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L;DR:
中国互联网巨头在AI军备竞赛中率先实现商业化突破,通过深度整合AI技术赋能核心业务,显著提升了广告效率、内容供给和用户体验,展现出多元的AI变现路径和对未来数字经济的深刻重塑潜力。
AI的崛起不仅是技术层面的革新,更是一场对现有商业模式、产业生态乃至社会结构进行深度重构的“淘金潮”。中国互联网大厂,作为这场变革的最前沿探险者,正以前所未有的投入和精细化布局,将人工智能从成本中心转变为利润引擎,率先尝到了AI变现的“第一轮果实”。然而,这场看似“强者恒强”的战役背后,是各家基于自身基因、核心业务和市场定位,所进行的深刻战略分化与商业模式的范式转移。
AI淘金潮:中国大厂商业版图的深度重构
过去一年,国内互联网巨头在AI领域的投入可谓“不计成本”。有数据显示,今年二季度,阿里、腾讯、快手、百度四家公司在AI相关领域的支出高达831.41亿元,占营收的17%。字节跳动更是被曝出今年在AI领域资本支出将达200亿美元1。这笔巨额投资并非盲目豪赌,而是指向未来增长的关键支点。财报数据已开始显性地印证AI的价值:阿里云和百度智能云的AI相关产品收入连续多个季度保持三位数增长2;腾讯广告系统经AI优化后,点击率提升达到两位数级别,带来百亿级增量且几乎没有边际成本3。这些量化数据清晰地表明,AI正从隐性助攻变为显性变量,加速了主业的“造血”能力。
技术引擎:效率革命与内容涌流
AI技术对大厂主营业务的赋能,首先体现在核心效率的极致提升和内容生态的极大丰富。
-
智能推荐与广告效率飞跃:以短视频平台为例,字节跳动通过10亿参数的新大模型RankMixer,在控制成本的同时提升用户使用时长1%以上,这对于日活超6亿的超级App而言,意味着巨大的商业价值4。快手也通过生成式推荐大模型OneRec,在短视频推荐场景中覆盖25%全量流量,带动整体使用时长提升超1%4。这些模型通过更精准的用户行为分析和内容匹配,不仅拉长了用户停留时长,也显著提升了广告投放的效率和ROI。淘宝阿里妈妈的AI驱动新工具“全站推广”依托LMA大模型,实现了从“人找货”到“货找人”的精准投放,显著提升了商家的广告投放ROI达12%4。
-
AIGC驱动内容供给爆发:在内容平台,AI已成为重要的生产资料。快手视频生成大模型“可灵”(Kling)凭借DiT技术路线,以“低价质优”策略迅速跻身“全球第一梯队”,全球用户达4500万,占据超过30%的市场使用份额4。通过可灵创作的内容,快手平台AI内容流量在今年1月到7月增加了320%4。这种AIGC的爆发不仅直接带来了订阅付费收入(快手可灵二季度营收超2.5亿元4),更通过丰富内容供给、提升用户新鲜感,进一步拉动了用户增长和停留时长,形成了跨平台引流的闭环效应。在B站,外部AI大模型(如Kimi、豆包)的大规模广告投放以及自身AI优化的产品也带来了广告营收的显著增长5。
-
重塑交互:从搜索到对话:在搜索领域,生成式AI正颠覆传统模式。百度搜索进行了十年来最大改版,AI生成内容在移动搜索结果页占比从4月的35%飙升至7月的64%4。淘宝也密集上线了AI万能搜、AI助手和AI找低价功能,意图重构传统的“搜索-比价-下单”链路,将分散的消费决策收拢至平台内部,并创造新的营销入口4。这种从超链接到AI回答、从指令式搜索到对话式交互的转变,不仅是用户体验的升级,更是商业逻辑的深层变革。
战略分化:重塑增长飞轮的多元路径
中国互联网大厂在AI时代的战略选择上,呈现出“All in AI”与“AI in All”的明显分化,这不仅与其商业模式和竞争环境相关,更深深根植于各自的企业基因。
阿里的务实:商家优先,全栈布局
阿里将AI驱动提升为两大战略方向之一,其核心思路是_“先帮助商家确定性降本增效”。从“全站推广”工具提升商家广告ROI,到淘宝AI万能搜、AI助手和AI找低价重构消费链路,阿里正从“线上货架”转型为更顺滑、智能的消费闭环4。高盛曾预判“AI应用看腾讯,AI基建看阿里”5,阿里正通过三年3800亿元的投资,围绕AI基础设施、基础模型平台及AI原生应用、现有业务的AI转型等三方面加大投入,回归其“数据公司”_的本质,构建从芯片到应用的“全栈”AI生态25。这种务实且全面的布局,旨在为商家提供更强的生产力工具,并最终将其延伸至用户侧,做大淘系的流量池。
