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atGPT惊现“裸奔”门:你和AI的悄悄话,竟在谷歌上“冲浪”?

温故智新AIGC实验室

TL;DR:

各位“赛博精神伴侣”们注意啦!你跟ChatGPT那些掏心窝子的话,差点就被谷歌“大喇叭”公之于众了!OpenAI先是甩锅给用户,后又连夜“拔线”止损,这波操作简直是年度大戏。

最近,科技圈的瓜可谓是层出不穷,但万万没想到,这次的瓜居然是“赛博裸奔”!你以为和ChatGPT的私密对话是加密的、安全的、只有你知AI知?Too Young Too Simple! 谁能想到,这哥们儿(或者说,这个AI模型)一不小心,就把数千条用户的“真心话大冒险”给挂到了谷歌搜索上,直接让大家来了个“线上社死”!

这事儿要从《Fast Company》的一则“爆料”说起。他们发现,只要在谷歌搜索框里敲入“site:chatgpt.com/share”,嘿,成千上万条陌生人与ChatGPT的聊天记录就这么赤裸裸地呈现在眼前了!1 简直是AI版“大型网友见面会”,只不过见面的是你的私密聊天记录,而不是你本人。这其中,有倾诉内心孤独的退伍老兵,有寻求情感咨询的“怨种”伴侣,甚至还有聊到**夫妻生活和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的深度“病友”……总之,各种劲爆内容,应有尽有,就差没把当事人的身份证号也一起扒出来了!

惊魂未定:我的AI“小秘书”咋成了“大嘴巴”?

说起来,这事儿可真把不少用户给吓得不轻。毕竟,谁会想到,自己跟AI聊的那些“私房话”,竟然能被全网围观呢?更讽刺的是,有些用户在聊天中还担忧AI会监视自己,结果话音未落,就被狠狠地“背刺”了。这波操作,简直是**“我预判了你的预判,但你还是没逃过我的‘无心之失’!”**

那么问题来了,这锅到底该谁背?是谷歌搜索“太积极”,把什么都往外扒拉?还是OpenAI自己“留了后门”?

OpenAI的首席信息安全官Dane Stuckey同学,最初在X上给出了“官方解释”:这都是用户自己点的“分享”! 他表示,用户在分享聊天记录时,会勾选一个“使此聊天可被发现”的方框,下方还用**“小字提示”**可能会出现在搜索引擎结果中。2

“哦,原来是我眼神不好,没看清那行‘蚊子腿’字啊!”—— 某不知名社死用户哭晕在厕所。

这番话听起来,颇有点“你弱你有理,我小我骄傲”的意思。但《Fast Company》立马打脸:这提示也太不显眼了吧?用户分享链接,很多时候只是想方便自己或特定好友查看,谁会想到这玩意儿直接就“全球公映”了呢?毕竟,在WhatsApp上分享聊天记录,可不会直接送上搜索引擎的“免费午餐”。

OpenAI的这种“甩锅姿态”自然引发了网友的吐槽。

“AI号称能‘洞察人心’,连用户想不想被索引都搞不明白?这不符合逻辑啊!”—— 某X用户直呼不解。

亡羊补牢:OpenAI的“连夜拔线”操作

面对汹涌的舆论和用户信任危机,OpenAI终于绷不住了。Stuckey同学改口承认,这个功能“为用户意外分享非本意内容提供了太多机会”。于是,他们当机立断,**“一键清除”**了这项功能,并承诺会努力从搜索引擎中删除已编入索引的内容。这速度,堪比“午夜狂飙”,简直生怕晚一秒就多一个“社死”!

不过,这波操作虽然快,但效果嘛,只能说“喜忧参半”。现在在谷歌上搜,确实搜不到了。但!必应、DuckDuckGo和Brave搜索上,依然能搜出数千条“隐私炸弹”!3 看来,这“清理门户”的工作,OpenAI还得再加把劲啊。

牛津大学人工智能伦理学家卡丽莎·维利兹(Carissa Veliz)直言不讳,她对谷歌记录“这些极其敏感的对话”感到“震惊”,并对OpenAI的信任度打了个大大的问号。

“这进一步证明,OpenAI这家公司不值得信赖,无论他们怎么说,他们都不重视隐私。重要的是他们做了什么。”4 —— 这话,可谓是字字珠玑,直戳痛点

更让人细思极恐的是,这并不是OpenAI第一次在隐私问题上“犯迷糊”。此前,他们就因为一项法院命令,被要求“无限期”保存所有已删除的聊天记录而“誓死抵抗”5。合着,我们以为删掉的,可能还在某个角落“躺平”呢。这不禁让人怀疑,AI巨头们是不是把普通民众当成了“小白鼠”,先推产品,再看后果?

