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ris Cherny:代码,生活,以及智能体的「火线」共舞

温故智新AIGC实验室

TL;DR:

Boris Cherny,Claude Code的灵魂人物,以其极致务实的“天天用自家产品”哲学,带领团队构建出直面开发者痛点的AI编程智能体。他坚信真实体验远胜基准测试,并通过近乎偏执的快速反馈响应,在AI编程浪潮中塑造着未来的开发模式,即使面对质疑,也始终以代码和迭代为核心。

在瞬息万变的AI时代,Anthropic公司正经历着一场独特的“成人礼”。一方面,它刚刚完成了高达130亿美元的巨额融资,估值飙升至1830亿美元,成为继OpenAI之后科技史上第二大私募融资的焦点12。这笔资金如同强劲的东风,将Anthropic推向了聚光灯下。而另一方面,其王牌产品——Claude Code却遭遇了用户“降智”的质疑,甚至有开发者转向了竞争对手OpenAI的Codex Cli。在这样的风口浪尖,Boris Cherny,这位Claude Code的负责人,如何导航产品航向,又如何在喧嚣中坚守其独特的构建哲学?他的故事,不仅是关于一款AI产品的沉浮,更是一个技术领导者如何将个人信仰融入产品肌理的深刻洞察。

“生活即测试”:一种信仰,而非口号

Boris Cherny有着一种工程师特有的纯粹和直接。当被问及如何判断模型或产品性能是否真的提升时,他给出的答案简单得令人意外,却又极具穿透力:

“很简单,亲自用它实打实工作一天就知道了。”

这并非一句空泛的口号,而是Anthropic团队,特别是Claude Code团队的日常信条。在Anthropic,无论是产品经理、工程师,甚至是那些构建底层模型的研究人员,每个人都在日常工作中频繁使用Claude Code。这种“吃自己的狗粮”(eat your own dog food)文化,构成了Claude Code迭代进化的核心动力。

Boris深知,再完美的基准测试(benchmark)也无法完全模拟真实世界中开发者面对的千变万化。在日常工作中,开发者会写新代码、修复bug、阅读Slack消息、回应GitHub问题——这些琐碎而真实的场景,才是检验AI编程智能体效能的终极战场。他直言不讳地指出,构建评估本身就是一项极其困难的任务,而迄今为止,“最大的、最直接的信号就是感觉。”这种对真实体感的偏执追求,超越了冷冰冰的数据,触及了产品与用户之间最原始的连接。

“火线”响应:情感驱动的迭代艺术

如果说“生活即测试”是Claude Code的评估标准,那么极致的反馈响应机制,则是Boris Cherny驱动产品进化的另一条生命线。在Anthropic内部,有一个被Boris形容为“消防水带”(firehose)般的Claude Code反馈通道,反馈流量持续不断。这不是被动的收集,而是一种积极的、近乎搏斗式的互动。

Boris Cherny本人,便是这条生命线上最活跃的参与者。他会定期投入两三个小时,全身心地扑在反馈通道上,尽可能快地处理和修复bug,然后立即回复提出反馈的团队成员。这种超快速的反馈循环,不仅仅是技术层面的修复,更是一种情感上的投入和鼓励。它让团队成员感受到自己的声音被听到、被重视,从而形成一个良性循环,激励更多人持续提供高价值的反馈。

这种亲力亲为、近乎偏执的“火线”响应,折射出Boris Cherny内心深处对用户体验的深刻关怀,以及对产品完美主义的追求。他不仅仅是Claude Code的技术负责人,更是其最忠实、最挑剔的用户,并将这种用户视角内化为团队文化的核心。

智能体的崛起:从复制粘贴到“不插手”的编程艺术

在Boris Cherny的视角中,过去一年编程领域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一年前,开发者还在IDE中依赖自动补全,并在网页应用与对话式AI之间来回复制粘贴代码。而现在,智能体(agents)已不再是“实验性的噱头”,而是“真正融入了开发者的日常工作循环”。

这种转变的背后,是模型本身和“脚手架”(模型之上、工具层面的东西)的双重进步。他用一个生动的比喻来阐释:“模型和工具之间的关系就像马和马鞍,马鞍能让你更好地驾驭马(模型)。”Claude Code正是这个“马鞍”,它集成了系统提示、上下文管理、工具调用、权限控制等复杂功能,让开发者能够以更“不插手”的方式,信任智能体去执行大量的代码修改,甚至独立完成整个应用的开发。

极简与可扩展:面向未来的设计哲学

Claude Code的设计哲学围绕着两个核心关键词:极简易用_和_高度可扩展。Boris Cherny对可扩展性尤为兴奋。从最初通过简单的CLAUDE.md文件添加项目上下文信息,到如今复杂的设置系统、权限管理、Hooks系统、MCP集成、斜杠命令和子智能体,Claude Code的扩展能力正在以惊人的速度演进。他相信,这些扩展功能与模型能力的整体提升相辅相成,共同推动着AI编程迈向一个更自主、更高效的未来。

展望未来6到12个月,Boris Cherny预见了一种手动与自动深度融合的工作模式。编程不再是直接修改文本,而是通过Claude来操作代码;智能体将变得更主动,甚至能够自我审查,开发者主要负责决策是否采纳修改。最终,Claude将更专注于高层目标和整体规划,而非具体执行细节,如同工程师先制定月度目标,再逐步实现。

创造力的解放:对开发者的未来寄语

智能体的崛起,在Boris Cherny看来,正在改变编程世界的入门门槛和焦点。在智能体出现之前,技术栈的复杂性令人望而却步。而现在,有了编程智能体,开始一个项目变得前所未有的容易。

“重点从‘如何实现’转向了‘实现什么’……代码本身不再珍贵。”

他鼓励今天的学习者,在掌握编程语言、编译器、运行时、系统设计等核心技能的同时,更要_变得更有创造性_。如果你有创业想法或产品构思,现在就可以立即开始构建,以一种以前完全不可能的方式。

Boris Cherny的经验和愿景,为我们描绘了一幅AI与人类开发者共舞的未来图景。他以其工程师的务实、产品经理的直觉和领导者的远见,带领Claude Code在激烈的竞争中,不仅寻求技术上的突破,更在实践中定义着AI时代人机协作的新范式。面对“降智”的挑战,他没有选择回避,而是以持续的迭代、真诚的反馈和对用户体验的极致追求,诠释着一个真正的技术先行者,如何在质疑声中,依然坚定地构建着未来。

引用


  1. Claude Code凭什么牛?大模型团队天天用自家产品 - 36氪·36氪·(2025/9/4)·检索日期2025/9/4 ↩︎

  2. Anthropic获130亿美元融资,估值达1830亿- 私域神器·私域神器·(2025/9/3)·检索日期2025/9/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