腾讯的躺赢:AI in All,生态反哺
与“All in AI”的激进不同,腾讯的思路更像是_“AI in All”_——不执着于从零到一的颠覆性应用,而是思考如何用AI让自身庞大的社交和内容生态“更赚钱”3。马化腾直言公司营收增长得益于AI投入与获益3。腾讯元宝比竞品晚了近一年上线,却通过微信、QQ、腾讯会议等900多款产品的深度整合与全域渗透,成为AI应用的黑马,其广告投放量级在6-7月均超10亿元35。AI中台化整合使微信搜一搜支持AI问答,视频号能自动生成内容摘要,小程序客服具备LLM交互能力4。在游戏板块,AI不仅提升了内容生产效率,还通过提供智能队友、优化玩家体验,带动游戏收入同比增长22%3。腾讯正依托场景和生态,构建一个自我强化的增长飞轮:AI让主业更赚钱,庞大场景反哺AI模型,二者互相强化,走出一条稳健的“应用叙事”之路4。
快手的新叙事:技术引擎,生态重塑
快手,这家曾经相对“佛系”的公司,在AI时代意外拿到一张“船票”。视频生成大模型“可灵”的成功,让快手看到了AI的巨大潜力。可灵AI事业部被提升为与主站并列的一级部门,全年收入目标和资本支出预算翻倍4。可灵不仅带来直接收入,更作为“新电力”全面渗透快手生态,成为重要生产资料,拉动主站用户增长,甚至吸引抖音、小红书的AI创作者反向入驻。此外,生成式推荐大模型OneRec也持续提升用户使用时长4。快手正从单一内容平台向_“技术引擎”_驱动的生态型公司转型,其AI叙事不再局限于单点突破,而是全链路重塑营销商业生态的运行规则5。
百度的阵痛:自我革新,重构搜索
作为国内最早“All in AI”的公司,百度正经历一场漫长的自我革新。在微信搜一搜、抖音搜索等多面夹击下,百度无法“摸着谷歌过河”,只能更激进地自我革命。AI生成内容在搜索结果页的飙升,虽然留住了用户,却彻底颠覆了传统的“流量分发-点击广告”变现逻辑,导致在线营销收入连续第五个季度下滑4。李彦宏认为,颠覆性变革必然伴随短期冲击,百度押注的是用户体验优先,而非收入优先,旨在推动商业化从CPC(按点击付费)向CPS(按成交付费)转型,为变现带来更高上限4。这场转型伴随着研发投入收缩、广告代理商生态震荡等阵痛,但百度文库、网盘等既有业务通过AI重塑也在打开新的空间,智能云业务持续快速增长34。
字节的二次创业:大力出奇迹,新流量入口
自2023年中全力投入自研AI起,字节跳动展现出_“再创业”般的决心。字节选择以全链条、全应用场景的布局打一场新仗。豆包大模型稳居“第一梯队”,火山引擎在MaaS层成为阿里云的有力竞争者4。高达200亿美元的资本开支,印证了其重金打造“AI引擎”的决心1。豆包APP的MAU已达1.57亿,超过DeepSeek位居行业第一4。它通过与抖音、今日头条等内容生态的协同,实现跨产品引流,正从AI工具演变为潜在的_下一代流量入口。在抖音主站,AI工具链(即创、剪映、即梦)大幅降低内容创作门槛,推动平台向智能化、个性化的内容操作系统演进4。字节的AI探索,不排除会诞生下一个“抖音”级别的产品。
商业模式的范式转移与短期阵痛
AI的深度融入,不仅优化了现有业务,更触发了商业模式的深层变革。传统的“流量-广告”逻辑正在被挑战,取而代之的是“AI服务-订阅/交易”和“智能生成-内容变现”的新范式。
-
广告模式的智能升级:AI优化广告系统已成为主流,从提升点击率到更精准的受众匹配,AI正帮助广告主获得更高的ROI,并促使平台从纯流量销售转向效果销售。腾讯和阿里在这方面已取得显著成效34。
-
从CPC到CPS的转变:以百度为代表的搜索平台,正尝试从按点击付费(CPC)向按成交付费(CPS)模式转型。这种模式一旦成熟,将极大地拓宽变现上限,但短期内颠覆传统竞价排名体系,必然带来营收的阵痛4。
-
订阅与服务新增长点:快手可灵的订阅付费、百度文库和网盘的AI功能订阅,都预示着AI服务化将成为新的营收增长曲线。企业级AI服务,如腾讯企业服务和百度智能云的GPU租赁、API token使用等,也在强劲增长3。
