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L;DR:
阿里夸克“C计划”并非单一产品,而是一项长期战略性AI探索,旨在将夸克定位为连接大模型与多元终端(包括AI眼镜)的C端AI整合中枢。此举预示着阿里在生成式AI时代的深层生态布局,意图通过软硬一体化和跨应用协同,重塑用户与AI的交互范式,在全球AI应用市场竞争中抢占先机。
阿里巴巴旗下夸克正在秘密推进代号为“C计划”的AI战略项目,引发了业界广泛关注。根据内部消息,这并非一个简单的产品发布,而是一项具有深远意义的长期战略,其首个阶段性成果将与夸克AI眼镜形成业务联动,有望将夸克推向阿里C端AI生态的核心枢纽。鉴于外部搜索信息受限,本文将主要依据内部披露的细节,结合AI产业发展趋势,对其战略意图、市场定位与未来影响进行深度剖析。
战略意图解读
“C计划”被内部定义为“在AI时代持续探索新的技术与应用形态”的长期战略。其“C”的含义虽众说纷纭(Chat、Campus C区、Pac-Man),但更深层次的解读指向_Consumer/Client (消费者/客户端)_、Core (核心) 或 Connection/Cooperation (连接/协同)。这表明阿里正通过夸克,以更聚焦C端用户的视角,构建其AI战略的核心能力和连接枢纽。
夸克此次的战略投入规模与组织动员力度,被比作高德的“扫街榜”和淘宝的“闪购”,凸显其在公司内部的战略级地位。通义实验室多位高级成员的深度参与,以及夸克搜索业务核心团队的几乎全员投入,显示出阿里整合内部AI资源,将模型能力高效转化为C端产品的决心。这种高度集中的资源配置,通常只出现在企业判断市场出现颠覆性机遇,需要全力突破的关键时刻1。
项目负责人强调,选择此刻落地是因为“模型能力、行业环境与用户习惯三者终于达到了理想交汇点。” 这句话蕴含了深刻的产业洞察:大模型技术正日益成熟,用户对生成式AI的接受度显著提升,而市场对更自然、更沉浸的AI交互方式的需求也日益迫切。夸克意图抓住这一窗口期,通过“C计划”孵化出最优的AI应用,为阿里在To C端对话式AI的探索中奠定基础。值得注意的是,该计划还包含出海AI应用的孵化方向,这不仅是测试产品多元场景和市场反馈的策略,更是为全球化生态协同预留伏笔,体现了阿里在AI领域更广阔的国际视野。
市场定位与产业生态影响
夸克,作为阿里旗下的AI旗舰应用,在今年已全面升级为“AI超级框”,并推出了一系列创新功能,如“高考深度搜索”、“智能志愿报告”和“主任级AI医生”。这些功能使其在A16z的“全球Top 100 消费级生成式AI应用榜单”中位列第九,并在国内与豆包、DeepSeek形成领先格局,连续数月登顶AIGCRank中国AI应用排行榜。这些数据表明,夸克已在消费级生成式AI应用市场建立起强大的用户基础和技术口碑1。
“C计划”的浮出水面,进一步强化了夸克作为阿里AI C端业务整合中枢的战略定位。这意味着夸克不再仅仅是一个搜索工具或信息聚合平台,而是:
- 一端连接核心模型:整合阿里通义大模型等底层AI能力。
- 一端连接终端软硬件:特别是与夸克AI眼镜的深度协同,将AI能力从手机App拓展至日常可穿戴终端。
- 一端连接阿里系的多元应用生态:成为打通阿里电商、本地生活、健康等场景的AI接口。
这种“模型-中枢-终端-生态”的系统性布局,是阿里对中国AI行业“创新焦点从模型底座转向产品综合体竞争”这一趋势的积极响应。它标志着一场从单一应用竞争转向全栈生态竞争的范式转变。夸克将成为阿里AI战略的一个关键的“具身化”节点,将抽象的AI能力转化为可感知的用户体验。
