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L;DR:
Google这波操作,直接把AI从“云端贵族”请下凡,让它住进了你的手表和耳机里!不用联网也能实时翻译、规划日程,功耗还低到你以为它在“摸鱼”,简直是给你的智能设备开挂,隐私安全也一步到位,这波“芯”玩法,香得咧!
最近,科技圈又炸锅了!Google Research突然甩出“王炸”——开源了全新的Coral NPU平台。1 啥意思?就是说,那些以前只敢在云端“呼风唤雨”的AI,现在能直接跑到你手腕上的智能手表、耳朵里的蓝牙耳机里撒欢了!而且,功耗低到你不敢相信,隐私安全也给你安排得明明白白。这波操作,简直就是给你的设备打了一剂“强心针”,让AI真正成为你的“贴身管家”!
“芯”潮澎湃:告别云端,AI住进你兜里!
你有没有这样的体验?想让AI帮你规划个日程,或者实时翻译个对话,结果总是慢半拍,或者必须得连上网才能用?那是因为大部分AI模型都太“重”了,得靠云端服务器的“超强脑力”才能运转。这就好比让一个大胖子非得坐在迷你小板凳上,那肯定费劲啊!而且,数据传上云端,隐私安全总让人有点“方”。
现在,Google Research带着他们的“秘密武器”——Coral NPU平台,来解决这些“老大难”问题了。它的核心目标只有一个:让AI真正做到“如影随形”,全天候、本地运行,而且功耗还得低,电池续航不能崩!1
想象一下,你的智能手表不再只是个看时间的玩具,它能主动帮你规划路线,实时理解你的情绪,甚至是你没说出口的想法。你的耳机也不再只是个听歌的工具,它能无缝实现实时翻译,识别人脸,甚至理解你的手势。这一切,都不再需要依赖云端,你的数据也牢牢掌握在自己手里! 这,才是我们梦寐以求的AI“真·助理”啊!
它要解决的是AI在可穿戴设备和边缘设备中的三大“拦路虎”:
- 性能鸿沟: 边缘设备算力有限,但前沿大模型需求高,这咋办?
- 生态碎片化: 各家芯片五花八门,开发起来头大如斗,能统一吗?
- 用户信任: 数据上云总担心“裸奔”,隐私安全如何保障?
谷歌这回亮出的“大杀器”,就是要把这些问题一锅端了!
扒一扒底层逻辑:这“小身板”到底藏了多少黑科技?
你可能会问,这Coral NPU到底是何方神圣?能让AI“脱胎换骨”到这种地步?别急,我们来扒一扒它的底层逻辑,看看这“小身板”里到底藏了多少“黑科技”。
Google这次玩的是**“反向设计”,他们不再把传统计算放在首位,而是直接把重点聚焦在机器学习矩阵引擎**上。简单来说,就是从芯片最底层就开始为AI量身定制,让AI计算效率高到“飞起”!1 这种“AI-first”的思路,和我们之前见到的那些通用处理器+NPU加速器的模式可不大一样,它一开始就是为了AI而生。
更让人眼前一亮的是,Coral NPU平台基于时下大火的RISC-V指令集架构(ISA)构建。12 这就像给它选了个开放、灵活的“操作系统骨架”,让它在硬件层面就具备了强大的扩展性和兼容性。而且,最让人惊叹的是它的能耗表现:
“其基础设计即可在仅消耗数毫瓦功率的情况下,达到每秒 512 GOPS(十亿次运算) 的性能。相比之下,早期的非开源版 Google Coral 可实现 4 TOPS(万亿次运算),但功耗约为 1 瓦。”1
划重点!“数毫瓦”!这意味着什么?你的设备可能在用电量上几乎感受不到它的存在,却能迸发出512 GOPS的澎湃算力,这简直就是**“省电狂魔+性能怪兽”的结合体啊!之前的老款Coral NPU虽然算力更强,但功耗是1瓦,在毫瓦级设备上根本“顶不住”。这次的Coral NPU,可以说是在超低功耗和有效算力之间找到了一个“黄金平衡点”**。
在大家最关心的隐私安全方面,Google也没含糊。他们祭出了CHERI等“硬核”技术,用硬件强制执行的安全沙箱来保护你的数据。1 这就好比给你的数据请了个全副武装的“数字保镖”,任何未授权的访问都别想越雷池一步!
当然,光有芯片还不够,还得有“好用的工具”才能让开发者们玩得转。Coral NPU平台配备了三大核心组件:管理数据流的标量核心、兼容RISC-V向量指令集的向量执行单元,以及专门加速神经网络计算的矩阵执行单元。1 软件层面也做到了极致,不仅深度集成了现代C编译器(IREE、TFLM),还通吃TensorFlow、JAX和PyTorch等主流机器学习框架。这简直就是给开发者们送上了一套“豪华大礼包”,让他们能够轻松地把自己的AI模型“塞”进这些超低功耗设备里。
而且,Google Research还联合了Synaptics,共同打造了首款基于这一新架构的物联网处理器。1 这说明,这个平台可不是纸上谈兵,而是真的要**“撸起袖子干”**,把AI带到我们身边的每一个角落!
智能未来,近在咫尺:这波操作,谷歌图什么?
Google这一手“开源+低功耗NPU”的组合拳,无疑是在边缘AI领域投下了一颗重磅炸弹! 23
首先,对于开发者来说,这意味着更广阔的创新空间。一个开放、全栈的平台,能吸引更多人参与进来,共同构建边缘AI的生态系统。“众人拾柴火焰高”,Google这是在下一盘大棋,试图在边缘AI领域复制Android在移动操作系统上的成功。
其次,对于用户来说,这意味着一个更智能、更私密、更便捷的未来。你的设备将真正成为你的“第三只手”或“第二大脑”,无需联网就能提供高度个性化的智能服务。想象一下,未来不再需要每次都唤醒语音助手,AI会主动为你解决问题,这才是真正的**“环境感知型AI”**。
最后,从Google自身的战略来看,这无疑是其**“环境计算”(Ambient Computing)**愿景的重要一环。3 通过将AI能力下沉到边缘设备,Google希望AI能无缝融入我们的生活,无论我们身处何处,AI都能像空气一样存在,提供帮助。而开源,则是一种快速推动行业标准,占据技术高地的“阳谋”。
这波操作,谷歌不仅是把“芯”送到了你手上,更是把未来智能生活的钥匙递给了整个世界。我们不妨大胆预测,随着Coral NPU这样的平台普及,未来那些笨重、依赖云端的AI应用,恐怕真的要**“凉凉”**了。一个AI无处不在、却又“润物细无声”的智能新时代,真的要来了!你准备好了吗?
引用
-
Google Research开源新架构,AI不再依赖云端,直接跑在手表和耳机上·InfoQ·Sergio De Simone(2025/10/27)·检索日期2025/10/27 ↩︎ ↩︎ ↩︎ ↩︎ ↩︎ ↩︎ ↩︎ ↩︎
-
边缘AI大突破!Google开源毫瓦级芯片,手表也能跑大模型·新浪财经·(2025/10/26)·检索日期2025/10/27 ↩︎ ↩︎
-
谷歌开源全栈平台Coral NPU,能让大模型在手表上全天候运行·知乎专栏·(2025/10/26)·检索日期2025/10/27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