然而,这种范式转移并非一帆风顺。百度搜索的阵痛便是典型案例,面对颠覆性变革,收入下滑是必然的短期代价。其他大厂在加大AI投入的同时,如何平衡研发成本与短期盈利,如何在模型能力与商业化落地之间找到最佳结合点,将是未来几年持续面临的挑战。
社会影响与伦理的深层考量
AI不仅改变了商业,更深刻影响着社会结构和人类文明进程。
-
工作方式的变革:AIGC工具极大地降低了内容创作门槛,赋能了更多个体创作者和中小商家。但同时,它也可能引发部分重复性工作的淘汰,对就业市场提出新的挑战。对淘宝商家而言,AI降本增效的同时,也意味着需要适应新的营销场和用户交互方式4。
-
用户体验的重构:从个性化推荐的无缝体验,到对话式搜索的便捷高效,AI正在塑造全新的数字生活。然而,这种高度定制化的体验也可能带来信息茧房的加剧,以及对用户隐私数据更深层次的收集和利用。AI万能搜、AI助手等功能在提供便利的同时,也引发了关于数据主权和算法偏见的讨论。
-
竞争格局与创新活力:互联网大厂的重金投入和技术积累,无疑加速了AI技术的落地和普及。但这种“强者恒强”的马太效应,也可能挤压AI初创公司的生存空间,形成新的技术壁垒。如何在巨头林立的格局下保持创新活力,是整个产业需要思考的问题。
展望未来:智能经济的演进与数字文明的再定义
中国互联网大厂的AI变现初探,只是一个序章。展望未来3-5年,AI将更深层次地渗透到每一个商业环节,彻底重塑我们所熟知的数字经济形态。
首先,模型能力的持续突破将推动应用边界的拓展。随着多模态大模型、具身智能等前沿技术的成熟,AI将不仅仅是提升效率的工具,更可能成为具备创造力、感知力和决策力的“数字大脑”。这将催生更多“AI原生”的商业模式和产品,例如,淘宝对本地生活业务的整合,可能实现用户一句“周末去海边度假”便能一站式完成所有规划的场景4。
其次,产业生态将更加紧密地围绕AI核心展开。云服务商的算力基础设施将成为新时代的“水电煤”,围绕大模型构建的MaaS(模型即服务)平台将成为新的产业高地。企业级AI与数字化转型将进入深水区,AI将成为企业增长的必备要素,而非锦上添花。
再次,“人机共创”将成为常态,数字内容将迎来大爆炸时代。AIGC技术将从视频、图片生成拓展到更复杂的互动内容、虚拟世界构建等,彻底改变媒体、娱乐、教育等产业的生产范式和消费体验。这种“新电力”将激发前所未有的创造力,但也对版权归属、内容真实性等伦理问题提出更严峻的挑战。
最后,AI的伦理与治理将从行业自律走向全球协同。随着AI影响力日益扩大,如何确保AI的透明度、公平性、可控性,以及应对其可能带来的社会结构性影响(如就业替代、贫富差距加剧),将是人类社会需要共同面对的宏大命题。大厂在享受AI红利的同时,也承担着更大的社会责任。
这场由AI驱动的商业博弈和技术变革,不仅仅决定着几家互联网巨头的命运,更关系到中国在全球人工智能竞争中的坐标,以及人类文明将驶向何方。我们正站在一个新旧交替的十字路口,AI变现的果实,承载着数字文明的无限可能与深远变革。
引用
-
AI变现的果实,淘宝微信抖音快手先摘第一轮·36氪·刘诗雨,孙静(2025/10/17)·检索日期2025/10/17 ↩︎ ↩︎
-
大厂AI竞赛走向深水区:腾讯深耕生态阿里押注全栈·财联社·李佳怡(2025/09/01)·检索日期2025/10/17 ↩︎ ↩︎
-
AI反哺:富了腾讯,暖了百度·OFweek人工智能网·也行(2025/08)·检索日期2025/10/17 ↩︎ ↩︎ ↩︎ ↩︎ ↩︎ ↩︎ ↩︎ ↩︎
-
AI变现的果实,淘宝微信抖音快手先摘第一轮·降噪NoNoise·刘诗雨,孙静(2025/10/17)·检索日期2025/10/17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TOP18互联网公司2024全年广告营收榜:整体上升·Morketing·Wangchutian(2025/04/23)·检索日期2025/10/17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