信任危机:AI的“阿喀琉斯之踵”?

这次“裸奔”事件,无疑给AI行业敲响了警钟。正如一位网友所说:

“信任一旦破裂,就极难重建。……维护用户信任并非锦上添花,而是生死攸关的现实。”

这话说得可谓是相当到位。毕竟,技术再牛,如果用户连最基本的信任感都没有,那所有的“黑科技”都可能变成“黑历史”。想象一下,你对AI敞开心扉,把那些平时不敢说、不能说的心事都告诉它,结果它一个不小心,“吧唧”一声全给你甩到互联网上,那感觉,简直比失恋还痛苦!

所以,对于OpenAI这类AI巨头来说,这次的隐私泄露事件,不仅仅是技术层面的小修小补,更是一次品牌形象和用户信任的“大考”。如何在追求技术突破的同时,将用户隐私和安全置于产品开发的核心,这才是它们未来能否继续“C位出道”的关键。

那么,作为普通用户,我们又该如何保护好自己的“赛博小秘密”呢?网络安全分析师Rachel Tobac提醒我们,不要把ChatGPT等工具想得那么“私密”,因为很多用户并没有完全意识到这些平台的功能可能会无意中泄露他们最私密的问题、故事和恐惧6 简单来说,就是:别啥都跟AI说!它不是你的树洞,它可能是个“漏斗”!

Aufgesang GmbH的SEO主管Olaf Kopp也建议,避免与共享的公共ChatGPT聊天进行互动7 毕竟,你也不知道那些分享链接背后,是不是藏着别人的“陈年旧事”或敏感信息。

总之,这次ChatGPT的“隐私裸奔”门,再次提醒我们,在享受AI便利的同时,也要时刻保持警惕,像保护自己的银行卡密码一样,保护好你的数字隐私。毕竟,在这个“大数据时代”,你的每一个点击、每一次对话,都可能在不经意间,成为别人眼中的“透明人”。AI虽好,可不要贪杯哦!

引用


  1. 谷歌搜索上惊现ChatGPT用户私人对话 · Fast Company · (2025/8/6) · 检索日期2025/8/6 ↩︎

  2. OpenAI 首席信息安全官 Dane Stuckey 在 X 上 (https://x.com/cryps1s/status/1951041845938499669) (2025/8/6) · 检索日期2025/8/6 ↩︎

  3. ChatGPT对话隐私泄露:搜索引擎收录风险与OpenAI应对策略 (https://www.sohu.com/a/919713275_122362510) · 搜狐网 · (2025/8/1) · 检索日期2025/8/6 ↩︎

  4. OpenAI 被曝向搜索引擎公开ChatGPT 共享对话内容,后因隐私风险... (https://finance.sina.com.cn/tech/digi/2025-08-01/doc-infiniqx8972729.shtml) · 新浪财经 · (2025/8/1) · 检索日期2025/8/6 ↩︎

  5. OpenAI says court forcing it to save all ChatGPT logs is a privacy nightmare (https://arstechnica.com/tech-policy/2025/06/openai-says-court-forcing-it-to-save-all-chatgpt-logs-is-a-privacy-nightmare/) · Ars Technica · (2025/6/24) · 检索日期2025/8/6 ↩︎

  6. 数千ChatGPT私密对话被曝出现在Google搜索!OpenAI紧急下架功能 (https://m.dealmoon.com/guide/1010620?x_from_site=us) · 北美省钱快报 · (2025/8/1) · 检索日期2025/8/6 ↩︎

  7. Google indexing shared ChatGPT conversations (https://searchengineland.com/google-indexing-shared-chatgpt-conversations-459839) · Search Engine Land · (2025/7/31) · 检索日期2025/8/6 ↩︎