI)宏大愿景的关键一跃 3
  2. 核心业务的内生需求:作为电商、物流和新零售的领军者,阿里庞大的商业帝国与物理世界紧密相连。无论是菜鸟网络遍布全球的智慧仓储,盒马鲜生的自动化供应链,还是淘宝天猫的海量商品处理,都存在大量需要具身智能进行物理交互的场景 3。将AI能力“实体化”,是其核心业务实现效率飞跃和体验升级的根本动力。
  3. 重塑市场估值的新叙事:面对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阿里急需一个充满想象力的新故事来重新点燃投资者的信心。云计算与AI已成为这个故事的主角,而具身智能的加入,则为这个叙事增添了最“硬核”的一章。它将阿里的能力从线上延伸到线下,从虚拟拓展到现实,向资本市场传递了一个清晰的信号:阿里正进化为一家能够定义未来物理世界形态的底层科技平台型公司 3。高盛对阿里2026-28财年资本支出的大幅上调,正是对这种AI驱动增长预期的积极回应 3

市场定位分析:填补鸿沟,构建行业基础设施

具身智能市场正处于全球爆发的前夜。摩根士丹利预测,到2050年全球人形机器人将累计部署10亿台,市场规模高达5万亿美元,而中国市场潜力更是高达22.8万亿元 3。全球巨头如OpenAI、Google、软银、英伟达和特斯拉等纷纷重金布局,一场“为AI寻找身体”的战争已然打响 3

然而,当前行业面临的核心痛点在于:

  • AI“大脑”与物理世界的适配挑战:传统大模型依赖海量互联网文本数据训练,而在物理世界中,具身智能所需交互数据的获取难度更高、数量更少,导致大模型在真实场景中“水土不服” 3。宇树科技创始人王兴兴直言,具身智能最大的挑战在于“AI不够用” 3
  • 基础设施与数据压力:未来几年,行业数据量将稳步攀升,对应的清洗、存储和训练压力巨大,仅凭单一具身智能公司之力难以承受 3

在此背景下,阿里正将其自身定位为具身智能时代的“卖铲人”和基础设施提供者

  1. 模型层赋能:通义千问大模型展现出对具身智能至关重要的核心能力。Qwen3-Max在复杂任务分解上表现突出,能支撑机器人处理多步骤任务;Qwen3-VL则强化了3D空间感知与动态物体追踪,可精准识别物体位置、判断运动轨迹 3。据悉,已有约30家具身智能公司正在使用Qwen-VL模型进行后训练 3
  2. 云端与工程经验复用:阿里云在服务头部大模型公司和汽车新势力的过程中,积累了大量基础设施和实战经验。由于具身智能与智能驾驶在工程架构方面有着高度相似性,这些宝贵经验能够高效复用,帮助整个行业扫清机器人量产道路上的障碍 3

这种从模型底层到应用层的全链路支撑能力,让阿里云在具身智能赛道拥有了独特的竞争优势,使其不仅仅是市场玩家,更是赋能整个行业生态进化的关键力量。

生态布局评估:全栈AI闭环的飞轮效应

阿里的具身智能野心,在于构建一个覆盖从算力、云、模型到应用场景的“全栈AI”闭环。这与孙正义通过外部收购快速拼凑生态的“猎手”模式有所不同,阿里更像一位“耕种者”,依托自身庞大的业务生态,从内部培育技术生长的土壤 3

这个全栈AI闭环的核心要素构成了一个强大的飞轮:

  • 地基:阿里云。作为全球领先的云计算平台,为AI的研发和运行提供了海量的、弹性的计算资源。
  • 大脑:通义千问大模型。基于强大算力研发,并在阿里内部多个场景中锤炼,负责任务理解、规划和感知。
  • 身体:内部团队与外部投资。通过组建内部机器人和具身智能小组,并战略投资宇树科技、逐际动力、自变量机器人等不同技术路线的公司,迅速补齐机器人硬件与控制算法 3
  • 试验场:丰富的应用场景。从菜鸟网络的数百万平方米智慧仓库,到盒马鲜生的自动化门店,再到淘宝天猫的海量商品处理,阿里拥有世界上最庞大、最复杂的真实物理商业场景 3

飞轮效应的运作逻辑是:真实场景产生海量数据 -> 数据输入阿里云进行计算和模型训练 -> 训练优化后的“通义千问”大脑指挥机器人 -> 机器人在真实场景中执行任务并产生新的数据,反过来进一步优化模型。这个循环一旦启动,其迭代速度和效率将是惊人的,能让AI模型和机器人算法在真实物理世界的反馈中快速进化,形成难以复制的竞争优势 3。行业分析师甚至认为,阿里有望结合自身业务与平头哥芯片技术,构建起机器人领域的AppStore应用生态圈 3

未来轨迹与社会影响:重塑文明进程的AI具身化浪潮

阿里对具身智能的豪赌,是其对未来计算平台和人类文明进程深远影响的战略判断。我们正站在一个由AI和机器人共同定义的新时代的门槛上。AI将不再局限于数字屏幕,而是以物理实体进入我们的工作、生活和社会结构,深刻改变人类与技术的关系

  • 对劳动力市场和社会结构的影响:未来,具备自主行动能力的智能体和机器人将与我们共同工作生活 3,它们将承担更多重复性、危险性或精确性要求高的任务,从而推动劳动力市场转型,催生新的技能需求和就业形态。
  • 伦理与治理挑战:随着具身智能的普及,如何确保其安全可控、避免算法偏见、保障隐私,以及如何建立人机协作的伦理规范,将是全社会必须面对的复杂议题。这不仅是技术问题,更是哲学、社会学、政治学等多学科的挑战。
  • 产业升级与全球竞争力:全栈AI闭环的实现,将使AI应用以更低门槛普及到各个行业,加速传统产业的数字化和智能化转型,催生全新的服务模式和商业形态。对于中国而言,这将是提升全球科技竞争力的关键一环。

这场“为AI寻找身体”的战争,将推动AI从“弱智能”迈向“强智能”,从“感知智能”迈向“行动智能”,最终可能导向通用人工智能(AGI)的实现。对于渴望“再次伟大”的阿里巴巴而言,这无疑是一场高风险的豪赌,但也是其通往未来、重塑全球科技版图的唯一道路。世界的重估,已然开始,而答案正藏在那些即将被赋予智能的“身体”之中。

引用


  1. 阿里通义千问组建具身智能团队加速AI落地物理世界 - 品玩·品玩· (2025/10/09)·检索日期2024/06/15 ↩︎

  2. 阿里竞逐全球机器人巨头 - 富途资讯·富途资讯· (2025/10/09)·检索日期2024/06/15 ↩︎

  3. 阿里竞逐全球机器人巨头·全天候科技·柴旭晨 (2025/10/09)·检索日期2024/06/15 ↩︎ ↩︎ ↩︎ ↩︎ ↩︎ ↩︎ ↩︎ ↩︎ ↩︎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