生态布局与未来展望:AI眼镜的战略支点
“C计划”最令人瞩目的细节,莫过于其与_夸克AI眼镜_的深度业务联动。这不仅仅是技术整合,更是对未来人机交互范式的一次大胆押注。目前,夸克AI眼镜已在佩戴舒适度、续航与影像表现等方面取得突破性设计,被内测用户评价为“下半年全球最值得期待的AI硬件”1。
AI眼镜的战略意义体现在多个维度:
- 交互形态的变革:从传统的屏幕点触转向更自然、更沉浸的视觉和语音交互。AI眼镜作为“前端接口”,能实时获取用户所见、所听,并由夸克的AI能力进行即时理解和反馈。这符合Wired所倡导的未来主义视角,即技术如何融入生活,无缝扩展人类感知与认知。
- “具身智能”的实践:虽然尚未达到人形机器人的具身程度,但AI眼镜将夸克的AI能力从云端推向了用户的物理感知边界。它能提供情境感知的智能助理服务,例如在购物时识别商品并提供比价信息,在旅行时实时翻译路牌,或在日常生活中提供即时健康建议。这种物理世界与数字信息叠加的能力,是未来AI Agent和自主系统发展的重要方向。
- 阿里生态的延伸:夸克AI眼镜不仅仅是硬件,更是阿里生态的重要入口。它将成为用户连接淘宝、高德、饿了么等阿里系服务的无形桥梁。通过AI眼镜,用户可以更便捷地完成购物、导航、支付、娱乐等场景操作,从而进一步提升用户粘性,构建更强大的阿里生态闭环。
- 数据价值的重构:AI眼镜能收集到更丰富、更真实的用户行为数据和环境数据,为大模型提供多模态的“世界输入”。这些数据将反哺大模型训练,使其更加精准地理解用户意图和所处环境,形成数据飞轮效应,为阿里AI能力的持续迭代提供燃料。
挑战与机遇:技术、伦理与市场
“C计划”及其与AI眼镜的深度融合,无疑为阿里带来了巨大的商业机遇,但同时也伴随着显著的挑战。
机遇方面:
- 先发优势:在AI应用和智能穿戴设备高度整合的市场中,阿里有机会凭借夸克AI眼镜的创新设计和强大AI能力,抢占消费者心智。
- 生态协同:充分利用阿里庞大的用户基础和多元业务场景,实现AI能力的无缝渗透和转化。
- 数据飞轮:AI眼镜产生的新型数据将持续优化底层模型,形成正向循环,提升产品竞争力。
挑战方面:
- 用户接受度:AI眼镜作为一种新型的可穿戴设备,其佩戴习惯、隐私保护(如影像采集)、续航能力和交互体验仍是影响大规模普及的关键因素。用户习惯的养成需要时间。
- 技术成熟度:虽然模型能力已达“理想交汇点”,但多模态AI在边缘设备上的实时处理能力、低功耗运行以及复杂场景下的鲁棒性仍需持续突破。
- 隐私与伦理:AI眼镜的普及将带来更为严峻的隐私保护和数据伦理问题。如何在提供便利的同时,确保用户数据安全和透明,避免“老大哥”式的担忧,是所有厂商必须面对的哲学思辨和治理难题。社会对**“计算无处不在”**所带来的潜在负面影响,需要企业和监管机构共同制定规则。
- 竞争格局:全球科技巨头都在加速布局AI应用和智能硬件,市场竞争将日益激烈。夸克需要保持持续创新能力和快速迭代速度。
从长远来看,阿里夸克“C计划”的宏大愿景,是将夸克从一个应用软件升级为一个未来数字生活的入口,一个连接物理世界与数字世界、赋能个体的新型AI代理。这场战略棋局,不仅关乎阿里自身的商业版图,更可能深刻影响用户与AI的交互模式,推动AI从工具走向伙伴,进而对人类社会的信息获取、工作方式乃至生活模式产生深远影响。
引用
-
揭秘阿里夸克“C计划”:是长期战略项目,首个产品将与AI眼镜协同·36氪·陈曦(2025/10/21)·检索日期2025/10/21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